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军
[摘 要] 启发式教学既不是舶来之物,也不是凭空捏造的产物,而是衍生于本土且历经千年检验的有效教学方式,而且初中生张扬的个性以及活跃的思维特征,再加上初中数学课程本身所独具的特性,都决定了“启发式教学”理应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 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是通过自身的悟性和经验来获取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但那些学生无法领悟或无法通过自我经验认知的知识领域,自主学习便显得苍白无力,注入式教育也就趁机大肆破坏.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并不是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才大肆开展应试教育和注入式教育的浪潮,而是因为在学生无力自我解构特定知识时,教师或者说教育不但没有找到一条好的路子来帮助学生摆脱困境,而且拾起了难以放下的陋习来毁坏一代代年轻学生的心灵. 而“启发式教学”正是这一教育乱象的救命草,它从孔丘处诞生,到苏格拉底、朱熹、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已繁衍几千年,早就被证明是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法则. 初中数学不是简单概念的堆积,也不是文本的聚集和解构,而是一门衍生于生活的科学课程,逻辑性、抽象性、层次性、复杂性等,都是它的代名词,这种特殊的课程特质,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引入“启发式教学”提供了便利和基础. 因此,本文将基于这种特殊机遇,着重探讨“启发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完善对策.
■ 导学方案:以创设问题情境为
视角
虽然“启发式教学”的主体地位应当放归学生,但主导角色应当是教师群体. 只有在教师的科学设计、有效引导和通力合作下,学生才能获得正确且有效的启发,才能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活力,才能不断地促进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技能、经验的认知. 而以问题情境创设为主线和内容的导学案编制则是这种主导地位的集中体现,是引领初中生步步深入、层层探索,最后获取“柳暗花明”体验的数学学习“地图”,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理解课标以及把握学生的基础上,科学地设置教学问题,再将每一个有效的问题组合成一个问题域,形成最终的数学学习导学案.
例1?摇 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分式的基本性质”时,此知识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验,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分式的基本性质,以及分式的通分和约分需要注意什么,那学生学到的只会是概念性的知识,无法透彻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的概念本质和运算规律. 而如果教师结合分式基本性质的概念特征以及知识形成的一般过程,设置一个合乎学生需求的导学方案,学生将获得巨大的学习成效,具体如下:
(1)你认为■与■,■与■相等吗?为什么?(以简单的分数对比引入,让学生体验它们之间的变形过程,重温分数的基本性质,升华了层次,为教师引入分式对比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2)你能发现■与■之间的区别吗?(通过对比分式与分数,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思维获取一个先入为主的体验)
(3)你能试着分析■与■之间是否相等吗?说说你的理由. (在对比分数后快速引入分式的对比,让学生学会数学迁移)
(4)请同学们仔细思考,并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否与分式的基本性质存在某种关系.
反思?摇 这个由四个简单问题组合而成的导学案片断,主要的落脚点放在“分式的基本性质”认知上,且四个问题层次深入,从学生的经验和熟悉点出发,逐步启发和诱导,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迁移、类比和归纳中自然生成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认知.
■ 启发教学:以学生主动思考为
核心
人的思维品质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是人类社会得以维系发展的核心要素,可以说,人是世界的主导,但人的思维品质却是人本身的灵魂和生命力,如果没有思维的参与和作用,我们很难想象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会成为什么样的乱象. 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学习,最为关键的是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导火索,让学生的思维如燎原之势,在教师的“催产”“设问”“引导”下,不断涌出创造的源泉,不断地提升数学思维.
例2?摇 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的“绝对值”时,此知识点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建构,在思考中探寻知识形成的一般过程,学习才能真正深入实处. 如:
放学后,亮亮走到离学校550米远的商店购买了文具(商店在学校的西方),再返回学校骑自己的自行车,亮亮向商店的相反方向骑了3千米后到家.
师:假设将学校看成原点,东向为正,请同学们根据这道题画出数轴,大概标记出商店与亮亮家的位置.
学生基本能够结合自身的数学学习经验,以及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正确地画出“商店、学校以及亮亮家”的数轴图.
师: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继续思考,亮亮家到商店的距离应当是多少呢?并试着说说你的理由.
生:2450米. 因为要求亮亮家到商店的距离,应当将学校到商店的距离与学校到亮亮家的距离加起来,即3000+(-550)=2450米.
师:你的想法是正确的,非常好. 但老师要再请你观察你所画的数轴并思考,商店到亮亮家的距离会不会比亮亮家到学校的距离3千米还短呢?
生及时观察,结合数轴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即3000+550=3550米.
师:观察数轴,我们可以发现,商店在学校的-550米处,那为什么我们在求亮亮家到商店的距离时会加上550呢?谁能告诉老师.
生:因为这是求距离,可以用绝对值来解答.
师:回答得非常好. 那老师请你们继续思考,看看我们所求的距离与长度和符号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
反思?摇 如果按照传统教育来分析,整个案例的教学丝毫看不到教师的“作为”,因为他没有直观地传授给学生任何直接性的知识或经验,只是扮演了一个追问者的角色,让学生不断地通过思考、实践、观察和探索自己找出知识的来龙去脉,认清“绝对值”的概念本真.
■ 教学方式:以多维建构供应为
主线
无论是何种教学方法,不管其有多科学,有多先进,都必须富含生命活力,才能对学生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寻求与学生心灵的共鸣反应,促进学生主动思维和意识的前行. 启发式教学作为教师首先发起而建构起来的教学活动,如果没有缺乏活力,没有在最初就给予学生强大的正面刺激,便难以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因为即使学生在“中场”时“满血”,但由于数学的知识连续性和逻辑性构建特征,此时的学生将难以理解和认知特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所以,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应当积极寻找与其他教学方式的交流和整合,如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师生互动教学法等,并适当选以科学有效的材料,如活动开展、多媒体介入等进行外在的“包装”,以此促使初中生在一开始就激情满怀,思维畅通无阻.
例3?摇 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中心对称(一)”时,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究的热情与动力,教师所设置的启发教学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如导入新课教学时,我们首先可以通过收集一些有关“中心对称”问题的实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其中所蕴涵的数学信息,让学生从生活起步,熟悉又形象. 我们还可以立足于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成果,设置一个实践环节,即出示一道作中心对称图形的试题,让学生参与实践竞争,并奖励表现好的学生. 一方面,检测他们的预习成果,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和思考,以竞争方式激起学生的热情.
反思?摇 “启发式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自觉参与、主动探究的基础上的,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应当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并基于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点. 本课教学所运用的这两个方法都是在寻求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设置的,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生的心理排斥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启发式教学”是科学反映“教”与“学”客观规律的教学方式,已历经千年,被一代代先人验证为有效、可行的教育法则. 初中数学本身所具备的课程特质和知识结构也极力呼唤教师“启发式教学行动”的到来,所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改变无力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将“启发式教学”作为主角,撑起课堂教学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