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高中美术色彩课教学

2014-05-10 03:35张俊伟
新课程·中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色彩教学

张俊伟

摘 要:色彩,始见于人的本性,是人类对色彩认识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色彩画是运用颜色来描绘世界万物的,色彩的描绘就是对事物的认识和表现。高中美术的色彩课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对大自然物象色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是学习色彩课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美术;色彩;教学

一、什么是色彩课

色彩是绘画的气质,如果高贵就给人以尊敬;色彩是绘画的情感,如果深邃会沉于心底;色彩是绘画的血液,没有它就没有生命。可以说色彩是绘画、设计艺术中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也是美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中学美术的教学中,色彩教学一直是基础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最重要、最有难度的教学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向高等艺术院校输送合格生源,许多普通高中美术特色班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涌现。现在的艺术院校入学考试中,色彩课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考试科目,也是很多专业招生必考的内容,因此,色彩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色彩课对学生有什么重要意义呢?首先,色彩教学能够奠定学生的绘画基础,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其次,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观察,能够切实感受到色彩的力量,提高自己的色彩想象力,不断培养自己运用色彩的能力。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得到提高,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经典作品,也能够让学生通过色彩画真实地表达自己。但是高中美术的色彩课又不同于其他文理科的文化知识,它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对教学方向进行把握。笔者一直从事高中的美术课教学,在色彩课的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很多学生缺乏美术鉴赏力,忽视对色彩的观察与理解,甚至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连色彩最基本的东西都没弄清楚。所以,我们的色彩教学应该怎样教,才能更有利于教学,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确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二、如何进行色彩教学

1.认识色彩

认识色彩是学习水粉画的基础,过去我们经常听说色彩靠感觉,显然这种说法是不可取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做基础,单凭感觉,那么色彩学习就是盲目肤浅的。色彩基本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色彩三要素

色相: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在可见光谱上,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蓝、紫这些不同特征的色彩,人们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色定出名称,当我们称呼到其中某一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比如,红花是红色的,这就是色相的概念。正是由于色彩具有这种具体相貌的特征,我们才能感受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些学生容易理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颜色也会随光源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色相体现着色彩外向的性格,是色彩的灵魂。

纯度:纯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它取决于一处颜色的波长单一程度。我们的视觉能辨认出的有色相感的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鲜艳度。比如绿色,当它混入了白色时,虽然仍旧具有绿色相的特征,但它的鲜艳度降低了,明度提高了,成为淡绿色;当它混入黑色时,鲜艳度降低了,明度变暗了,成为暗绿色;当混入与绿色明度相似的中性灰时,它的明度没有改变,纯度降低了,成为灰绿色。

明度:明度是物体颜色的明亮程度,不同的色彩明亮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白色比紫色亮。明度是表现立体感的重要因素。

(2)三原色

红、黄、蓝。

2.分析色彩

(1)理清色彩关系

让学生理解各种色彩的关系,如蓝色的舞台上,各种人物、事物都会产生蓝色的倾向,因为整个舞台是蓝色调。而阴天则是一种灰色调,所以说画面色调主要取决于光源及衬布的颜色。如果对单个物体的色彩进行分析时,则必须考虑物体的固有色,有些学生只顾及整体而忽略了部分,最后再分析冷暖色调的对比。

(2)探究色彩规律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就认真研究了15世纪大师的色彩与构图,之后开启了以中心点出发透视的方法(即焦点透视法),可见大师们也是认真研究自然并从中发现规律,像《岩洞圣母》与《施洗者约翰》这些作品,都是从明暗处理的角度抑制了色彩的对比效果,突出了明暗效果,从而扩展了明度领域,正是由于这些大师们的探究才有了今天伟大的艺术。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认识艺术规律并积极进行探究,使他们通过对色彩的学习,领悟艺术的真谛。

3.分步教学,实现突破

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并掌握色彩规律之后,要让学生动手,也就是对学生进行操作性训练,分为三步:

(1)感受性训练

让学生观察1~3张色彩画,指导学生在“调色盘上下工夫”,通过对不同明度、不同色相、不同冷暖、不同纯度的红、黄、蓝、绿色彩画的观察,熟悉颜色的特性,扩大学生的色域。

(2)理解性训练

要求学生在观察、分析、表现上下工夫,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色彩画造型的优美、和谐,把握物体的主要特征和大的色彩关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几组简单的组合静物,小稿16开纸即可。

(3)复杂性训练

它是在前两步基础上的较高层次训练,通过对色彩冷暖关系的研究,深化学生对冷暖色彩的感知能力。冷暖是构成色彩的重要因素,因为有了冷暖,色彩才更生动。在写生过程中,学生往往注意物体的明度和色相,忽略冷暖,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色彩冷暖的训练。在室内作画,物体的亮部偏冷,暗部偏暖;在阳光下作画,亮部偏暖,暗部偏冷。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暗部如果偏冷,亮部就必须偏暖;暗部偏暖,亮部就必须偏冷。同样的色彩,离我们近的暖、远的冷。

4.深入整合,提高效率

这就进入了色彩教学的收工阶段,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色调的和谐统一。

(1)通过对大色调的处理,仔细观察画面在形体和色彩关系上是否简化与概括、是否和谐

在画面的物体上如果有暗部反光、色调的冷暖关系的,那就用中号笔进行详细处理。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虽然有很多,但画面整体关系的和谐与否,不管对哪一幅画都是一把最终衡量的尺子。

(2)互相观摩

学生的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观摩彼此的作业,集中思考,提出问题,并对优秀作品进行展览,促进认知。

(3)作业讲评

在作业观摩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每一张作业一个个地进行分析、讲评。找出学生的薄弱点,及时进行加强巩固,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共性问题,也能关注到个别差异,效果显著。

经验丰富的画家,能对色彩进行极尽的刻画与表现,高中色彩课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规律,我们也必须不断探索创新,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真正地掌握色彩的真谛。

(作者单位 河南省兰考县第三高级中学)

?誗编辑 王旭平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色彩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神奇的色彩(上)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如何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