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泽
物理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明确提出来,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科学探究的活动往往离不开合作,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学物理教师来说,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还是一个新事物。因此,在把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弄清什么是合作探究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两点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相关概述
⒈合作式学习方式
教师根据相应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的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即合作式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样的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观念。
2.探究式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的发展和情感与态度的提升,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将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
二、科学分组,全员参与
为了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除了把握分组的时机,还要进行合理分组。分组时应兼顾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做到“组内异质”。这里的差异应包括学生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如在前面安排学生多方面搜集生产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杠杆信息时,就要考虑到学生家庭的差异,否则同组的学生可能搜集到许多重复的信息,就不能很好地进行组内交流。同时还要考虑学生能力,如让爱好电脑的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就不可以把班级内电脑“高手”都分在同一组。“组内异质”除了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位学生的作用外,还有利于组内成员间的相互学习。分组还应做到“组组同质”。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如果小组与小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综合能力较弱的小组就会失去兴趣,这样的竞争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增强他们再次争取成功的信心。
三、开展合作学习,切忌过程失控
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并非纯粹的小组讨论,不能过分追求场面的热烈,要注意学生是否真的在讨论,讨论是否有意义。课堂中学生各执己见,有时甚至争执、辩论,乱作一团,以致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更不用说如何达成共识。因此,教师要善于控制合作学习的过程,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亦不能流于形式,要及时纠正偏见,消除误解,预防冷场和过度依赖,更要关注学习消极的学生。
四、深化合作探究过程,形成探索物理奥秘的个性品格
“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是探究式学习的又一个特点。这种探究态度和积极性,只能在自主地抓取自然事物、现象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情感目标的达成,离不开认知学习,即在自主地抓住自然事物、现象的探究活动中才能形成。所以情感目标的达成要从认知学习开始。为此,教者要提高教学质量,唤起学生希望的火花和自信又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培养情感目标的良好起点。在新课导入中,采用矛盾悬念法、实验引入法、置疑引入法、引探法等设下悬念,引发学生好奇,以好奇刺激学生探究的愿望,亦能点燃学生好学的火花。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他们在同龄人中,一点小事也不示弱,总喜欢争论,他们有上进心、自信心,对荣誉有强烈的追求。在教学中,充分抓住学生的竞争心理组织教学,合理引进竞争机制,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生的信心,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五、重视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渐进性
初中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探究活动的目的性认识、程序的规范性、结论的表达与交流、结论的应用等都处于低级阶段,这些能力的培养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上应遵循“引领—实践—放手”的顺序,不能操之过急。在探究内容上要从最简单的、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入手,探究程序上要从基本的技能方法入手,探究活动从不完整到逐渐完整,探究结论的表述从表象到本质、从不严密到严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逐渐弱化自身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合作教学法有利于实现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实现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完美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评价标准的科学化和素质教育的成功推行。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应更新观念,不怕麻烦,不怕困难,大胆尝试并坚持使用合作教学法,使它的优势在教学中日益显现,并通过它推动物理新课程的改革,达到培养具有创造能力人才的目的,以推动教育事业跨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