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领
【摘要】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已有认知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情境创设。这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个新的亮点。
【关键词】 数学 课堂 情景教学 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107-01
一个好的“情境设计”,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使数学课堂充满灵动的气息,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那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教学情境要有生活性、真实性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数学教学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所设置的情境要有生活性、真实性。
例如,在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中进行变化率与导数的教学时,这些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我在进行问题1气球膨胀率的教学时,首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好气球,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吹气球,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气球的变化情况及在吹的过程中的感受。学生吹完气球后,个个精力充沛,这时提问几个学生,让他们谈谈观察的结果及感受,学生都能说到气球刚开始膨胀得快,到后来膨胀得慢,也都感受到越到后面吹得越费力。此时,我再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描述刚才的现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求知欲强,教学效果较好。
2. 注意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现在的新教材很多部分都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情境,旨在利于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促进思维和情感的发展。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应该有效地使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地融入情境中,真正地去体验,去思考,去交流。
例如,在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中进行有关概念如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的定义的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为我们提供的教学情景设计好我们的教学,并且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教学。
如在学习椭圆定义时,根据课本提供的探究情境: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根据细绳两端点的位置,分三组由同学在黑板上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笔尖(动点)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得到的轨迹有圆、椭圆、线段。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笔尖(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象这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借助几何画板演示,又可以满足学生的直观感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有关定义的理解,克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使学生乐学。
3. 利用典型习题,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还可以利用典型习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通过问题情境,造成悬念,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数列应用学习中可出示如下问题:某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到一家商场勤工俭学。该商场向他提供了三种付酬方案:第一种,每天支付38元;第二种,第一天付4元,第二天付8元,第三天付12元,依此类推;第三种,第一天付0.4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翻一番(即增加1倍)。你会选择哪种方式领取报酬呢?现在很多高中生暑假都会参加社会岗位实践活动,以增加社会实践能力,所以算工资的生活场景耳濡目染,也是他们急待解决的问题,由此能持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情境的获取和设置要求教师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多观察、多总结,并适时地穿插到我们的教学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能,真正做到“情”“境”交融,为教育教学服务。当然,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符合,突出教学目标,不能用太多的教学情境来冲淡课堂教学的重点,否则就适得其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