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6-12-17 12:29王昀博仇银霞李旭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传承

王昀博++仇银霞++李旭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沉淀出了绚烂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域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孕育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学校教育作为体育传播与发展的主阵地也是将来民族传统体育应主抓的一个方向。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只有出现在学校体育教材中,普及到大、中、小学,成为广大青少年健身活动的项目之一,并通过青少年的带动作用,将练习之风辐射到家庭、社会,才能使整个社会认识民族传统体育,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练习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这样以学校带动社区,以社会带动区域,几个大的区域连接成一片,才能推动全国范围内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展。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学校体育 传承 发展

一、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体育意义

(一)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的一项分支,也具有实践性、技能性、游戏性的特点,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改进,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去,不仅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延伸和发展,还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同时改变课程结构,使课程方案向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最终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风格迥异的体育项目进入课堂,利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

(二)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整理和保护

西方竞技体育慢慢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民族传统体育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冷落,一度走到面临消亡的边缘,但是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的一笔宝贵财富,这种财富流失不得,需要通过学校来聚敛。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有着很大的意义。我们应该珍视这些资源,让其在学校体育中占较大比重,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小学、中学和高校都有长期从事体育教育的老师,他们对于体育研究都有自己的见解。借着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将民族传统体育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挖掘整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规律,完善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使其更加规范也更具科学性。

二、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对策

(一)学校是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的途径

学校积极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学校可以根据自己本身的教学目标来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健康第一”一直是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学校可以本着增强学生体质的原则选择符合校园文化内容以及学生的发展目的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如我国的武术、高脚跳、舞龙、鼓舞等,这些项目对于场地的要求不大,器材投入也不多,重要的是难度不大。因此对一些类似这样的项目稍加改动就能成为很好的课程资源。与之相对应的安全系数不高、对场地设施有较大要求的体育项目,不要进行选择。

(二)重点突破,抓好核心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上百种,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着力抓住民族文化特色较浓的,益于提高学生素质的项目,并据此建立教学体系的核心。只要首先抓好必备的几个特色项目,在此基础上再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项目,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并非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另外,不容忽视的是在技术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的贯穿,使技术教育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真正成为精神文化教育的阵地。

(三)提高教师的质量

教师质量的提高保证了体育教育质量的保证,在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要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和评价,激发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同时积极开展各类观摩活动,包括现场教学观摩,多媒体演示观摩,这样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在积极研究教材后,精心备课,认真设计教学思路,才能开创良好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民族传统体育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其娱乐和趣味性,就需要老师研发各种适合学生的游戏,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外活动氛围

学校体育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应开展各式各样的课外体育活动,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学生课外学习体育活动的渠道有很多,但是能够真正利用丰富的资源的同学还是比较少的。这就要求学校以及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外体育氛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社团组织是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团体组织,但是髙校具有民族传统体育的社团却屈指可数,因此学校应该指导学生建立相关的社团,或者协会,同时举办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表演活动。

三、结语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中最重要的阶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很重要,因此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应有相应程度的课程设置,从而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这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大的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活动,进行适当的教育,这样民族传统体育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也得以很好的传承。民族传统体育要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实现发展,不仅需要学校进行传播,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制定相关的政策设施,加大监管力度,还需要借助现代化信息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最后要结合市场经济的现状,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从而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单静怡.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 5).

[2] 赵秋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8(10).

[3] 王明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原初探[J].搏击·武术科学.2011.8(10):95.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传承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探析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如何上好一节乡镇体育课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