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之声”思“回荡之音”

2014-05-28 13:15吴翌
新课程·中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历史知识教材解读解题技巧

吴翌

摘 要:通过对近几年来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历史问题结论化、标签化、唯教材论、思维角度单一、对知识理解不全面等问题的分析,结合典型例证,对教材进行了再解读。在历史问题的设计中应既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坚持“求真”精神,敢于质疑教材,注重历史问题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历史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勾画思维导图等节点,以实现学生历史知识点由“孤立”到“联系化”、由“散乱”到“条理化”的转变,并让“概念”“精确化”、让“结论”“时代化”、让“图表”“通透化”、让“冷”“阳光化”。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材解读;历史知识;能力与方法;解题技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但在现实教学中,因诸多因素的制约,历史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教学资源。这样,“重视和回归历史教材,注重历史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提高历史成绩的前提与保障”逐渐成为许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识。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历史问题结论化、标签化、唯教材论、思维角度单一、对知识理解不全面等问题,而应对高考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是当务之急。为此,本文结合近几年笔者教学的实践经验,围绕以上问题,以典型例证来谈谈历史教材的再解读。

一、高中历史教材再解读的实践探究

1.让“孤立”“联系化”

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们总是在一定的历史场景之中,如何将有限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又不局限于教材,不仅是教师充实教学内容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构建历史能力的关键。下面以例证1来进行解读:

例证1:有人认为俄国二月革命以来人们期待的宪政民主前景在1918年消失了。民主宪政消失是因为( )

A.列宁此时始喊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B.尚未被推翻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负隅顽抗

C.宪政民主只能是资产阶级复辟的工具

D.苏俄建立了工农革命民主专政

反思我们教学过程在上到《俄国十月革命》时指出:二月革命推倒沙皇,两权并立路何方?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这些知识点,学生通过学案导学能够掌握。可是,要出一道上面这样的题目时,学生往往觉得无从着手,而这正是高考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考查的重点。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高三复习第一轮专题复习时,按照文明史观方式复习,就会涉及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发展史,而在上到专题八之前,在专题七讲到的就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对于这些知识点,应该让学生对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对于老师来说,需要做的功课是把握每一个细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联系知识点的能力,真正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2.让“散乱”“条理化”

历史教材中知识点的编排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教师也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教学,即所谓“教而有法”,学生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学习,建构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即所谓“学而有法”。在实际过程中,学生虽知道教材中的知识点,但做题时却觉得比较散乱,不知哪些是相对应的,沒有一定的规则。因此知识点的条理化就特别重要了。下面通过例证2来进行解读:

例证2:《〈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指出:“当宣言出版时,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当时,社会主义,至少在大陆上,是上流社会的,而共产主义运动却恰恰相反。”材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奋斗的目标是( )

A.实现社会主义 B.革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解放被压迫民族 D.为工人阶级谋取利益

反思教学在讲授必修一专题八《马克思主义诞生》这节时,估计很多时候依据学科指导意见要求通过学案教授和老师课堂解惑就完事了。可是纵观两个地方,我们不免对概念转换太快。一是马克思把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二是教材马克思把“正义者同盟”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里面就有两个概念如何去对应,通过上面题目我们就一目了然,使得乱的知识条理化。

3.让“概念”“精确化”

对历史教材中知识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是认识历史问题、解读历史问题的基础。凡是对历史知识概念的片面化或者是模糊的非全面的理解都有可能导致无法精确地对历史问题进行正确的解读,更不用说在解答题目时会有坚实的依据。下面通过例证3来对此进行解读:

例证3:如果说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

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那么,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在政治方面的关键性用语当属( )

A.主权在民 B.社会契约

C.三权分立 D.开明专制

该题是2011年绍兴市期末统考第19题,正确答案为B。该题最大的迷惑项是A。可以说大部分老师做该题时也选了A项。当我认真阅读肖丹《主权在君抑或“主权在民”——霍布斯与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一文时才有所领悟。社会契约、主权在民都强调政府权力的来源,但需认真对待的是主权在民还强调人民有反对专制统治的权力。进一步说,主权在民和人民主权都强调人民的统治,而社会契约也可以是君主或民主的统治,即开明君主制。事实上,同样的社会契约理论,霍布斯“主权在君”与卢梭“主权在民”的契约政府理念形成鲜明对照。

对话教学恰恰迎合了课改要求。对话教学是现代社会民主化思潮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我国当代教育中的反射和体现。民主、平等是其第一法则,它强调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学习上是平等的,因此教学也就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合作”,教学从知识传授走向知识建构,教师从师道尊严神坛走向师生相长的融合。应该说,对话教学以追求教学的创造性质和教学的人性化为基本原则,更符合青少年的认知心理,彰显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但同时也使教师在教学中的传统角色与作用受到极大的挑战。

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即对话教学可能以对话方式的教学呈现,但其他方式只要是在对话的精神支配下使用也属于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同时,对话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能力、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个体间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都有积极显著的作用。例如,上到雅典“公民”的概念,应与现在公民和西方民主政治的建立与扩展的公民定义通过对话让学生更好地掌握。

4.让“结论”“时代化”

出现历史教材上某些结论和历史研究结论不一致的现象是常有的事。历史教材的编订和使用需要一定时期的酝酿。这就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立足既有教材的同时要关注历史研究的新动态,要使结论体现时代化的特点。下面以例证4对此进行

解讀:

例证4:行商总称公行,作为一个团体说来是1720年成立的,从那时起,除了1725年前的一个短时期外,行商都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垄断者……是中国政府承认的唯一机构,从中国散商贩买的货物只有经过行商才能运出中国,由行商抽一笔手续费,并以行商名义报关……他们享有统治广州港对外贸易的独占权。

说出材料反映的经济政策及其主要内容。简析这一政策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8分)

该题是绍兴市2012年高中一模试题第39题,主要考查海禁政策及其影响。如果结合教材和一般的常规思维来看,答案应该为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安全;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成长。通过对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明清时代和今天》的阅读得知“海禁”政策和广州十三行的设立,属于政府垄断性贸易,带有贸易垄断和保护的性质,主要是对西方商人和中国之间贸易的管制,但与东南亚、日本和北方的俄国仍有贸易往来。这样,既保障了国家安全,又有利于明清贸易的发展,使中国贸易在19世纪初期前,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西欧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从而大大促进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贸易形式也非明清的专利,前朝也在某种程度上实行过。也不是中国的专利,与西欧的东印度公司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根本目的不同罢了。除此之外,该政策还造就了一批特权富商,其中尤以伍秉鉴商人为代表,其商业资本加上房屋土地和钱庄店铺,总值超过2600万银元(约5600万美元),而欧洲首富罗斯柴尔德在1828年的资产总值不过约500多万美元。

反思我们浙江省2012年39题第三问(9分)的考查: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

问题: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把学科指导意见里要求掌握辛亥革命的意义和书本上的教授给学生,学生也都掌握了,但得分还是不高。究其原因很多,其中最亟待解决的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对原本结论化、模式化的东西的进行处理。首先应在掌握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灵活变通。其次,要求老师多去关注史学动态。(条件允许时也应对出题者研究领域有了解)这样,学生方可“死去活来”。当然,学生也应了解史学动态,关注现实,这样的历史才有声色。

5.让“图表”“通透化”

对历史教材问题的解读少不了对历史知识的想象和建构,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幅历史画卷。而历史图景一般以图表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就需要我们能够结合历史知识进行解读,以文字的形式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可通过例证5进行解读:

例证5(浙江2012高考18题):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1937年234个,1939年419个,1940年517个,1941年1306个,1942年1061个,1943年1376个,1944年549个。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该题目学生首先看到是抗日战争,容易定式思维放在D这个上面,再看工厂数量上,肯定是抵制日本经济侵略,可是学生忽略了材料中没有介绍沿海工业发展概况以及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故C、D项错误;可以看到,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有增有减,A项错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超过了1937到1940年的发展水平,B项正确。从这道题目,我想到应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做选择题的技巧,总结为“四环节解题法”:(1)通读考题,明确设问要求;(2)精读题干,提取有效信息;(3)信息迁移,联系所学知识;(4)分析综合,确定正确选项。受高考时间的限制,教会学生排除错误选项的技巧也很重要,我归纳为“三环节排除法”:(1)选项史实表述错误(不尊重历史);(2)题干材料无从体现(不尊重材料);(3)最符合题意二选一(不尊重题意)。

反思教材上关于这道题的知识点,老师在上抗日战争这节时,讲日本侵华罪行会让学生找找日本侵华哪些罪行:(1)发动侵略战争,侵占中国领土;(2)屠杀中国军民,损害中国人民生存权;(3)制造和使用生化武器,违反国际公约;(4)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到这里,估计老师们都认为知识讲解透彻了,可是这些罪行核心是什么呢?侵略罪行体现在哪方面侵略呢?不难看出是武力侵略罪行。那么我们抵抗日本的侵略是什么?主要是抵抗武力侵略。这时,就应该知道大后方工业发展不是抵抗日本经济侵略,是抵抗日本军事

侵略。为此,在“传授解惑”时,应该使图表的知识通透化,使学生更好掌握,这可在平时图表题的解读中进行训练。

6.让“冷”“阳光化”

教材上的内容,包括图片、表格、知识链接等不会平白无故出现,但这些往往被忽视,似乎被打入“冷宫”。其实,这些是教师和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内容,教师的角色就是要使这些东西暴露在阳光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细节问题。这里通过例证6进行解读:

例证6(2010·浙江文综20):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该题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考查学生的材料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难度中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表明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当时,孙中山被一致推举为总理,他说:“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是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概括的斗争纲领。“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是在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致力于发展实业时提出的。“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提出于1918年孙中山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但我们学生往往对③④不知道书本上有没有,原因是学生对主书本的细节和链接处没去关注。从中可见浙江卷的特点在于教材细节,包括知识链接、资料卡片等,学生容易忽视。那么,我们在高三理论复习中就应该使“冷”“阳光化”。

由上可见,对历史教材中有关问题的再解读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通过有关例证也能够而且是可以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教材提供思路和方法的。当然,对历史教材的解读也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分析,以真正实现回归历史教材,掌握历史基础,把握主干知识。

二、高中历史教材再解读应注意的问题

1.教材节点的把握

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勾画思维导图这几个节点。

(1)横向联系,归纳历史阶段性特征

分类梳理史识—分析每一类史实本质特点—分析内在联系,揭示阶段性特征及发展规律。比如,

春秋战国时期阶段性特征:①铁犁牛耕、水利工程、土地制度,工商业发展状况,说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

(农工商业)的发展。②诸侯争霸、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战国七雄、重农抑商,说明宗族血缘关系向中央集权政治转变。③百家争鸣,科技文化等,说明从百家争鸣到法家思想备受统治。从三个特征说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百家向一家发展。

(2)纵向联系,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挖掘好目录、专题导语,节等标题、子母相关信息,对复习内容作相应调整和贯通,显示历史线索和发展脉络。比如,选修三第一、二单元

列强支配下的世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与局部冲突—萨拉热窝事件—战争进程—战争结果、影响—巴黎和会与凡尔体系—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一战后的世界

(3)让学生自己去勾画思维导图

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历史建构和历史解读的能力,能够勾画出历史图景,建立知识结构图。

2.教材再解读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历史问题的教学设计既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有些甚至与教材观点相悖,比如高全喜教授在《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一书中提出了辛亥革命是中国的“光荣革命”的新观点,完全打破了教材对其的定位,值得我们教师的关注与思考。那么,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做到对历史教材有关问题的再解读呢?

就教师来说。首先,加强专业阅读,以阅读引领教学,以新观点、新史料充实我们的历史教学,开阔我们师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师生进一步思考与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我们可以阅读通史类的著作,比如《全球通史》《世界文明史》等,也可以阅读专门类的著作,比如《白银资本》《论民国的民主》《辛亥前夜——大清帝国最后十年》等。其次,坚持“求真”精神,敢于质疑教材。教材的编写因受时间、编写者、史观、意识形态诸多方面的限制,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师生在立足史实、讲究证据、科学求证的前提下,以多元化的视角看待有关历史问题,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有机结合,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最后,注重历史问题的内涵与外延,搞清楚历史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

别,突出易混淆问题的对比分析,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的补充性材料,比如学习思考、资料卡片和史学争鸣等,也可以阅读其他版本的教材,通过材料之间、不同版本之间的对比和佐证,加深知识理解的广度、深度与高度。

就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应巧设问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让教材“由浅及深”。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常有“问题意识”。正所谓“疑为思之始”,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那么如何使浅显的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如何使学生觉得教材内容不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教师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积极探索,适当挖掘教材,深化主题,在平淡无奇处置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这就是所谓的“由浅及深”。为此,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也就是要有“问题意识”。在问题的设计中就要遵循教学规律,合理、科学、有层次地、循序渐进地对教学进行设计,在课堂中不断改善。具体来说,教师要把问题引入课堂,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的不断出现和解决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线来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求知和探索的

欲望。设计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既要有探索性,又有开放性。这样的问题才有价值,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肯定自我,肯定方法,从而有兴趣去学习和探究。

总之,在新课改的历史背景下,“用教材教”一方面需要教师立足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进行教学,一方面教材改革又留给我们一个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既需要我们重视和回归历史教材,注重历史基础和主干知识,又要在对教材准确解读的基础上,立足学生的认知与发展,考虑学生的学习思维、真实体验、感悟深度等情况,关注历史研究新动态,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将课程与教学整合,为学生搭建可以探究的、富有个性的和主动发展的学习平台,从而“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以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更有活力、更显张力。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树立良好的历史观,形成和掌握较强的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进而能在高考中游

刃有余。

参考文献:

[1]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明清时代和今天.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下册.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3]韩云川.共产党宣言再解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4]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肖丹.主权在君抑或主权在民:霍布斯与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沈阳大学学报,2009(5).

[6]韩丽群.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网络财富,2009(11).

[7]顾爱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材创新使用探讨.现代教育科学,2008(04).

[8]叶建华.浅析新课程视界下历史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6(Z1).

[9]范从华.高中歷史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5(05).

[10]曾楚清.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学历史教学,2003(07).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

?誗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历史知识教材解读解题技巧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知多少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解读
教学反思的四个着眼点
试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
拨动情感琴弦,创设高效课堂
历史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几点思考
单元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教材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