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在我国全面展开后,将何去何从?

2014-05-28 20:51孙宇辰
2014年42期
关键词:协调机制税制改革营改增

孙宇辰

摘 要: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产业结构升级战略的必由之路。即使从2012年1月以上海市作为首个试点城市起,在“营改增”尝试和扩展中一直存在融合问题,但并没有影响“营改增”于2013年8月1日正式在全国范围的多数行业中全面实施,其经济效益可见一斑。伴随着经济利益提升,问题也被进一步放大,能否迅速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和有效扶助政策,将决定着税制改革的最终效果。

关键词:“营改增” 税制改革;协调机制

一、“营改增”的发展历程

“营改增”预期目标就是调整税收结构,通过完善增值税的抵扣链以及缓解营业税重复征税的现象,鼓励现代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消除营业税的重复纳税, 减轻企业税负,服务企业出口可以获得退税等等。也就是说税制改革是产业机构优化的基础工作,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二、“营改增”全面展开后的成绩

(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基本完成预期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有效的推行税制改革,使得绝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总体税负平稳下降,逐渐消除重复征税;建立全面协调的措施,健全适用于第三产业发展的增值税管理体系,确保改革持续有效的发展。

(二)经济目标的预测

数据显示,在2013年8月1日“营改增”全面推行之前,纳入全国试点企业已经超过130万户,累计减税规模超过800亿元,减税面达到95%,尤其是小规模纳税人普遍实现减负,减税幅度达到40%;在8月1日之后,“营改增”的范围又新增104.26万户试点纳税人。据税务部门测算,2013年“营改增”将为企业减税1200亿元,其中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户平均减税幅度更将达到40%。

三、“营改增”道路上的障碍

即使“营改增”的经济效果显著,但是对个别行业整体的冲击巨大,不仅没有达到减税效果反而这些行业因为高额的增值税,面临着退出行业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针对部分特殊行业预先的辅助政策和协调体系,才会造成税制改革全面展开以后,融合问题变得如此突出和严重。

(一)行业差异显著

由于营业税本身就是对针对特殊行业和交易征收,所以出现行业影响差异化并不足为奇。但是当“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对于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以劳务为主的服务业等行业表现出税负不减反增现象,甚至对于以融资租赁为主的租赁业将面临全行业停产的威胁,还是引起了公众对税制改革拓展的时机产生质疑。

1、已有固定资产无法进行抵扣。由于交通运输业所用的车辆绝大多数是在“营改增”之前购入企业,按照增值税的规定这部分支出无法作为计提进项税额用以抵减销项税额的基础,甚至部分企业在购买时根本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这部分本应抵消的增值税,成为企业的巨额负担,使得税负大幅提高。

2、抵扣凭证无法获取。对于大多建筑业来说,企业需要购买的砖、瓦、灰、沙、石等材料,很多都由农民和个体户经营,而且季节性很强,货主要求现场的现金交易,很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显然提升了建筑业的税负。

以劳务为主的服务业,90%的成本来自无法获取进项税额的人力成本,而且这些行业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的技能和技术获利,使得“营改增”之后成本显著提高

(二)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差异化突出

由于营业税的税率主要以3%和5%为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是以17%为主,辅助以13%的低税率,而小规模纳税人则以3%的小规模税率为主。即使“营改增”之后新添加11%和6%的两档低税率,但是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的税率还是显著高于营业税税率,而作为新的小规模的纳税人(原营业税纳税人)税率并没有增加,而且对于原适用5%税率的行业来说还有所下降。

四、应对障碍的相关建议

“营改增”全面展开后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某个部门的某个宏观政策就可以轻易解决,而是需要全方位,多角度考虑已实施的政策和规定是否适应如今的大环境和具体行业特点。事实上,建立一个既有融合性又有针对性的有效协调机制是促进税制改革,甚至产业机构升级的基础。

(一)化解税制改革对个别行业的冲击

“营改增”政策执行中最大的阻碍就是部分行业整体的税负的显著提升,甚至使得个别行业所有企业无法持续经营。如何有效解决税收负担不降反增的现象,是税制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前提。

1.交通运输业中的协调机制。随着将交通运输业的增值税税率降低为11%,相应的降低了税负增加,减轻对整个行业的冲击,但是并没有解决抵扣链断裂的本质问题。建立对汽车这个交通运输业主要的固定资产有效价值评估机制,按照一定比率在一段时间内合理抵扣,可以有效解决由于时间差造成的抵扣不足问题;对于企业无法获取有效的原始凭证时,可以根据企业规模制定相应的抵扣率,或者按照行业相关营运指标的一定比例进行抵扣,已达到交通运输业抵扣凭证不足的行业限制。

2.融资租赁业的协调机制。由于融资租赁企业面临着17%的高额税率,是导致其持续经营能力最直接的原因。所以首先应该考虑17%的税率的合适性,借鉴国外针对融资租赁业的法律制度,在考虑行业性质的基础上通过会计核算的方式制定更合适的缴税方法和税率,并且在降低增值税的税率的基础上,也要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3.以劳务为主的服务业的协调机制。由于“营改增”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能否有效解决税制改革对服务业的不利影响,将决定产业结构改革的走向。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等以专业技能和人力资源为主要成本的服务企业来说,能否将这些成本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量化,并且获取有效的抵扣凭证将决定着税务改革成效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协调地税和国税的关系

营业税原本是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今“营改增”的进一步推广,使得已经引起社会关注的地方债务问题变得更加棘手。如何有效的解决增值税在地税和国税之间的分摊,不仅影响到税制改革的成效,而且还会影响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动力。有效的协调其他税种的共享比例或征税权属,也将更好的解决中央、地方两者之间平衡关系。

(三)相关政策的辅佐

首先,有效的延续原营业税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需要撤销的优惠措施提供一定的过渡期,以逐年递减方式降低对企业的冲击;其次,对于新的增值税行业,是否可以在过渡期内,根据行业特点给予一定的行业优惠政策,尤其针对那些税负不降反增的行业,以保证其持续经营能力;最后,有效协调其他稅种建立一个税收优惠体系,在保证增值税税负不发生过大变化,维护原增值税纳税人的利益。

五、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

税制的改革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主要体现:第一,完善财税体制。“营改增”消除了货物和劳务税收制度不统一和重复征税的问题;第二,改革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实施“营改增”,使增值税抵扣链条贯通于三个产业,促使企业实施诸如主辅分离等方面的经营结构调整;第三,扩大社会就业,促进民生改善。通过促进服务业发展和中小企业成长,将对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供有力支持。(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潘文轩.税制“营改增”改革试点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现代经济探讨,2012,(12):32-35.

[2] 李郁明.“营改增”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分析[J].商业会计,2013,(4):26-27.

[3] 蔺美英.浅析“营改增”对地方税收的影响及应对[J].财经界(学术版),2013,(5):253-255.

[4] 李建人.“营改增”的进行时与未来时[J].财经问题研究,2013,(5):78-84.

猜你喜欢
协调机制税制改革营改增
行政调解研究——以交通纠纷为例
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税收问题的建议
营改增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论我国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协调机制的完善
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政府协调研究
论“营改增”税制改革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相关利益主体协调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