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英语课堂的中西文化对比教学与人格养成

2014-05-30 10:48陈晨
关键词:新课程

陈晨

【摘要】 任何课堂教学都关乎人格养成,可以说人格养成的效果是随时渗透在各个领域的。而目前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重智能,重人格。过去重智能,轻人格的片面教育已急需改善。所以本文论述了人格养成的概念和目标,以及英语课堂中的人格养成与中西文化差异的联系教学的相互作用,并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新课程 中西文化对比 人格养成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9-016-01

0

一、人格养成的概念

“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道德教育就如无根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可以说人格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

所以我们对人格教育的定义是: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道德、精神品质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影响、心理训练、心理建构、品性培养等方式与方法,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使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

关于人格和人格养成教育的研究已有不少系统理论,心理学家侧重于从个性差异来研究人格,强调人是“整合”的全体,认为人格是比较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社会学家从个人的社会化来研究人格,把人格视为社会角色和地位的一切特点的综合;伦理学家将人格一方面与现实的人格相联系,另一方面又超越现实,并内涵着人类理想的成份,取向于个人的精神,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所有这些研究给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无法形成健康人格,人格养成需要一个积极向上的开放式的环境,这个环境不仅有来自学校老师方面的成分,更有来自家庭家长的成分,只有两个成分有机的结合起来,才最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二是学生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人格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长期作用于个体,使个体逐渐形成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的过程。这是一个慢性的、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进行人格养成教育时要注意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结合。

二、人格养成的目标

1. 什么是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就是以正面的态度对待世界、他人与自己,过去、现在与未来,顺境与逆境,做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和幸福的进取者。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其生物遗传基础、人格基础和文化基础,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先天的遗传基础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一定程度上弥补先天的缺陷,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

2. 人格养成的主要内容

借鉴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观点,我国青少年人格养成的目标应具有以下品质:(1)自尊,自强,自重,自立(2)积极进取,勇于奋斗(3)忠诚踏实,勇于挑战,敢于创新(4)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抗打击能力(5)强弱适度的情绪反应(6)善于交流的社交能力和自我调控的理智行为(7)热情而又沉稳的人生态度等品质。

三、中西方文化对比教学的意义

英语课堂一直存在差异。英语教学就是两种语言以及由两种语言引申出的两方文化的碰撞。有比较即有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伦理道德、社会礼仪、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要正确与熟练地掌握语言不仅要学习其语言形式,还要了解这种形式所反映的社会内涵,以达到通过对事物本质的了解来增进实际运用语言形式的水平的目的。

而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并且反映该民族的信仰和情感。从广义上讲,文化包括历史道德、伦理、生活习俗等诸多社会因素。文化与语言是本质与形式、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因此,要正确与熟练地掌握语言,我们不得不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同时,了解这种形式所反映的社会内涵。文化差异会给教学带来很大不便,学生可能认识一篇文章中的所有词汇并且又能分析语法结构,但仍然会不解其意,文化障碍的确会影响教学,更影响效果。因此有必要研究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四、中西方文化对比教学与人格养成

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甚至一种小文化。语言更是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就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甚至是生活的态度。

诚然,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新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思维方式的人进行交流。

外语学习区别于婴儿学习母语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情感”。婴儿学习母语是一个自然的社会过程,学习语言是学习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而外语学习则涉及到角色转换等诸多的社会心理因素,更涉及到个人尊严、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对某外族文化抱有好感、向往其生活方式、渴望了解其历史、文化及社会知识,这是一种十分有利于健康人格养成的因素。

五、英语课堂中人格养成的措施

中西文化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对该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学习,二是通过对该族语言文学作品的研读,三是通过对该族文化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的了解。而通过读原版英文经典著作,是达到这三条的捷径。因此,从事英语教学的同行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并通过以上三个途径来达到目的。

六、小结

总的说来,新课程背景下的人格教育有着很多的优点。但是,人格教育的课程教学还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形式,它仍在不断形成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具有这种或那种不足与缺陷,需要今后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去加以完善。

猜你喜欢
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正确使用语文教材的思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新课程下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