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丽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生活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各科教学普遍都存在“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可是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的问题。课堂教学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如何提升我们对有效教学的认识、端正我们有效教学的航向?什么样的教学有效?什么样的教学高效?一直以来,这些问题都是学校教育以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焦点。教育工作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实践和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追求教学效率为核心的教学理论体系——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生活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一、兴趣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學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还可通过制作教具、模型,举办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实验、化学竞赛、化学晚会、化学墙报、化学展览会,参观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撰写化学小论文等活动,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理有趣。这些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注意进行角色转换,重新给教师和学生定位,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个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致力人文关怀,关爱每一位后进生,要关心帮助他们,以达到共同进步。
三、信息化教学策略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施信息化教学时要注意:内容不再只局限于化学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及时了解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的新成果;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讨论、辩证、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授课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或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人,他们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探究性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五、系统性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这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思索教学问题,修正教学方案。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才能真正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教学评价的激励性和多元性
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通过激励性评价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体验到进步与成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追逐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化学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达到高效、实用,才能使化学课生动活泼,从而实现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相信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一定会使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更加深刻和具体,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实施。
参考文献:
[1]吴志惠.谈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方法[J].化学教与学,2010(2).
[2]王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5(7).
[3]王延芳.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