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兰
摘 要:在中职会计教学中,适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未来教学的一个趋势。文章从巧借多媒体讲解与演示、利用网络教学、模拟练习会计实务三方面研究中职会计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以期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优化中职会计教学。
关键词:中职会计;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0;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46-01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利用计算机技术推进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会计学科整合的相关策略,适量运用信息技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其辅助优势,实现教学培养目标。
一、巧借多媒体讲解与演示,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技术具有逼真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音效,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与演示,可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使原本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在直观形象中变得生动明了,以较大的信息量缩短相应的教学时间,有效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同时,学生在化繁为简中能够主动观察、分析和理解,促使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学有了质的飞跃。
例如,“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财务会计中的重点内容,涉及的会计项目共有90个,项目繁多,且与账户之间有着各种关联。在传统教学中,光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听起来很费劲,且资产负债表所涉及的账户也不可能在黑板上一一列出,很难让学生全部弄清其来龙去脉。为此,教师可以借助Author Ware多媒体软件制作的课件,运用超文本等功能,为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放置一个按钮,即可实现鼠标轻轻一点就能打开该项目对应的窗口。在制作课件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每个项目所对应的计算公式、涉及的所有账户以及相关的举例说明等都做到一一对应,从而使学生在用鼠标点击按钮时学习该项目对应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账户期末余额什么时候相加或相减。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能突破难点,使学生印象深刻,轻松地理解知识。
二、通过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新课标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每一位一线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重要教学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有优势,增加思维的自由度,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环境,实现由“知识型”向“素质能力型”的转变。
例如,在“财务管理”中讲授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知识时,考虑到这一知识涉及的相关法律条款学起来较为枯燥,生硬的法律条文多而烦琐,容易让学生失去自主探究的兴趣。为此,教师借助网络,为学生的思维拓展创设了理想空间,即利用网络搜索,向学生展示他们较为熟悉的企业,如国美电器、蒙牛乳业等。这些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虽然学生耳熟能详,但他们对其具体情况却并不熟悉,当教师通过计算机向学生介绍时,一下子就能吸引他们的眼球。比如,当介绍蒙牛乳业赞助了中职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超级女生”这一节目时,彻底激起了学生想要探究股份有限公司的欲望。有了兴趣的前提,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电教媒体渲染气氛,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理解和熟悉原本生硬、枯燥的法律条文。
三、模拟练习会计实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会计实践教学是学生掌握基本会计技能、获得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环节。中职教师应重视对会计实务的模拟练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会计实习室”,让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熟悉自己将来踏上社会后承担的岗位业务,提高他们对会计实务的实际分析和处理能力,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社会角色。
例如,在教学会计电算化课程时,教师可以多结合案例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演示相应的软件操作。如在学习初始化设置、建立账套,以及进行相关数据处理、系统管理等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实践操作演示的基础上,让学生真实体验自己动手输入模拟数据的过程。尤其是在讲解凭证类型与非法对应科目的设置、往来账与现金流量的管理、自动分录与报表公式的定义等内容时,理论讲解结合实际操作,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实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实际工作中典型的经济业务作为项目任务,让学生分别扮演主管、填制凭证、审核、出纳、工资会计、固定资产会计、采购等角色,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练习会计实务,完成从建账到编制报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变革课程已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因此,教师只有将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真正让中职会计教学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泽云,梁昌明,刘倩倩.基于学生认可度的适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模式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9).
[2]张海霞.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