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漆昊晟
摘 要: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在此方向指引下,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依托“武汉·中国光谷”的地理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借鉴工程教育模式理念,针对软件技术专业的特点研究出一套基于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创意、创业”意识培养的参与式课程并针对不同课程设计出其应用策略,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亲身参与的、体验式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软件技术专业;参与式;应用策略
一、软件技术专业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大学生在就业时刻、就业之后和创业过程中,都不同程度表现出创业、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闭门造车式的学校教育体系、风险厌恶型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的缺失,都阻碍了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帮助大学生从被动的求职者转变为主动的就业者,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已经迫在眉睫。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特点不同于普通高校,它是以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和管理知识为基础,着重进行高智力含量的集技术型、操作型和实用型为一体的人才教育。对于软件技术专业而言,作为一门典型工科专业,知识体系庞大,导致很多优良的教学方法限于时间和内容的限制难以开展,教师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接收,一味的讲解扼杀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即便采用常规的项目驱动法及案例教學法等,也难免拘泥学生的个人发挥,阻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业创新能力的形成。
因此,改变目前课程的讲授方式,注重培养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创意、创业”意识,提升高职软件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软件技术专业参与式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参与式课程发源于 20 世纪后期,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个体的参与。 这种“参与”意味着个体在身体、认知、情感、思想等方面卷入群体的活动中,并与其他个体进行协作式、合作式的学习。 与传统的“教授式课程”忽视成人学习者的主体性与个体资源、忽视成人学习规律和学习需求而单纯灌输知识的做法不同,参与式课程是在参与的氛围中,使学习者亲身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参与式课程通过聆听和发问反映出学习者的心态,并向其提出相关的反馈意见,使学习者认清自己的目标、价值观和角色,并调整心态、清晰目标、专注行动,最终创造更大的成果。
而软件技术专业作为一门典型工科专业,知识体系庞大,具有难以开展参与式课程的特点,故而国内大多数院校在软件技术专业都未选择采用参与式课程,因此如何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参与式课程,紧密联系知识内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动手动脑,使学习者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运用智慧和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被动的“受训者”转变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学生能通过分析、讨论、比较进行创新,创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故根据分析当今软件类高职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将软件技术专业所需的知识体系及职业能力素养穿插在具体的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现场诊断、示范—模仿、专题讲座、问题探究、情境体验、自修—反思等具体操作模式中。同时课程的编排与设计能使学习者亲身参与到观看视频、项目角色模拟、辩论、小讲座等其他根据课程内容而设计的各种游戏和活动中来。利用成人教育的特点,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亲身参与其中的、体验式的学习环境。
三、软件技术专业参与式课程的应用策略设计
1 . 情景教学策略设计
情景教学策略设计侧重于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侧重于体验式教学,以“Java EE轻量级框架开发”为例,教学设计采用UML项目建模组织课程以期学生通过使用规范的Java编码技术实现软件系统模型,能以个体或团队协作的形式开发小型项目,了解项目开发全过程,充分运用与Java Web开发相关的各种编码技术、熟练使用Java开发工具、熟练运用Java软件开发技能及技巧。设计如表1所示:
其中“Java EE轻量级框架开发” 课程每个教学单元的实施方案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以表2所示的学习情景“获取需求愿景”为例:2.项目实战模拟策略设计
对于工科学生而言,项目实战模拟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动手动脑,使学习者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运用智慧和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以“WEB应用程序编码—Struts”课程为例,如表3所示:
3.问题框架策略设计
在引入课程知识点时采用问题框架设计,使同学循序渐进地在对问题的回答过程中掌握知识点。以“WEB应用程序编码—Struts”课程为例,如表4所示:
表4 问题框架设计表
在掌握知识点之后辅助实验实习,全面强化重要内容,最后在学习完相关重点章节之后,完成综合实训。以“WEB应用程序编码—Struts”课程为例,如图1所示:
图14.角色扮演活动策略设计
角色扮演活动策略设计的初衷是对于一些难于理解又不易解释的问题,可以通过创造情景由学生自己深入其中去理解及体会。以“软件建模及软件文档写作”为例,如表5所示:
表5 角色扮演设计表
5.阶梯实践策略设计
阶梯实践策略设计主要理念为以工程教育为核心,调动学生积极性,循序渐进学习课程知识,具体分为以下五个阶梯步骤,即:
(1)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竞赛、企业实习等,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课程设计:掌握初步设计方法,综合一门课程的知识,以软件架构模型为主线,开展综合训练。
(3)综合实训:通过小型案例的练习,完成部分核心知识点的串联。
(4)实验实习:包含专业基础知识及核心知识的实验实习,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巩固知识。
(5)工程入门:通过专业讲座、了解工程基础。
以“WEB应用程序编码—Struts”課程为例,它是Java课程体系中承上启下的核心课程,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对其采用阶梯实践策略设计如图2所示:
图26.创新工作室策略设计
创新工作室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经验:设置包括“设计-制作”实践项目;基础层次和高级层次的项目;从概念设计开始,经历产品设计和实现阶段;应用工程科学知识设计产品和制作产品的能力。
工作室通过实战演练一个业界委托的小型项目(或者大项目中的子项目)达到以下的目标:
(1)增强学生对项目开发和组织沟通的宏观了解,熟悉研发流程,全面掌握相关活动方法。
(2)通过角色模拟,体会不同角色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法,体验企业的真实压力,增强全流程意识,提高软件开发和测试的规范性,培养质量意识。
另外根据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在工作室里成立各种创新、创意团队,用以创造新产品、研究新技术。
四、反思
在整个参与式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应用策略时,还应注意一下两点问题:
1、教学设计中注重过程管理
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加强过程管理,例如知识积累的过程、能力培养的过程、行为规范的过程、成绩考核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过程,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注重过程,培养学生的规范性,比如代码开发流程的规范性、软件编码的规范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在成绩考核也注重过程,将平时分数量化到上述各个过程中。
2、构建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团队精神。
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开发时,在分组前,需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在学生自由分组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学生兴趣一致、并兼顾优、差学生互补。同时为防止差生“摸鱼”的现象,在上机检查或项目答辩时,多选择他们进行提问,并给予小组整体分数,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使得他们能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少龙.高职Java课程改革中“三个如何”问题的思考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9,5.
[2]罗凌.基于项目驱动的“ASP.NET程序设计”课程创新教学法研究.计算机教育,2009,13.
[3]王向中.项目教学法在《基于Java的Web开发》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36).
[4]戴冬、谌湘倩.项目驱动法在Java Web 开发教学中的应用.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9(6).
注:本文项目来源: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B201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