我国平均受教育年限及其展望

2014-05-30 10:48洪胜宏彭惜君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年数学龄儿童入学率

洪胜宏 彭惜君

平均受教育年限是一个比较经常使用的指标,但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容易被误解的地方,此外它还容易与另外一个指标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相混淆,本文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结合我国的情况对平均受教育年限进行详细介绍,并对我国未来4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可能达到的情况进行展望。

一、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定义及我国目前的情况

平均受教育年限,也称人均受教育年限,是指某一人口群体人均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成人学历教育,不包括各种非学历培训)的年数,可用公式表示为:

E=∑PiEi

公式中Pi具有i种文化程度的人口数,Ei为具有i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受教育年数系数,i可根据我国的学制确定。可以看出,计算人均受教育年限时,需对三个要素即特定的人口群体(P)、受教育程度分类(i)和系数(Ei)进行界定。

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将学制年数视为受教育年数。受教育人口只要进入了某一教育等级,就以完成这一教育等级所需要的年数作为已经接受教育的年数。系数依次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包括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学历)16年,高中文化程度12年,初中文化程度9年,小学文化程度6年,文盲O年。这种方法对存在的学制差异忽略不计,如大专以上各级教育的差异,高中阶段各类教育学制的差异,以及通过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获得的学历等,也不考虑毕业和肄业等状况之间的差异。故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实际相比有所高估,但差距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除此之外,也有用调查的学年制和经过调整的学年制来计算,但这些方法也有自身的缺点,因此并不经常使用。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在计算评价受教育年限时,有一个对“某一人口群体”的理解问题,它在不做说明情况下是指“6岁及6岁以上”人口,这也是人口普查资料中最常用的资料,但除此之外,还可以指定为“15岁及15岁以上”、“就业人口(16岁及16岁以上)”、“成人(25岁及25岁以上)”、以及“15到65”、“25岁到45岁”等等,此外还可以分性别、民族、行业等等。不同人口群體计算出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不同的,图1计算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从6岁以上到85岁以上,分不同年龄段起点计算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也有所提高,在15岁时,该年龄以上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最高值9.05年,之后平均受教育年限随年龄的提高而逐步降低。因为到15岁时,6岁适龄儿童刚好接受完初中教育,此后大部分人选择不再接受高中教育,由该曲线可以判断出我国目前人口学历还是以初中学历为主。

二、平均教育年限与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的区别

与平均受教育年限比较容易混淆的一个概念是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也称学龄儿童预期受教育年限,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并不是对平均受教育年限的预期,它实际上是评价教育成就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国际通用指标,它主要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教育发展水平状态下,学龄儿童人均预期可以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限,它是一个一般学龄儿童将接受在校教育的总年数的估计值,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以在校年数表示的一个儿童在校时期所能获得的全部教育资源总和的指标,或一个教育系统的总体发展水平的指标。它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即学龄以上儿童每岁年龄的净入学率。这里的学龄可以根据各国情况决定,我国一般是6岁以上,而联合国的标准是5岁以上。上从某种意义上来将,它跟人均预期寿命相似,人均预期寿命是计算每一岁的死亡率,而人均预期寿命是计算每一岁的净入学率,都是一种理论计算值。

可以说,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反映的是教育系统的容量,通过教育系统从而提高受教育年限,进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这是这两者存在的关系。而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理论值,是指一个学龄儿童按照目前的教育系统它能实现的受教育年限,而后者是实际值,是实实在在的根据普查数据计算出来的每个人的受教育年限。

平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也是联合国人文发展指数较常用的指标。2010年起,联合国对对人文发展指标体系做了进一步改进,用“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学龄儿童预期受教育年限”分别替代“成人识字率”和“毛入学率”来测算教育指数。并且对每个维度的指标都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其中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最大值为13.3年,学龄儿童预期受教育年限最大值为18年。

在教育方面,2012年新西兰的成人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2.5年,学龄儿童预期受教育年限是19.7年,位列全世界第1;美国成人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3.3年、学龄儿童预期受教育年限是16.8年;2012年中国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学龄儿童预期受教育年限分别为7.5年和11.7年,比1985年提高了3.8年和3.3年。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学入学率100%、中学入学率80%,可以说,居民文化素质已经有大幅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存在很大距离,与联合国设定的最大值也有相当差距。

三、我国未来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展望

受教育年限与现代化水平息息相关,它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那么到2050年我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有可能是多少年?根据有关数据,有学者大胆预测到2050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将达到14年甚至更多,这究竟有没有可能?事实上,这不是一个很难预测的问题,因为它牵涉到人口和教育的复杂变化,因此这么长期的预测是非常具有冒险性的,但我们可以根据我国平均受教育年限变化的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出发来做一个比较合理的推测。

从历次普查来看,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4.5年,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26年,200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62,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8年,依次提高了1.7年、1.36年、1.18年,可见,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的速度逐渐减慢,这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方法密切相关。在1982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4.5年,只要提高小学入学率,就可以大幅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因为小学一入学就记为6年。此后随着受教育年限的提高,要靠提高小学入学率来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就作用不大,而是要靠提高初中入学率和高中入学率,这显然比提高小学入学率要难得多,而且目前小学入学率已达到100%,今后就只能靠提高初中、高中入学率,甚至是大学入学率才有可能较大幅度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

我国在1990年四普、2000年五普时人口文化程度都还是小学文化程度为主,一直到六普2010年,我国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分别为28.7%、41.7%、15.0%、9.5%,人口文化程度从小学为主开始转向以初中为主,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今后40年将经历由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转向以高中文化程度为主,再逐步接近以大专文化程度为主,因此今后4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一定每10年就能提高一年,有可能比一年还少。道理很简单,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更高的受教育程度其普及速度和难度都在加大。由于总要将小学在校生计算在内,因此人均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越来越慢。由此就可以预测到2050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最多只能达到13年,低于13年的可能性更大,因此2050年我国平均受教育年限将在12-13年。

猜你喜欢
年数学龄儿童入学率
孩子挑食、偏食,家长该怎么做
我国人口在校模式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0年我国在校生2.89亿人
学龄儿童六龄齿免费窝沟封闭3年后疗效调研
从小学入学率和师生比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特点
爱尔兰政府发布学龄儿童托管教育计划
全世界都在扩招
总编数据
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的比较
《尚书·无逸》篇修辞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