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杏苑
摘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优化《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品德与社会》;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2-0052-02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生活性、社会性、思想性于一体的课程。它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提m了较高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点目标。如果能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其教学之中,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将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生活化,更有利于构建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机结合,优化教学。
一、以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正确感知
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是感知,正确的感知对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因此,在教学中创设真实可靠、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去实现。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声音、文字、图画、动画等显示的教学信息,可为学生再现社会生活中的事物、现象,使遥远的事物变得近在咫尺,使抽象难懂的事物变得形象直观,使呆板无趣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使学生真切地感知、体会、感受,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
例如在《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一课中,我引用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运转的影片片段,丰富了学生的感知,仿佛亲身目睹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启。由此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感受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影响,感受科技魔力,学生很自然地从心底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生活,通过收集、记录和梳理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交流自己的发现,真切感受科技的价值。
二、以多媒体技术陶冶学生美好情感
《品德与社会》作为德育课程,不单为了学生学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陶冶学生情操,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心态,产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事物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对学生产生激励情感、愉悦心情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更为积极和主动。
在三年级下册《说说我们生活的社区》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体验社区的美好,我课前带着摄像机走进社区,请该社区的学生作小记者,向大家介绍自己生活的社区。课堂上,播放摄录的影像,小记者的介绍:“这是我生活的社区,这里的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有绿毯似的草地,我们喜欢在草地上打滚,那里的小鱼塘、小桥都是我们小孩子的乐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笑脸相迎,有一丝不苟的保安叔叔,有充满正义感的张爷爷,有热心助人的陈阿姨……这里景美,人更美……”优美的画面加上小记者的介绍,引发了其他学生的感触,有的说:“对呀,我们隔壁楼梯的一家三口,经常利用假日清除小区里的‘牛皮癣小广告”;有的说:“我们小区的凉亭上长满了爬山虎,远远看去就像一把绿色的伞,很美!”学生跟随着影像走进美丽的社区,发现了社区的美好。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学生身临其境,有了直观的体验,有了浓烈的情感,从而懂得社区与我们息息,相关,形成热爱社区,热爱生活的态度。
三、以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智慧行动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直接效果就是让学生以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指导行动,将品德知识自觉地转变成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师生良好的互动、交流,从而使教师能准确、迅速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运用能力,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学会安全自护》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发生在厦门的真实案例(发生在厦门机场附近,三名小学女生被陌生人诱骗,遭遇性侵害),我把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制成幻灯片,醒目的标题,令人痛心的报道,学生读着读着一个个神情凝重,语速越来越慢,声音也越来越低沉。我知道学生们心灵受到了震撼,但是这还不是我的教学目的,我又追问“这三个小女生做对了吗?”“你觉得她们应该怎么做?”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她们不应该随便跟陌生人走。”我说:“是呀,这三个小女孩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没有一点儿警惕性,连最起码的安全意识都没有,使她们丧失了第一时间逃脱的最佳机会。”“如果她们能够大声呼救,也许就不会三个人都遭遇不幸了。”我说:“如果他们具备起码的求救意识,只要大声喊叫就可能引起路人的注意,可能就不会有后面令人痛心的事情发生了。”“当坏人伤害其中一个女孩子时,其他两个女孩子懂得逃跑的话,那就好了。”我说:“在歹徒对其中一个女孩子实施暴行的时候,如果那两个孩子能想办法逃跑,可能就不会最终酿成了三人先后被强暴的厄运了。”在学生们的回答、老师的强调中,学生借助这样的案例辨析,懂得了遇到危险时该如何应对,如何学会保护自己,这才是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四、以多媒体技术助力学生能力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创设儿童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方式,制定活动计划、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时间和空间。”在四年级上册《妞妞的困惑》一课教学中,我在课前制作了一份调查表,问题是“通过各种途径的调查,了解帮助农民既消灭害虫又保证农作物产量的方法”。课前,学生们经过讨论选择主题,收集资料,合理分工安排。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汇报:第二小组把收集到的灭虫方法制作成幻灯片,展示了太阳能杀虫灯,溺水式杀虫灯,并结合图片详细介绍其使用方法及功效,获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第四小组介绍生态农业科技,这是一种新技术,为了便于其他同学的了解,他们通过幻灯片展示相关资料、图片,结合目前世界上的成功案例进行解说,使其他同学收获不少。
这样,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网查找、查找书籍、请教别人等进行信息的收集,并组成小组协作研究,实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目标,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用结合,同时学生的多媒体技术运用水平也不断提高。
总之,积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品德与社会》教学带来生机,唤起学生正确的感知,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感,帮助学生智慧行动,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品德与社会教学增光添彩,优化《品德与社会》教学。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师要努力运用好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学好品社课服务,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