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江
摘 要:教育新形势下的传统体育教学已经背离了现代教育应有的本质和内涵。适应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本文力求就这一话题提出个人的见解,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观念;评价机制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要求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本文尝试从新课程改革角度,探讨新时期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为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化提供参考。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更科学、更高层次的体现时代教育的教育模式。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就会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说的是素质教育,走的仍是应试教育的老路。观念的转变需要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论指导,需要教师自觉地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坚持不懈地努力实践,逐步建立起新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实施素质教育,要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心中要有学生,为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是教学的绝对主导者,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而学生只是知识传授的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眼里只有少数特长生,只有距离和时间,只对学校教育的这个阶段负责,为部分学生服务。这是素质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最大不同。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要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担当起对学生一生负责的重任,建立人格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现代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做“主人”的能力。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当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参谋,不要以传授知识者自居,要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师益友。
二、師生主体地位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求师生互动,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强调了学生的内在心理体验,故新课程标准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为指导地位。而旧课程标准强调的是教师根据教材如何去教,重视学生学的结果,体现的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与感受。
三、体育成绩评价的转变
新课程对体育成绩采用了绝对成绩与相对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合了基础与提高幅度进行评价,结合了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和师生互评。旧课程的体育成绩最主要的是体育运动成绩,结合考勤进行评价。前者重视了学生身体能力的差异,强调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运用,重视参与、健康、娱乐的统一,客观求实,承认差异,注重能力提高与发展。后者重视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忽视了身体差异,使客观与实际脱钩,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及潜能的开发。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体育教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应从思想观念出发,摒弃传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在以学生为主导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互学。我们必须清晰地了解《标准》的课程目标与学习领域目标,把握好《标准》的内容,从思想到行动上自觉地按照《标准》的要求开展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体育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体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