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分类的信息科技教学实施策略

2014-05-30 10:48朱春霞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性知识程序性变式

朱春霞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广义的知识主要分成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本文探讨了在上海市三年级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开展基于知识分类理论的教学实践研究,并提炼了知识分类理论指导下小学信息科技三大类知识的教学实践策略。

今天的信息科技学科,应该交给学生什么知识?怎么样教这些知识?这些知识属于什么类型?这些的知识适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时可以使用哪些方法?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基于知识分类理论先对上海市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知识系统分类,再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可以提高教和学的效率。

一、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主要指向信息科技学科中的概念、事实、原理等。例如:“计算机的软件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最开放的网络”等。

从习得过程讲,陈述性知识要求学生用记忆的方式加工,知识的输入状态与输出状态基本是一致的。在此类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组织策略

当个体把所学的新知识联系起来并组织成具有内在结构的体系时,对这些知识的记忆时间会延长,因此认知心理学家主张用组织策略来改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组织策略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类,集合成一个整体,带上某种结构,使信息由繁到简、有无序到有序。其作用是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减少记忆负担。

陈述性知识,有的学习难在理解,有的学习难在保持,教师可以通过列表、画结构组织图等方式,采用组织策略实施教学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列表可以让学生把知识与其他新知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结构组织图可以让学生把知识之间的关系理清,形成知识系统。

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运用组织策略进行陈述性知识教学主要方法有表格法、概念图法、纲要图解法和归类法。教师在教学时要依据陈述性知识特点,合理使用。

(二)“打比方”策略

打比方原本是一种语文上的写作手法,是指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特别是教学陈述性知识中一些比较难理解的专业术语时,我们可以借鉴采用“打比方”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专业术语。例如:把文件夹比方成“抽屉”,文件和抽屉是多对一关系。就像衣服放在衣服的抽屉里,袜子放在袜子的抽屉里一样,我的10个文件应该放在我的文件夹里,他的20个文件放在他的文件夹里,老师的100个文件放在老师的文件夹里。

使用“打比方”策略时,应抓住知识的核心打比方。换句话说,原来的知识和所打的比方必须具有共同的关键问题。比方打得好,才能生动、形象,才能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比方打得不好,可能起到南辕北辙的作用。

二、程序性知识教学的策略

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主要指向通用方法与一般应用技能,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大多属于这类知识。例如:“画图软件中如何设置背景色”、“如何调整文本框的大小”等。

程序性知识最终要达到自动化境地,所以,在练习时要多次反复,并强调情境的变换性和灵活性。在此类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們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规—例—归”策略

认知心理学认为:“规—例”策略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有效方法。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方式简称为“规—例”法,这是一种先理解规则所包含的意义再通过例证深化对规则的理解和应用的方法。

笔者认为,学会使用技能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学生利用规则进行练习之后,还需要带领学生去归纳——归纳规则使用的规律。因此,“规—例”教学策略可以扩展成“规—例—归”策略。在这种教学策略下,新知识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直接传输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例操作,最后再由学生归纳出技能使用的条件、效果、区别和注意点等,达到新技能掌握和长时保持的效果。

采用“规——例——归”策略时,要先讲透规则,然后充分练习,再引导学生归纳。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要完整地归纳出某一个操作的使用条件、使用效果、使用注意点,或者通过比较归纳出某几个操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应新授时要充分讲透“规则”,组织多例题操练、变式练习,最后精心设计主问题、追问问题刺激学生思考,并提供表格等工具辅助学生归纳。

(二)尝试策略

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与巩固,除了教师的示范指导之外,学生积极尝试也是一种基本策略。尝试可以分成几种类型:看了教师、微视频或者学生的演示后自己模仿尝试;看书后尝试;掌握基本操作后的拓展尝试。促使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思考,通过思考提高尝试成功的概率,加快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速度。

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生通过积极、有效的尝试,能结合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新技能。

无论是模仿尝试、看书尝试还是拓展尝试,在学生尝试前,教师必定会提出要求,学生应该根据要求去尝试。尝试时,主动权在学生手里,难免有些调皮的学生会趁机“开小差”:随便找个工具或者菜单乱试一通、只看别人试,自己不动手、或者偷偷玩玩单机小游戏。所以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全面掌控学生的尝试:用教学广播系统随机监看学生屏幕、教室内随机走动、同桌同学互查等,迫使学生必须进行尝试,不能等着“吃现成饭”。

(三)变式练习策略

如果信息科技课堂上只一味地重复练习技术,那会把学生教成“学样的猴子”,它们只会机械地模仿。学生如果只能把程序性知识用于与书本类似的情景中,谈不上真正活学活用。在信息课堂,教师不妨时不时创设一些变式练习,如采用变换环境或者主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在各种情境中如何用同一个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学生只有在变式练习过程中,对学习任务不断操练,才能形成技能。只有经过在多种变化模型的练习中操练,学生才能把关于技能的操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变式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于相关技能的操练达到自动化程度,但变式练习不意味着“题海战术。”不妨把今天新学的技能融进下节课的技能中一起练习,再把今天、下节课新学的技能一起融进下下节课的技能中一起练习,这些课的练习设计肯定不一样,这样“滚雪球”式的操练,一方面提高了技术的复现率,另一方面也对技术进行了变式练习。

三、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当个体面临问题情境而又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利用时,综合运用新旧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找到问题解决办法的过程,称为策略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综合应用和生成的问题。例如:

“设计一张母亲节贺卡”、“小组合作做板报”等。策略性知识中的创造思维,必须学生自己去经历、体验才能获得。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核心就是学会策略性知识。在策略性知识教学实施时,我们可以采用:

(一)对比策略

对比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根据一定标准找出研究对象的异同,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某些内容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对比策略,让学生通过方法对比、效果对比、标准对比等方法,加深对所学技能的理解。

通过对比教学可以使学生迅速抓住知识的本质或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理顺思绪,澄清概念,使新旧知识得以贯通。在信息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不失时机地进行“快捷与繁琐”的操作对比、“有效与无效”的效果对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抓住实质,增强记忆。

操作对比、效果对比的程度越高,教学效果越好,学生记忆越深刻。在教学实施时,教师要根据比较对象的特点,提高对比度。

(二)自我监控策略

思维监控的关键是学生要对活动的进展情况具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并通过自我评价及时地对活动过程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不仅要埋头走路,还要抬头看路”,通过启发、质疑等“外部他控”的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监控能力。

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提出以下的三个问题:

“你现在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用?”并最终将“外部他控”转化为学生自我思维监控,使学生学会与自我进行对话:“我现在在做什么?”“我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用?”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明确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及不断用提问或课堂引入的方式提醒学生要对任务的进展情况具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并通过自我评价及时地对活动过程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以知识分类理论为指导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更具针对性,目标达成的层次更深,学生主动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成分更多。如果我们能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从知识类型上对信息科技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那么将会对信息科技教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祝智庭,刘强.教学设计的样式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2).

[3]布鲁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性知识程序性变式
复杂陈述性知识结构的程序化设计
中国本土性知识必须“再全球化”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程序性细胞坏死及其信号通路
哄骗孩子形成错误的性知识
原有陈述性知识和溯因推理对小学生科学假设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