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浪花
摘 要: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工学结合必要性、税法课程的地位出发,分析了目前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工学结合模式下税法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对策,以期推进和完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关键词:税法课程 工学结合 教学改革
一、前言
近年为了满足产业转移升级的需要,我国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文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应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突出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税法》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符合教育部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也是实现培养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比较理想的途径。
《税法》作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综合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如果在日常教学中能做到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那么这样不仅使学生可以较好理解税法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所以,对高职《税法》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和模拟实训相割裂
现在的高职院校税法课程一般的都是先完成日常理论教学,然后再进行模拟实训,两者完全相分离,没有把理论和实训完全融合为一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日常的理论教学和仿真实训相互脱节,无法做到将仿真实训融合到日常理论教学中去,导致仿真实训效果不够理想。二是仿真实训软件、相关资料不够完善。1很多老师的虚拟实训资料都是自己根据教材知识点编制而成,导致实训的可操作性较差,仿真效果与实际业务操作存在一定距离。
三是高职院校的日常仿真模拟实训注重税款计算,而忽视日常纳税申报表的填写、分析能力以及税收风险的控制。
(二)教师力量单薄,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税法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税种数量多,税收知识更新速度快,同时与会计核算相关联,导致对教师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要求都非常高,不仅要了解经济、会计等关联学科,精通国家的税法法律法规,而且还要熟悉相关税收法规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
任课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工作经验,这从某种程度上说也牵制着课堂教学效果。虽然课堂现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引导和组织还是要依靠教师,这就要求教师理论知识要过关,同时实践能力也要强。尤其是近几年,税收制度频繁改革,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现有知识,将最新的法规传递给学生。但是教师出去实践受到较多约束,学校担心这部分教师偏移了工作重心,影响了教学工作,有些教师也担心处理不好教学工作与兼职实践的关系而放弃在外实践。现在的教师普遍把精力放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工作,目前高职院校上课的任务比较繁重;二是科研工作,这关乎教师的职称评聘,这样就失去了到企业实践工作的机会。
(三)教学方法不够丰富
现在高职院校基本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基本都是以教材为基础,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吸收,学生很少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计算分析能力普遍偏弱,部分税种计算又比较复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无法很好调动。教师讲授理论过程中,主要以单个税种的计算为主,很少讲述税种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衔接。税法教学的最终任务是学生具备日常纳税申报的能力和税收風险控制,但是现在教学却不对企业日常的办事流程、纳税申报资料做全面展示以及企业日常业务中所面临的税收风险做深入阐述,使得税法教学缺乏实用性,学生也不具备税收风险意识。
(四)教材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
经济快速发展要求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之相适宜,以便法律法规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税收法律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所以要求税法不断的进行调整,这就导致了税法的具有非常明显的时效性特征。现在高职院校的教材内容普遍偏重于税收理论的阐述,而且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也跟不上税法调整的速度,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甚至有些很多书本知识是过时的。
三、《税法》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构建
(一)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案
1、基本技能之教学模式
主要目标是训练学生的税收实践基本技能。首先训练的基本技能是怎样进行企业税务登记及纳税事项登记:企业税务登记包括设立、变更、停业、复业以及注销税务登记,重点是训练登记的时限、范围、程序及登记时应提供的相关资料;纳税事项登记则重点训练怎样认定、登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规程及具体税种。其次是训练怎样领购与审查发票:这项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发票的具体种类、使用范围及相关管理规程,其中重点是发票填写过程中应掌握的操作要点;审查发票重点是训练怎样鉴别发票的真伪和票面项目之间的逻辑勾稽关系。最后训练的是怎样操作电子报税系统。通过上述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掌握税务会计包含的基本工作,为以后实践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
2.专业技能之教学模式
主要目标是训练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五大税种的纳税申报。通过学习税收法规相关理论,掌握怎样核算五大税种的应纳税额和怎样填写企业纳税申报表,能够整理、分析相关涉税业务数据,从而娴熟掌握电子纳税申报的专业技能。通过以上专业技能的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对税收实务的感性认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及分析能力。
3.综合技能之教学模式
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企业纳税业务的能力。从企业办税员的岗位职责出发,以现实企业的实际业务为实训背景,对其设立、变更、领购及审查发票、具体涉税会计核算、网上纳税申报等业务进行综合训练,达到熟悉并掌握企业实践中涉税业务的运用,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模式模拟企业真实征缴流程、方法,贯彻企业依法、合理、准确纳税的原则,同时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起来。
(二)具体实施措施
1、完善教材建设,提高教材内容更新速度
教材是税法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材建设不能只阐述税收理论,而是应该以税收办税员在企业工作过程中的岗位职责为基础来建设教材。由于我国现阶段加快了各种税收制度改革速度,所以应该提高教材更新的频率,使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在教材中体现出来,同时体现资料的可理解性、可操作性和综合性。所以,教材的编写应该以企办税员的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融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为特色,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操作能力为核心,制定突出素质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标准,形成税收理论与模拟实训一体化、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教材体系。
2、构筑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建立“双师”素质教学队伍
高职教学要求以工学结合为改革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构建一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举的高水平具有“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学团队,构建的方式可以采用自己培养、外聘兼职和高水平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一是提高专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参加注会、注税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并强制要求专职教师每年到企业一线锻炼一段时间,积累实战经验,以便更好的为日常课堂教学服务。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外聘行业专家参与到教材编写,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可以直接外聘为学校实训指导老师,对专业人才培养、日常实践教学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创新
在继承了传统教学基础上,针对工学结合改革需要,我们要突破“满堂灌”的格局,尝试学生容易接受的现代教学方式,像是角色扮演法、仿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通过将这些教学法综合配套合理使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平稳有效的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过渡,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同时还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教学上最好多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信息化教学改革,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在网络视频教学方面可以多做突破,将枯燥的税收知识转化为喜闻乐见的税收动漫教程,增强趣味性,教学效果肯定会有极大改善。
4、以崗位工作能力和工作过程组织教学
关于税法课程的相关设计要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办税的日常工作分为不同的工作项目,然后再确定教学项目,要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依据选择教学的项目内容,并需要根据内在联系整合一下不同税收法规。在教学内容的组织过程中,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融合,税收理论体现在各个税种的法律规范中,如果先理论后实践,学生会由于没有感性认识而很难深入的理解这些理论。而反过来,学生在做实践项目时往往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各个理论教学内容嵌入相关的工作项目,穿插入企业办税业务操作过程中,这样也就同时兼顾了学生考证、职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清亮.高职《税法》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J].会计师,2010(2).
[2]高巧依.税法课程教学模式优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
[3]曹佩.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税法》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J].经济与法,2010(10).
[4]赵风鸣.高职《税法》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构建[J].山东纺织经济,2011(5).
[5]刘向红.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6).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行政职业学院2012年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2JG07)“高职《税法》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构建” 相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