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竹竿舞在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2014-05-30 21:10马伟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阳光体育

马伟

摘 要:本文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竹竿舞的运动特点与文化特征,阐明了竹竿舞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价值,依据其特点及应用价值,通过教学实践,探讨了竹竿舞在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竹竿舞;阳光体育

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于2007年4月29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此背景下,我校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运动。在我校老教师的指导下,笔者初次接触到了竹竿舞,并负责竹竿舞兴趣小组的课余训练。每当竹竿敲起来、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学生欢快地跳起来时,总能吸引周围学生的目光。在我校组织的几次阳光体育展演中,竹竿舞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喜爱。

一、竹竿舞的文化特征与运动特点

1.民族性与传统性

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语意为“跳柴”,是我国南方黎族、佤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这项运动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黎胞聚居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习俗在黎族中传播、演变。如今祭祀色彩已逐渐消失,它已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活动。各民族的竹竿舞由于起源不同,在组织形式、跳法上又有各自的民族特色。

2.群体性与社会性

竹竿舞需要团队精神,它需要打竿者和跳竿者的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出很好的水平,跳出优美的舞蹈。参加此项运动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感受运动带来快乐的同时,形成团结协作、个人与集体密不可分的意识。竹竿舞让大家在内容形式、时间空间上增加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在跳竹竿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担任不同的角色,体验其带来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学习各种社会角色,从而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3.健身性

竹竿舞因其是一项健身运动,被外国的游客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它主要靠人利用竹竿的分合做各种动作,不仅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能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能让腰部、上肢和颈部同时得到锻炼。由此可见,竹竿舞是一项全身运动。跳竹竿时,由于肌肉不停地收缩,促使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力量,可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起到增进身体健康的良好作用。

4.趣味性与娱乐性

跳竹竿舞时,伴随音乐鼓点的节奏,竹竿一开一合,不断地敲打,不断地变换图案。学生则跟随音乐鼓点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当竹竿分开时,双腿或单脚灵巧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拢又急速地跃起,并不时地变换舞步做出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场面气氛热烈,引人入胜。豪迈洒脱的跳跃、婀娜的舞姿、自由自在的跳法使人心情愉快,给人以美的享受。

5.普及性与多样性

竹竿舞简单易学,容易普及,对参加者的性别、年龄、种族、职业等没有特殊要求。其规则灵活自由,对场地、器材设施要求低,室内室外都可以开展,不像篮球、足球那样对场地和器材要求那么高,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竹竿舞的基本技术分为打竹竿和跳竹竿两部分。打竿的姿势有做打、蹲打和站打;打竿的方法有平碰法、提敲法;打竿的节拍有二拍(开合)、三拍(开开合、合合开)、四拍(开开合合、合合開开、开开开合)等;打竿的节奏有二拍节奏、三拍节奏、四拍节奏和七拍节奏。跳竹竿有单脚跳、单脚转体跳法、单脚连跳、单双脚交换跳、交叉跳、合作跳和集体的跳法(纵向排列式、并排式、双人交换式);跳竹竿跑动的路线有直线型、交叉型和圆圈型。

二、竹竿舞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价值

竹竿舞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好玩又健身的运动。它可以用竹竿控制动作的繁简和动作的快慢而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另外,竹竿的开合变化灵活,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会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感受运动的乐趣。此项运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它能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节奏感,发挥弹跳能力,同时又能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让学生在舞动中体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让学生弘扬民族文化,有利于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将竹竿舞引入阳光体育运动中,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大大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将竹竿舞纳入体育教学,使学生个体融入到群体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对学生健身娱乐、感化教育、促进民族团结与交流、培养民族情感都有重要意义。

三、竹竿舞在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1.结合实际,合理创编

竹竿舞的基本技术分为打竿和跳竿两部分,其节奏、步法、竿的打法及编排组合的方式很多。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应选择较为简单的节奏和步法。打竿的节拍节奏多为二拍节奏——开合、四拍节奏——开开合合或者合合开开;跳竿的跳法多为单脚跳和双脚跳;跳竿跑动的路线多为直线型。其次,在选择竹竿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过于粗重的竹竿会让学生打竿时费力,产生为难情绪,影响练习。因此,应选择粗细如同手腕且较均匀、长度在四米左右的竹竿。

2.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循序渐进

进行竹竿舞教学时,不应急于求成,要遵循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教师讲解等方法让学生对竹竿舞有初步的了解。首先让学生熟悉打竿的方法,了解打竿的节奏和规律。其次是学习单腿交换跳竿动作,教师进行完整的动作示范后,学生原地模仿练习,进行无竿的动作练习和前进练习,让学生先在不动的竿上进行练习,再在慢节奏中上竿进行练习,先用一对竿进行上竿练习,再逐步增加竿子的对数。随着学生不断地进步,可以由单人发展成双人、多人同时跳,队形可以是同一方向进行,也可以迎面进行跳成一个椭圆,竹竿还可以摆成十字形、正方形等,鼓励学生合作创新。也可以配上音乐慢慢地增加难度,以激发学生学习竹竿舞的兴趣。

3.强化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

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练习前选择平整干净的场地摆放竹竿,垫竿要固定好,击竿的距离要摆放均匀。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上下肢和腰部。为了预防打竿者的手碰伤,可以为每位学生配副手套,双手平握竹竿,前后稍微错开。练习中要严格遵守规则,提醒打竿者注意打竿的高度,不能故意拌跳竿者的脚。跳竿者要选择好时机进入,重心稍前倾并保持稳定,一旦夹脚,就应退出来。教师应经常检查竹竿,对损坏的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总之,竹竿舞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其引入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中,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风情,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交流、发展。竹竿舞作为一项好玩又健身的运动,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耐力素质,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动作的节奏感,发展弹跳力,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使之形成强烈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因此,鲜明、有趣、具有很强节奏感的竹竿舞,成为小学生喜爱并乐于参与的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1]沈玉霞,袁建伟.竹竿舞进入小学体育课堂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148-150.

[2]翟国胜.浅谈竹竿舞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学校体育,2007(3):52.

[3]潘姝璎,文展,梁兰.竹竿舞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23):98-99.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阳光体育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孔琦: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