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创新与实践

2014-05-30 05:32陈泗凯
关键词:课堂创新课堂实践小学科学

陈泗凯

【摘要】 新课程体系改革要求,从课程的六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小学科学课堂是科学的启蒙性课堂,因此科学课堂创新与科学课堂实践就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关键在于大胆地进行科学课堂创新和实践。对于在科学课堂中的创新与实践,笔者结合所教的科学以《有趣的磁现象》一节教学为例,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科学 课堂创新 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8-039-02

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同理在科学课堂中,为了使教学行为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必须在课堂中不断创新,科学课堂更应该如此。那么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结合小学科学粤教版五年级上册《有趣的磁现象》这一节内容进行讨论,认为课堂创新与实践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因素,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引到课堂中来就是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从而思考问题再而解决问题,笔者认为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有趣的磁现象》一节教学中,我首先通过“戒指穿越杯底”这个小魔术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教学中的问题就随之而来,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激发了出来,他们会去思考,这个神奇的魔术奥妙到底在哪里?为了揭开其中的面纱,学生不会轻易“放过课堂”,从而直接引领其进入知识的学习;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

“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当然是民主的课堂氛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具有创造潜能的学生一般都是比较活跃、比较躁动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和普通学生不一样,因为他们相比于那些“墨守成规”的学生受到课堂的真正约束是比较少的,这样及有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例如在《有趣的磁现象》一节教学中,在探究磁铁的哪些部分磁性最强的实验过程当中,教师给出的磁铁是完整的条形磁铁,有些小组的学生可能会不小心将条形磁铁折断了,原来标有N极和S极的完整磁铁被分成了两段;学生的创新问题随之产生,磁铁是有两个磁极的,但现在的磁铁分成了两段,那磁铁的南北极不就是分了开来?这样,被分开的磁铁不是一个只有N极,另一个只有S极吗?在很多时候,教师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出现,有些教师还会持批评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认为其故意破坏实验器材,而没有意识到这是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大好时机,这不利于课堂的开展。因此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应顺应学生的思维,解释虽然标有N极和S极的磁铁中间断开了,但其实分开的两段磁铁还是存在两个磁极的,这样给学生提供了创新思维的民生环境,课堂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精心设计课堂环节,创设创新教育情景

创新思维不是每一个人天生就具有的,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训练而形成的。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在理论学习,还是实验探究中,教学内容都可能出现各种变化,这样一来,教师就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设创新教育情景,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有趣的磁现象》一节教学中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大概可以分为:磁性知识的讲解、隔物吸铁、磁极的讲解、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生活应用等几个知识点。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围绕这几个知识点进行,但在真正上课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顺应学生的知识思维。在进行探究“隔物吸铁”的实验中,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将不同的物体隔在磁铁与回形针之间,最后发现,它们仍然能够相互吸引,但有些学生,不仅发现如此,他们还发现如果将两条磁铁放在一起有时会相互吸引,有时会相互排斥。那么,教师在让学生总结实验现象时,学生将这样的实验现象提前总结了出来,教师要及时作出反应,同时也要给以学生一定的激励,以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精心设计这一环节,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创设创新教育情景。

3. 科学秉承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小学科学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学科的综合知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要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成为《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资源。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及其丰富、我们要建立起“生活科学”“社会科学”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框架,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教学。例如在《有趣的磁现象》一节教学中,在新课导入中,笔者应用了小魔术;在讲完相关的知识点之后,我列举了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事例。如秦始皇在建造皇宫时,命令部下在大门上安装几吨磁铁,一旦有刺客身怀兵器进入皇宫时,兵器就会被磁铁吸引,从而保护了皇宫的安全;当我们发现高空的玻璃窗外有污垢时,可利用磁体相互吸引的原理,擦洗玻璃窗;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造成我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的磁悬浮列车等,这样的生活实例在学生心中会产生震撼感,同时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4. 理念引领,精讲多练,小组合作

教学理念引领各种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实现学生主人翁的地位。教师要懂得自己的角色转换,将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讲课中突出重点、难点、关键点。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当今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够体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习效果。在《有趣的磁现象》一节教学中笔者始终贯穿这一教学理念。如首先教师介绍完磁铁之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同时教师给出一些物体让学生上台进行实验,学生实验完之后可以知道磁铁能够吸起铁片等物体,从而引出磁性的概念;其次让学生将不同的物体隔在磁铁与回形针之间,最后发现,它们仍然能够相互吸引;教师给出条形磁铁,引导学生用条形磁铁的各部分与回形针接触,学生通过实验后发现磁体的两端吸引了最多的回形针,趁热打铁引出磁极的概念。这些过程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理念;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5. 让学生体验乐趣,实现探究

小学科学课是学生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基础,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学习科学课的过程,要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那么在课堂中教师就应该巧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乐趣从而实现探究的欲望。

由于本节课有较多的科学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避免走进照本宣科的教学误区。通过许多有趣的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纵观新课程体系改革要求,其提出必须从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方式、评价标准、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其核心实质就是教师观念要创新、学生学习方式要创新,学生的评价方式要创新;教师在观念上要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学生在学习方式上要体现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核心思想。

本文结合多种教学环境,以《有趣的磁现象》一节教学为例全面渗透了新课改理念,在科学课堂中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希望对从事科学教育的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陈峰.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4(02).

[2]李亚炯.小学科学课堂推行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分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06).

[3]王建官.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创新精神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2).

[4]张宗振.浅谈小组合作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3/02.

[5]于宝峰.实践新课程,优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

[6]陈银吉.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科学课堂[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05).

猜你喜欢
课堂创新课堂实践小学科学
文秘专业“小班化”教学模式初探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实践与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
生本理念下初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