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军
摘 要 本文以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作为切入点,对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布情况及活动时间进行调查,就该片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要发展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体育要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机制;国家、政府加大投入与加强扶持力度;加大与教育结合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教育功能。旨在为促进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向着持续、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民族传统体育 现状 发展
一、前言
武陵山片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地处湘、鄂、渝、黔四省边界交汇,是多民族聚集的地区,聚居着苗族、土家族、白族、回族、侗族、壮族等32个少数民族。平均海拔在400-1500m之间,是典型的山地地貌,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都比较落后。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积淀特别丰厚,其形态繁多、特色浓郁、覆盖面广,据不完全统计,片区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达百余种,大部分借助于相关的民俗活动及其他文化形式而共生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经济全球化使各民族文化体系自身的有序性被打乱,也使该片区民族体育文化出现危机。主要表现在参与人数急剧减少,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濒临灭绝。
二、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概况
(一)湖南片
有土家茅古斯舞、舞龙舞狮、打镏子、摆手舞、白族仗鼓舞、八宝铜铃舞、抢贡鸡、咚咚喹、苗鼓舞、接龙舞、椎牛舞、铜铃舞、摆手舞、抢花炮、摔跤、跳鼓舞、苗鼓舞。
(二)重庆市片
秀山花灯、摆手舞、舞龙舞狮、咚咚喹、耍锣鼓、傩戏薅草锣鼓。
(三)贵州片
傩堂戏、花灯、舞龙舞狮、茶灯、龙灯、打金钱杆、踩高跷。
(四)湖北片
有舞龙舞狮、傩戏、摆手舞、花灯、茶灯。
可以发现,武陵山片区所辖四个省市中舞龙舞狮、摆手舞、花灯、茶灯是该片区重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三、群众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及时间安排
(一)赶年场。农历正月,是该片区少数民族群众最热心的是赶年场,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赶年场那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互相邀约,成群结队去赶场。年场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异常热闹。人们不但可以进行物质交流,还可以参加或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青年男女也多利用这种机会,物色情侣、谈情说爱。即使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年场也要如期举行。
(二)四月八。“四月八”是古代苗族祭祀先烈的盛典。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人民都要聚集到预定的地点跳鼓舞、对山歌、上刀梯、表演刀枪箭术,以表对先烈的怀念和继承先烈遗志的决心。
(三)七月七。这是苗族的传统鼓会,以吉首、矮寨坡、古丈穿洞一带最为流行。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苗族人民便穿着一新,欢聚鼓场,击节敲鼓,翩翩起舞,纵情欢乐。
(四)赶秋。每年立秋日举行,赶秋日,四乡八寨百姓齐集秋场,多达万人以上。人们唱苗歌,吹唢呐,舞狮子、打花鼓、打猴儿鼓、上刀梯、荡八人秋,热闹异常。
(五)每逢年节、喜庆、婚嫁,溜子打得铿锵响亮,热闹非凡。打溜子现存传统曲牌近百个,如“鸡婆屙蛋”、“八哥洗澡”、“锂鱼漂滩”、“牛擦痒”、“蛤蟆闹塘”、“慢纺车”、“瞎子闹街”等。以双钹的亮、闷、揉、挤、磕等特殊打法绘声、绘神,惟妙惟肖。
(六)武陵山片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但该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该特色为民族群众从事民族体育表演等职业提供了机会。近年来在武陵山地区部分村寨,村民自发成立文艺表演组合,舞龙、舞狮、苗鼓等表演队,当游客进入村寨时表演具有浓厚民族特色节目,也能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
四、影响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体育因素
(一)主观因素
1.很多民族传统体育带有地方特色,比如宗教色彩,祭祀等,不符合科学和健康原则。所表演的内容包含着愚昧落后色彩。
2.开展方式比较落后,不符合当前价值观与审美观。有些舞蹈要穿长袍马褂,佩戴特有的饰物等。
(二)客观因素
1.忙于生计,缺乏时间精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的上涨,民族群众的生活压力增大。大批的青壮年外出打工,都对传统体育文化造成了重大冲击,在现存的诸多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中,鲜有年轻人的身影,老年人则心有余而力不足。
2.现代休闲娱乐方式的多元化,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生活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民族群众与外界有了诸多交流和沟通,从而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的选择,也造成了对民族民间体育的强烈冲击。
3.现代生活理念变化,随着日新月异的现代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思维方式、生活视角和行为指南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4.现代体育文化的影响,随着现代体育文化的渗透,乡村修建了现代的健身场所,群众的民族传统体育兴趣也慢慢向现代体育转移。
五、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建议
(一)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机制,民族传统体育要取得更好的发展,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是关键。随着体育全球化发展愈演愈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冲击。很多传统体育项目在复杂的环境中举步维艰,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建立良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机制。
(二)国家、政府加大投入与加强扶持力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首先是经费的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从而建立和维护起形成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传承人团体。其次是政府的政策支持。政策方面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鼓励私企和个体投资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投身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事业中来。
(三)加大与教育结合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教育功能。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发展教学、实践、科研、表演多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从根本上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通过相应的奖励机制来鼓励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晋湘,田祖国,宋彩珍,张小林.武陵山地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2011.32(2).
[2] 张丽青.武陵山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世界.2015.6.
[3] 卢高峰,王岗.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 问题 机遇 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4).
体育时空·上半月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