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指导

2014-05-30 11:13:36于琳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注意问题具体应用指导

于琳

【摘要】初中生物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对“指导——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钻研与灵活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实现提高自身生物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为初中生物新课改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最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新课改 “指导——自主学习” 概念及意义 具体应用 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89-01

现下整个中国大环境都被应试教育的思想所笼罩,很多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都会选择将新课标以及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抛至身后,转而过分关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所有这一切都造就了初中生物独特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长篇大论、滔滔不绝,自认为费劲了力气、耗尽了心血;但是学生在底下却是听得云里雾里、一头雾水,学习效果自然也不理想。这到底是哪里出现了差错呢?很多初中生物老师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对于任何人来说,自主学习得来的知识永远要比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要更牢靠,初中学生自然也不例外,教师灌输得来的知识又怎么比得上自己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的生物知识呢?笔者从事初中生物教育已经有了些年头,毫不谦虚的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积累、总结了部分生物教学经验。下面就结合自身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开展“指导——自主学习”这一教学热点同广大的初中生物教学同仁共同展开探讨。

一、“指导——自主学习”概念及意义。

“指导——自主学习”的核心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学后教”,即先让学生提前预习将要学到的生物知识,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大概脉络,对新知识形成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哪些知识点对于自己来说不好理解,哪些知识点通过自主预习不能充分掌握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对其进行认真的总结和整理,等到再上课的时候,通过老师的解答实现“解疑答惑”的目的。

实施“指导——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具有一定生物新知识的基础之上,能更加专注于教师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有利于高效生物课堂教学效果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此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等各项能力,这一点对于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现代社会将文盲的定义为“不会学习,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的人”,已经不再局限于不认识字那么简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作为教师来讲,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分外重视“指导——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中,“指导——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具体应用。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应当灵活运用到实践中,这是检验理论知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指导——自主学习”作为初中生物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当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前文已经说过,“指导——自主学习”的核心在于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的进行自主性学习。经过对这一教学方法的深入钻研与探究,教师必须将这一核心精神积极融入到自身平时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中。

比如,在学习“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这部分知识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生物圈”的相关知识,并对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有效记录,以便在课上更有针对性的聆听讲解;此外还可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预习所学到的知识对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的原因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与研究,认真分析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行为带给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样一来,就让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学习状态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充分尊重了学生在生物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从而为积极投入到预习和社会调查活动之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等到真正讲解“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这部分知识时,对于已经会的知识,学生再次听讲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而且学生个体还可以根据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聆听对于自己来说相对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就充分保障了当节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创建高效生物课堂提供了极有力的保障。

三、落实“指导——自主学习”理念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初中生物新课标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要求课堂也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共同探讨的开放性课堂。因此,不少教师就认为“只要全权放手,让學生进行自主性质的学习与合作探究,便能轻松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偏激的错误想法。

诚然,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他们的主体地位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与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全权放手,任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须知,“学生是生物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更是学生生物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其根本职责就在于为学生的生物学习活动“引路”与指点方向。

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在运用“指导——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与认知结构等主观实际情况巧妙的制定充分契合其学习发展规律的自主学习纲领,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才能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自身自主学习活动效率及质量的显著提高。

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以参与者的身份积极投入到学生课堂的合作讨论活动之中,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与帮助,这样才能在有效避免学生讨论焦点不明确、讨论活动流于形式等尴尬问题的同时,真正确保其团队合作意识、科学探究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等生物修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与逐渐发展。

四、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广,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对“指导——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钻研与灵活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实现提高自身生物素养的教学目的,为初中生物新课改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最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教学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局组织编导

[2]《指导——自主学习》王永、余文森、张文质

[3]《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集美大学师范学院 方元山

[4]《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孙晓天

[5]《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关文信

猜你喜欢
注意问题具体应用指导
科学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手球运动及其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
构建现行体制下社会体育训练指导体系的要素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34:02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