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对国防生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

2014-05-25 00:28冯怀义李欣忆徐晋波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国防生控制组团体

冯怀义 李欣忆 徐晋波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兰州 730070)

团体辅导对国防生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

冯怀义 李欣忆 徐晋波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兰州 730070)

本研究选取国防生为被试,以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理论为基础,以认知、情绪、人际为核心要点创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空军国防生进行干预,结果表明,被试在干预后心理弹性水平显著提升,团体辅导是促进国防生心理弹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心理弹性;团体辅导;空军国防生

心理弹性(心理韧性 resilience)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研究者发现不同儿童和青少年面对同样创伤、挫折等情境时表现出了不同的适应力和心理恢复能力,并由此提出心理弹性的概念。心理弹性研究当前已成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全新研究热点之一。心理弹性意指人的心理功能及其发展并未受到严重压力或逆境的损伤性影响的心理发展现象,这一概念包括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个体暴露在挫折、不幸、紧急应激或灾难中;二是个体尽管遭遇不幸但仍然成功适应或者发展良好[1][2]。

国防生作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未来军人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压力情境和应激情境,心理弹性作为个体应对挫折和成功适应发展的良好心理特质之一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也是符合军事心理学对军人心理素质培养要求。当前国内在心理弹性方面的研究已有较丰厚的理论基础,但对于国防生、军校学生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拟从心理弹性角度入手,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对空军国防生的心理弹性进行干预,为今后国防生及军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提供新的视角和依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设计。本研究以空军国防生为研究对象,参加本实验的被试者来自省内具备培养国防生的某高校,均自愿参加团体辅导活动,并经过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没有严重心理问题。最后选取40名大一至大四的国防生参与本实验。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全部7次团体辅导干预,控制组不接受任何实验干预,两组均在同一时间进行前测后测,对比实验组前测后测成绩,对比控制组前测后测成绩。

2.研究工具。心理韧性量表:选取 Wagnild& Young编制的心理韧性量表(RS)[3],目的是测量个体的韧性恢复能力及在遭受挫折后能坚持下去的能力,认为具备韧性的个体是自信的,且能知晓自己的韧性强度与能力,在困难面前能积极应对。共有25个项目,用于测量个体适应良好的积极特征。量表采用 7 点计分,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值越高,心理韧性越强。

团体辅导方案:本研究辅导方案中的活动设置,依据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理论。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是指能够降低或者改变由危险因素和事件导致的消极结果的因素,主要分为内在保护性因素和外在保护性因素两类。内在保护性因素主要指个体自身特质,例如人格、自尊、自我效能感、认知、情绪等;外在保护性因素主要有来自家庭、学校、社区等外部人际支持和环境相关的认知策略、问题解决策略等[4]。根据团体辅导活动的特点和需要,在设置活动时主要目标指向为人际支持、情绪调节、合理认知三个方面。

3.研究程序。施测人员由2名心理学系的研究生担当,按照预定施测程序进行标准化测量,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和解释方式,由被试独立填写完成,问卷当场收回。

依照制定好的团体方案对被试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共7次,每周一次,每次约90到120分钟,活动后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团体活动结束后对团体成员进行访谈,评价团体活动的效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团体方案安排见表1。

表1 空军国防生心理弹性团体辅导方案

团体辅导活动全部结束后,对所有实验组、控制组被试进行问卷测量,问卷当场收回,并对实验组随机抽取5名被试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是评价团体活动效果并提出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问卷收回后所有调查数据输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的分析方法。

表2 被试分布情况

表3 实验组前测后测分数

表4 控制组前测后测分数

用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每位被试的后测问卷成绩减去前测成绩,得到被试的分数增值,对比实验组和控制组中被试分数增值的差异,结果如表5所示,经过7次的团体辅导活动,实验组的被试在心理弹性的得分上显著高于控制组被试,说明本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取得了立即的效果。

表5 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增值分数差异

三、讨论

国内外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论积淀,对于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生理机制等均作了较多的探索。在应用方面,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培训体系,但已有较多的培训方案不断开创应用,例如Henderson和Milstein[5]在1996年提出的“六策略计划”,主要是关于人际支持、社会适应技能、增加学生的亲社会倾向等;Sternberg[6]等人提出的“3R”培训方案则关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以及有效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Steensma[7]针对出现心理疾病的员工进行了四阶段九方式的心理弹性训练,使得这些员工的抑郁水平降低并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有效应对;国内胡会丽[8]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入手,设计了训练自我效能感的团体辅导方案,训练后的576名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弹性得到提高;韦海燕[9]研究了能够改变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并总结出团体干预中的关键因素——团体方案合理、团体凝聚力、情绪宣泄和认知指导、发挥团体成员的优势,这在本研究中均得到体现。诸如此类的课程、团体、个体心理弹性培养和训练活动证明了有意识的进行心理弹性的训练是能够有效提高个体的抗挫折和应激能力的。

在本研究中,对实验组被试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之后,实验组的心理弹性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控制组的心理弹性水平无显著变化,证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国防生被试的心理弹性水平具有即时性的良好效果。但在本研究中还是有很多尚待完善之处,首先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一共仅有7次,虽在短期内显示了明显的效果,但是长期效果的维持还有待观察。在团体辅导活动结束后所进行的访谈中了解到,有些同学能够在认知、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等方面得到积极改变,但有一些同学并未有较大的变化。此外,本研究的取样范围仅限于某地区内高校,样本量小,因此结果解释存在一定的局限。

综上,当前国内对于军校学生及国防生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仍然在探索阶段踯躅前行,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结合我国文化环境,深入调查了解国防生的特殊学习生活环境,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此外,对于心理弹性的培养也应当考虑采取更加丰富、全面、立体化的手段和方式,以便为我国国防生的教育提供更新的思路和视角,为国防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1]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8,31(4):995-998.

[2]李丽,谢光荣.心理弹性的心理社会及生物学机制[J].医学与哲学,2012,2(33):32-36.

[3]晁粉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滕秀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Bosworth K., Earthman 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school leaders’ perspectives on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J].2002, 58(3):299-306.

[6]Waugh,C.E, Fredrickson B.L& Taylor SF.Adapting to life’s slings and arrows::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esilience when recovering from an anticipated threat[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8,42:1031-1046.

[7]Steensma H., Den H.M., Stallen V. Research note: effects of resilience training on the reduction of stress and depression among Dutch workers.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of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J].2006, 27(2):145-159.

[8]胡会丽.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9]韦海燕.大学生复原力的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A study of group counseling intervening in the resilience of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

Feng Huai-yi, Li Xin-yi, Xu Jing-bo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Gansu, 730070, China)

Taking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 for object, the study was based on resilience protective factors theory, creates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ctivities, including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interpersonal core elements, to intervene in the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 It is shown that interven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level of resilience and group counseling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the resilience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

resilience, group counseling, defense students

G44

A

1000-9795(2014)02-0300-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3-12-15

冯怀义(1967-),男,甘肃正宁人,从事国防生教育培养及军事理论教学方向的研究。李欣忆(1983-),女,山西人,讲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职业生涯规划方向的研究。徐晋波(1982-),男,陕西人,讲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军事教育方向的研究。

兰州交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055)资助。

猜你喜欢
国防生控制组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给商品起名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浅谈国防生军魂意识的培养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心理检测对招收国防生质量的影响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