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玉
在课堂上,如何让孩子学得轻松、有乐趣,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并做了一些探索。
一、变课堂提问为课堂探讨
长久以来,我们都习惯了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套路,学生习以为常,尤其到了高年级,喜欢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少,课堂气氛沉闷,缺少活力。实际上这种师生间一对一的交流,使其他学生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存在,导致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消极的。提问的问题是教师预先设计好了的,教师处于领导地位,控制讨论式进行,学生是从属的、被动的,没有一种内在的、有趣的东西能吸引住大多数学生。有没有方法改变这一现状呢?今年,我在课堂上尝试采用“抢答”的方式,具体做法是: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用举手,可以直接站起来说。如果有很多学生一起站起来,老师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来回答。如果觉着他说的不准确或者不完整,可以不用经过老师允许,直接站起来补充。教学时,多问一些“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你说的看法和××同学是一样的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谁能在刚才××同学的发言上再推进一些,再精致一些?”“你能举个例子解释一下吗?”这种探讨式的问话,能拉近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课堂活跃了很多,学生的思维变得积极起来,原来不愿举手的学生都能踊跃发言,学习变得越来越主动了,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唯恐落后的氛围。
二、变教师讲为学生讲
看到一则报告,说山东杜郎口中学规定一节课中教师占用的时间必须等于或少于10分钟,做出这个决定的起因是:大部分教师业务能力很低,习惯于满堂灌,有时候把内容都讲错了,而在一个班中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即使老师讲错了,做作业时也不会错。多年来,教师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赋予了教师以讲为主业,如果上课不讲好像就不能做老师一样。受此启发,我决定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上课时把知识点和解题方法都让学生去分析,我只是站在一边,听听他们的想法,随时把重、难点给点拨或者强调一下,尽可能地呈现学生间不同的想法,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老师轻松学生忙,学生变得爱学习了,也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其实从孩子口中说出的话,孩子们更爱听。老师也变得特轻松,大多数基础性的知识学生自己就掌握了,只在少数探究性、难度较大的知识上稍加引导即可。记得有一次,学习“两个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时,学生们总结出传统的把分数化成分子相同、分母相同、都化成小数三种方法后,有一个学生提出来:如果第一个分数的分子和第二个分数的分母的积大于第一个分数的分母与第二个分数分子的积,第一个分数就大;反之第二个分数就大。学生们经过验证,都一起为他鼓掌。还把这个发现给起了个名字——“滕氏发现”。把课堂还给孩子,我们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学生学会了知识,还会看到孩子们充满灵性的智慧和无限张扬的活力。
三、变学为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如果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在玩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这个过程必定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必定让课堂充满生机。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完全可以通过“玩”探索出来,比如8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而非4个;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正好相反;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认识人民币后,布置学生购物;认识时间后,让学生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学习长度单位后,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人的身高或家里物品的长度;学习利息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到银行去观察等等。正是在这些不起眼的小活动中,学生慢慢地积累了知识,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四、变批评为幽默
当学生犯错误时,对学生严格要求,是我们必须做的。但如何在批评时不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教师不妨发挥聪明才智,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在不紧张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学“化成最簡单整数比和求比值”时,有的学生常常不看题目要求把二者混淆了,有一次测试,竟然有一半的学生做反了,我特别的生气,想发火,但又一想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怎么办呢?灵机一动,我在课堂上说:“化简比好比是男孩,求比值好比是女孩,如果谁把二者做反了,就是把他的性别给改了,这样行吗?”从此,学生们很少再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还有一次,同学们都聚精会神的在听课,只听“啪”的一声,我班的“调皮大王”把水杯碰地上了。这时同学们都紧张的看着我,我脱口而出:“怎么了,发生地震了吗?”引得学生们呵呵大笑,那个学生露出了腼腆的笑容,课堂在笑声中很快恢复了平静。
五、变歧视为鼓励
看到一个事例:上海冯恩洪校长在美国访问时听了一节算术课,美国教师提问一名14岁的孩子:3+5=?这个孩子说大概等于7,面对这样的错误,美国教师鼓着掌,走到男孩身边,撸了撸他的头,又按了按他的肩膀,然后示意他坐下。又说了一句话:“你真了不得,你离成功就差一步了。”离成功只差一步,没有一个老师不会说,没有一个老师不会写,但面对着一名14岁的学生算不出最简单的加法,说出这样的话,有多么的艰难。而这个孩子在这句话的鼓励下,又主动举手了,说:“大概等于8。”老师又接着说:“如果你能把大概两个字去掉,你就更了不起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灵感的,即使成绩很差的学生,也有自我尊重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平时多用“你能行”、“你真棒”、“了不起”等鼓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让孩子在教师的赏识中逐渐走上成功。
蹲下身体和孩子说话,平等地对待孩子,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那么我们才会给课堂吹来丝丝春风,我们的孩子才会在春风的吹拂下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