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涵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还是习惯于从“如何教”出发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学习活动往往成为附属。教师只有深层次认识学生学习的实质,遵循学习心理规律,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价值,从而实现从重视“教”到重视“学”的转变。本文致力于优化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反思,使学生个体得以自主的发展,真正实现“学”的过程,达到“学”的结果。
一、学习活动的准备——要遵循多元性
在实践中,笔者在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经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布置分层次的前置学案。按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前将学习目标、课堂活动设计、学法提示等备课思路投放给不同学生。学案A偏重于基础知识,适合让学生预知学习的行进路线,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针对性,减少了盲目性。学案B在A的基础上拓展思考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自主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小老鼠去旅行》一课时,笔者精心设计了前置学案,其中学案A里有这样一个帮助阅读的表格:
选择完成学案A的学生按上面表格的提示已经可以清晰地梳理整篇课文的脉络,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学案B增加了难度,提出思考性问题:你认为父母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做?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文本的思索,适合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学案A、B由学生自主选择完成。无论学生如何选择,适宜的难易度都可以达到让学生轻松地带着目标进入课堂的目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为深刻,对文中人物的情感把握也会更为准确。实践证明,在学习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纵向发展,分层次的预习会使活动效果更佳。
二、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强调自主性
在学习活动研究中,笔者尝试多种形式手段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尽可能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鼓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真知,寻求发展,使得学习成为有目的、自觉的行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主建构,获得充分内化的知识。
如,三年级语文《自然界的时钟》,教学重点是学习作者“构句成段”的方法,从学习心理角度讲属于规则学习。我在第二自然段教学中,没有直接让学生说出作者的构段方式,而是向学生提出了一个任务:把信封里一些打乱了顺序的句子按照作者构句成段的方式组成一段话。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发现了作者的构段方式:“总—分”。实际上,学生经历的是一个典型的“例—规法”的规则学习过程,这就是事例感知的学习活动设计。又如,四年级语文课《扁鹊治病》,为了让学生体会扁鹊和蔡桓公的人物特点,我让学生填写学习卡片,梳理扁鹊三次见蔡桓公时对病症的诊断、蔡桓公的表现和扁鹊的做法,从三次事例中归纳扁鹊和蔡桓公的人物特点,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
三、学习活动的开展——要注重体验性
组织学习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培养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活学生,激活课堂。渲染课堂氛围情境设置,引导学生展开个体生命体验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切入点。
笔者尝试使用多种方式,如音乐伴奏、欣赏画面、赏读等电教手段引发想象,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生活经历储备,启发想象。让学生把画面补充得更绚丽多彩些,把画面透露的思想感情补充得更具体深入些,从而把文章的真情实感化为强烈的情绪活动。
如,在教学《忆江南》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这几天老师和大家畅游在春天的世界里。对于我们北方来说,春天来的比较晚。那么此时的南方,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大家看屏幕。(出示一组江南春天美景图片,配江南丝竹乐曲)。看到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吗?这就是我们祖国江南的美丽春光。自古以来,江南就以它的美丽富饶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写下不少千古绝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词。
在上面的导入中,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精美江南风光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再通过直观生动地展示课件,增加画面的可视性,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四、学习活动的拓展——要富有创造性
在实践中我力求将教材当做学习母语的“例子”,致力于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注重分层次的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便在学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海浪》一课,在课的最后有如下教学片段:
师:我们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写了什么,还要探寻文字背后的奥妙。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几个句子,放飞想象,你也是小作家!①我让(把)__的浪花____。②于是,我有了(我成了)____。
汇报时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四个人四句话任意搭配连起来朗诵,学生惊讶地发现原来她们写的就是诗呀,课堂在此处达到高潮。学生从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成功的体验也激发了他们对写作的热爱之情。“我把洁白的浪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于是我成了童话里的公主。我把清凉海风披在肩上,于是我有了飞翔的翅膀。”写出这样句子的孩子谁说长大后不会成为诗人呢?
学习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师创造性的智慧劳动。由于活动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进程,会有诸多不可预料的因素存在。如何使“上课”回归“学习”,这一学习活动的探索将是我今后继续探究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