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评价特质与表现性评价

2014-05-30 10:48胡婷婷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活动

胡婷婷

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和体验性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倾向于能力目标取向,也就是说课程实施把发展学生各种能力作为核心目标。然而,能力目标难以通过教师的讲授达到,同时传统的纸笔考试也无法测试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掌握的能力,这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评价有着自身的特质,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

一、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评价的特质

(一)评价目标: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向综合能力的发展过渡

学校课程体系按照课程的性质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对于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来说,其在课程目标上虽然可以像其他学科一样从三维目标进行分析,但获取知识并不是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它倾向于能力目标取向,也就是说课程实施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更加重视。然而能力目标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首创,它与学科课程能力目标区别在于:学科课程特别是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也着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但它的主要目标还是落实在学生某一学科能力的培养。比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能力或者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综合实践活动往往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解决各种问题。

(二)评价标准:从“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

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不同的人智能发展特点以及各种智能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差异,加之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经验又各不相同,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和发展中的表现也会各不一样。能力评价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并适应不同学生并在活动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措施。如果面对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评价标准可适当地降低,选用的评价方式应当以正面评价为主,敏锐地挖掘其在活动中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并加以充分肯定和鼓励;而对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评价标准可适当提高,激励他们自觉地寻找差距,总结经验。

(三)评价方式:融合内在评价和外在评价

学科评价注重的是结果,教师就像“管理者”,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以测验为主,包括选择、判断及简答等。而学生对技能的运用和综合能力的掌握等方面却没有被考查到。同时,对学生这些方面的变化,光凭外在的评价是难以全面、客观地检测出来。综合实践活动采取内在评价和外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如,表1“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评价表”,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和教师。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四)评价问题:强调真实性和情境性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实践性、生成性课程,它创设开放性的、复杂的、没有明确解决方案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际问题中展示其理解、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小学学科教材中都有关于“春节”的内容,活动的指导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比如说“指导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过年的风俗和习惯”、“带领学生欣赏各种节日饰品,并自己动手制作”、“教學生唱以春节为主题的歌曲,进一步体会节日的快乐氛围”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评价中表现性评价的策略

能力(倾向)与行为表现的区分是现代心理学家的一个重要思想,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加涅说过,内在的能力和倾向要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才展示出来,通过行为表现也可以推论出所习得的能力或倾向,所以我们不难理解表现性评价对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评价的价值。

(一)表现性评价应用于能力评价的适切性

传统评价形式主要测量学生知道的事实性知识,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因而,有学者建议采用基于学生表现的评价——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

1.表现性评价强调的是评价学生“能做什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更强调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实践过程,发展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所以传统测试不适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但表现性评价则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行为表现,比如说英语中的口语测试、音乐和美术等课程会运用到表现性评价。

2.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作与表现的能力。也就是说表现性评价的对象包括认知能力、记忆、思维等;这不仅能检测综合实践活动中某一项能力,还能检测出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综合且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各种探究活动的综合能力。

3.表现性评价有清晰可行的学习目标。表现性评价有两个关键因素:真实的表现性任务和清晰明确的表现性准则。前者表示要“教/学什么”和“评什么”,后者则指明了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和水平,即“教/学什么”和“根据什么评”。不同于传统评价方式的滞后性和保密性,它制订于教学开始前,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将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目标。

(二)表现性评价在能力评价中的可行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表现性评价与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在理念和要求方面相吻合。同时,将它应用到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也具有可行性。下面案例是表现性评价应用于考查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其步骤如下:

1.表现性评价的目标:以“征询与提出建议”为主题考查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2.教师设计的表现性任务是:学生四人分组,根据老师发的纸条上的信息,用英语向组内成员征询建议。比如,其中一张纸条上的信息是“You always feeltired and dont want to do your homework..Ask yourpartners for some advice”。

3.表现性任务的评分标准。首先,参照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口语能力不同分项的详细规定或者是地区相关的英语口语评分标准,依次排列出英语口语“征询与提出建议”能力测试的最重要指标。如,表2中列出了语音语调、词汇、语法、流利性、肢体语言五个指标。其次,确定评价方法,既可以采用分项评价法,也可以是整体评价法。前者是评分者从以上五个指标分别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评分,然后根据每项的得分算出口语总得分或总等级;后者是评分者凭自己对学生的总体印象进行评分或者打等级。本案例中采用的是分项评分法,表2中列出了语音语调、词汇、语法、流利性、肢体语言五个指标的具体评分标准。然后,给每项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或等级,像“语音语调”的分值是20分,被分为“优秀、良好、中等、仍需努力”四个等级,这四个等级的分值范围分别是“20~15、15~10、10~5、5~0”。最后,用具体、精确的语言对各指标的等级或分值对应的口语表现进行描述,明确每个分值或等级的学生表现要求。“语音语调”的‘优秀表现是“基本正确,偶尔发音错误不影响理解(15~20),‘良好表现是有明显的口音,错误发音偶尔会导致误解(10~15),‘中等表现是“有明显错误,口音较重,需要重复才能听懂(5~10),‘仍需努力表现是时常让人难以听懂(0~5)”。

4.实施评价并反馈。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是一个复杂持续的过程。案例中评价形式既包括外在的评价如表3中的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也有内在评价,如表4“学生自我评价表”。此外,教师在活动中对学生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上述四项单独评分,互不影响。总分在85-100分,总评为“优秀”;总分在70-84分,总评为“良好”;总分在60~69分,总评为“及格”;总分在60分以下,总评为“不及格”。)

(三)表现性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的操作建议

表现性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一条重要途径,不仅因为两者在理念层面的适切性,而且因为表现性评价在实际操作中也具有可行性。但是在活动中使用表现性评价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制订评价等级并设计具体评分标准,让学生以此为依托指导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由于表现性任务较为复杂,分解出来的评价项目较多,难以用具体的分值去衡量。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根据班级统一商定评价表进行等级评价,分为优秀、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每个等级根据其在考查中的权重规定评分范围,并用精准的语言进行描述。这对学生而言,一方面让评分标准成为学生活动指南,指导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另一方面评分标准也帮助学生约束了他们在活动中容易犯错误的行为。

2.评价者的评价素养影响着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表现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作为评价主要实施者——教師,是否拥有评价专业素养对表现性评价任务的判断起着关键作用,这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感。专业的评价知识是教师奠定自己评价行为的基础,处于最外层;但教师还需具备开发、设计评价工具,组织、指导并实施评价的能力,因为能力相对于知识而言更加稳定,在形成过程中需要慢慢积累,其主要作用体现于对评价知识的运作上,位于结构的中间层;评价的专业情感是指挥、控制评价知识和能力发生作用的动力系统,因而处于中心地位(如图1所示)。

3.将评价过程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学习过程整合起来,及时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表现性评价改变“先学习,后评价”的传统评价模式,强调把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作为一个“真实”的评价场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点滴都作为他们评价的依据。例如,案例中对学生英语口语的测评,教师为每小组提供的纸条,上面的表现性任务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遭遇像“You always feel fired and dont want to do yourhomework..Ask your partners for some advice.”,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也就是评价的过程,其目的不是给学生下结论而是为了获得学生发展的信息,方便教师随时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反馈,及时帮助学生矫正并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万伟.综合实践活动建构创意与实施策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P78.

[2]陈娟,冯生尧.促进学生学习的表现性评价[J].当代教育科学,2011(11).

[3]甘平平.英语口语表现性评价的依据及其设计[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03).

[4]刘玲.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与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5)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活动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