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 段兆兵
本文以中国期刊网中文核心期刊2004至2013年发表的生命教育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发现我国生命教育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研究整体水平不高,合作研究不足,缺乏长期稳定的研究者,实践研究不足,研究对象过度集中于大学生,研究结构失衡,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要深化生命教育研究,应当稳定研究队伍,扩大研究对象,优化研究结构,突出研究重点,以促进生命教育及生命教育研究的良性发展。
一、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期刊网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文献检索的条件为学科领域选择“全选”,“期刊年限”选定的起止时间分别是2004和2013年,“来源类别”是核心期刊,“内容检索条件”是“篇名”,“检索词”是生命教育,共检索到论文433篇,剔除一稿多用、论坛、报道、会议、通知类的论文后,整理得到論文396篇。
生命教育文献综述大多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如《近十年来我国大陆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生命教育内涵之综述》以及((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综述》[31等,采用定量分析的文章尚未发现,所以对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分析就显得迫切和重要。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采用的软件有Excel,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 3.1,NetMiner 4,UNINET 6及其内部集成的软件NetDraw。
二、文献计量法分析
(一)论文数量与年度分布
通过分析每一年度论文的数量,得出表1:将表格绘制成折线图,得图1。根据表1和图1,可知,2004-2012年发表在核心期刊的生命教育论文总数为336篇,平均每年发表论文37.3篇,平均年增长率是23.86%。期间我国生命教育研究成果的数量总体上处于上升的态势(07年较06年稍有降低),12年达到顶峰。2013年,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关生命教育的论文数量较2012年笠有所减少,因此推测我国研究者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度下降,生命教育的研究热度下降。可以预期,未来几年生命教育仍然是教育界关注的话题,但是关注度将呈现下降的趋势,相关研究成果将会有所减少。
(二)论文作者分布
首先,对论文作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出作者342人,平均每位作者发表论文1.16篇。发现作者平均论文量较低,表明在生命教育领域内固定研究者的数量较少。大部分研究者都是一次性研究,很少有长期、固定、深入的研究,这直接影响生命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利于生命教育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和实践应用的深入开展。
其次,对核心作者进行分析。选取发表论文数量在2篇或以上的研究者为核心作者,得表二。发现发表2篇论文的有24人,有7人各发表3篇论文,有3人各发表4篇论文,只有1人发表了6篇论文。核心作者共有35人,占作者总人数的10.2%,说明核心作者人数较少。其中发表三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有11人,占所有作者人数的3.2%。这里仅选取论文数量为三篇及以上的作者进行分析,考察作者来源,得表3。发现这些作者几乎全部来自高校(11位作者中只有一位来自中小学),其中有6人来自师范院校,表明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是开展生命教育研究的集中地。
第三,对论文的合著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得出两人合著的论文数量占论文总量的22.2%,三人合著数量占4.8%,四人合著数量占0.5%,5人、6人、7人合著数量分别占0.25%。总体上看,合著的论文数量占论文总量的28.3%,可见,合著论文数量仍然占有较小的比例。表明在生命教育领域中合作研究意识不强,绝大多数人倾向于独立研究,不利于研究视角的拓宽和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
(一)构建共词矩阵
利用SAT13.1,得到关键词排序表。文章选取前40位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见表4)。
用SAT13.1形成共词矩阵,见表六(限于篇幅,这里只给出部分信息),它表示两个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次数。
(二)社群图
将共词矩阵导入到UCINET 6中,利用NetDraw生成社群图。社群图主要是由点和线(线表示点与点之间的关系)组成,点和线的组合表示群体成员间的关系。本文中每+点代表一个关键词,每一条直线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两个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线条数表示的是与某个关键词产生联系的关键词的数量,箭头表示关系的指向。
通过观察社群图发现,生命教育处于图中比较靠近中心的地方,与之连接的线条数量也最多,表明生命教育是研究的核心。除此之外,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等也是靠近中心的关键词,与其连接的线条也比较多,说明它们也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但是整个网络明显不均匀,社群图中一半线条比较密集,一半线条比较稀疏,说明研究的不均衡现象,处于边缘地区的关键词比较孤立,表明缺乏深入研究。整个图看起来线条交错,无法条理清晰的观察其内部结构,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包括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特征值中心度以及中心势指数,本文选取前三种分析方法讨论。
1.度数中心度分析。如果一个行动者与很多他者有直接的关联,该行动者就居于中心地位,从而拥有较大的权力。居于中心地位的行动者往往与他者有多种关联,居于边缘地位的行动者则并非如此。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测量一个点的点度中心度,可以仅仅根据与该点有直接关系的点的数目,这就是点度中心度(DegreeCentrality)。本文描述的是在网络中哪一个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的联系最多,则其点度中心度较高,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力较大。
在点度中心度分析图中,发现生命教育处于中心地位,表明生命教育与其它关键词联系最多,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力最大。生命价值、生命意识、教师、大学生等与其它关键词联系也较多,说明这些关键词也是生命教育研究中比较重要的主题。而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等关键词则位于边缘位置。
2.中间中心度分析。中间中心度(BetweennessCentrality)测量的是行动者对资源的控制程度,在本文中即某一个关键词对网络中信息交流的控制程度。如果一个关键词处于许多其它关键词之间最短的途径上,这个关键词就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中间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词比较靠近图的中心,起着良好的桥梁、中介作用,网络中的信息传递、交流也主要通过中间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词进行。
在中间中心度图中,发现生命教育位于图的中间,表明生命教育的中间中心度较高,网络内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生命教育进行。另外,生命意识、生命价值、大学生、学校等也有着良好的信息传递作用。而其他位于边缘位置的关键词则依赖这些关键词进行信息传递。
3.接近中心度分析。接近中心度(ClosenessCentrality)表示的是网络中的某一成员在进行信息交流.时较少依赖其他成员,不受其他成员控制的能力。本文中表示如果一个关键词通过比较短的路径与其它许多的关键词相连,该关键词在进行信息交流时对其他关键词依赖较小,就具有较小的接近中心度,其位置就越靠近中心。
接近中心度图表明,生命教育具有较小的接近中心度,同时生命意识、大学生等关键词也具有较小的接近中心度,说明这些关键词在进行信息传递、交流时较少依赖其他关键词。而处于中间层的关键词较多,处于边缘层的关键词较少,表明很少有关键词对其他关键词有严重依赖,另一方面也表明生命教育对整个网络的凝聚力不足。
(四)小世界效应分析
小世界理论指的是,任何两个人都可以通过几个紧密连接的中介产生关联。社会网络分析认为如果网络节点间的平均距离远远小于节点数目,则该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在共词网络中,平均距离反映的是网络中任意两个关键词之间平均路径的长度。路径的长度与关键词信息交流难易程度成反比,路径越长,关键词之间距离越远,信息交流越困难;路径越短,信息交流越容易。
计算共词网络中节点间的平均路径长度,为1.685,表明关键词之间距离较短,信息交流阻碍较小,网络具有较好的小世界效应。
(五)密度分析
密度指的是网络中各个点之间联络的紧密程度,一般来说,固定规模的点之间连线越多,该网络的密度就越大。本文中密度指的是关键词之间发生联系的次数,通常来说,网络密度过高则不利于信息的交流,会使信息交流泛滥,密度过低会使信息交流贫乏,同样不利于信息的传播。密度的计算公式为D=m/(n×(n-1))(m为网络中已有的关系数目,n为节点数目)。
计算得出共词网络的密度为1.0154,标准差为3.4589。表明该网络的密度值明显偏高,关键词之间的信息交流缺乏针对性,整个网络体系显得臃肿。另外,较高的标准差说明网络密度不均匀,信息交流呈现不对称现象。
四、结论与思考
从十年来发表的论文数量看,我国生命教育研究进展迅速,2012年生命教育研究成果的数量达到顶峰。但是2013年研究成果数量的减少预示着生命教育研究热度有下降的趋势,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生命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不懈的努力,以彰显生命教育及生命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第一,缺乏长期稳定的研究者,合作研究意识不强,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多数研究者研究生命教育是出于偶然性因素,属于独立、暂时研究。研究者在独立研究了一段时间发表了一篇文章之后就不再涉足该领域,既缺乏研究的合作精神,也没有对生命教育进行深入、持续的探讨。这就需要稳定与扩大研究队伍,强化研究的学术性,淡化研究的功利性。同时加强研究者之间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拓宽研究者之间交流的渠道和范围,可以通过开展校内以及校际之间的合作研究,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举办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研讨会,成立生命教育研究中心等方式进行。
第二,生命教育研究对象过度侧重于大学生,这极易造成研究结构的失衡与方向的偏离。与之相比,中小学生、职业院校学生、幼儿等则被忽略在生命教育研究的角落里。从关键词出现的次数看,“大学生”出现了76次,位居第二;“中小学”出现9次;“职业院校”出现了5次。从核心作者来源看,主要来自大学,只有一位研究者来自中小学校,而来自职业院校的核心作者的数量为零。因此,生命教育的研究需要擴大研究者队伍,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可以通过授课、报告、讲座等形式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生命状况。另外,各级各类学校学生都是生命教育的主体,中小学生、职业院校学生的生命发展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未来的研究应适当增加在中小学生、职业学校学生、幼儿等方面的投入,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使得生命教育研究能够惠及全体学生。
第三,我国生命教育研究体系过于臃肿,信息交流容易但缺乏明显的针对性,关键词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但研究重心不够明显。同时整个网络体系明显出现结构失衡,信息交流也出现不均匀现象。以后的研究需要突出研究重心,把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与课程整合、生命教育实践等作为研究的重点,同时注意保持研究结构平衡和体系合理,例如应加强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关注职业院校学生和中小学生生命状况、深入研究生命教育课程与教学问题等。研究者应对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准确把握,少泛谈、漫谈,多交流研究心得、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走向,以促进生命教育研究的良性发展。
第四,生命教育研究侧重理论研究,缺乏对实践的探讨。从点度中心度图可以看到,意识、价值、理念、存在等概念处在比较靠近中心的地方,而表述实践概念的词几乎都处于图的边缘。生命教育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建构,更重要的是实践应用。以后的研究需要加强对生命教育实践层面的探究,要以学生学校中的真实生活、情感体验及生命成长历程为基础,以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疑惑、问题与挫折为目标,加强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高生命教育实践效果,在促进实践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化。参考文献:
[1]张美云.近十年来我国大陆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4):13-16.
[2]苏海针.生命教育内涵之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08(3):50-52.
[3]刘新波.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综述叫.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60-62.
[4]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98-99.
[5]诺克,杨松.社会网络分析(第二版)[M].李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2.
[6]刘成新,张松,苌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云计算研究现状评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4(3):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