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2014-04-29 06:08郭薇
北方音乐 2014年2期
关键词:情感培养声乐教学教学情境

郭薇

【摘要】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声乐艺术逐渐成为音乐类高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声乐教学是一个融合音乐和情感的教学过程,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有着独特作用。本文结合声乐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开展声乐教学情感培养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培养;教材选取;教学情境

声乐艺术发于声,及于情,是一种非常注重感情表达的音乐艺术类型。声乐演唱过程中对学生演唱技巧的培养固然重要,因为这是学好声乐艺术、演唱好歌曲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更为关键,抒发和表达出歌曲富含的思想感情才是声乐艺术的精华,是声乐艺术最本质的内涵所在。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将情感的喜怒哀乐贯穿于相应旋律当中,能够使得声乐演唱声情并茂,引起观众心灵的感应和共鸣。简而言之,感情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所在,意在提醒声乐教学者们必须高度重视情感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更加积极地开展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一.当前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情感培养。将声乐艺术等同于声音艺术

真正优秀的声乐演唱并不只是歌词和曲调的简单再现,富含真情实感、融入演唱者二次创作的声乐演唱才能真正取得成功。但是当前许多高校的音乐教师都忽略了这一重要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发声技巧而忽略了感情培养,简单地将声乐艺术等同于“声音艺术”。这不仅给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误导,同时也影响了教师自身声乐艺术水平的提高,更是从根本上限制了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整体发展。国外许多专业的音乐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声音”,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会演唱的感受。诚然,注重声乐演唱发声的技巧和培养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过分强调“表面的声音”而忽略“内在的感情”,就使得我国部分大学生的声乐演唱陷入了一种误区。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杰西曼诺曾经应邀到北京音乐学院授课,她谈及该次授课的感受时曾惋惜地说道:“这些学生给我的普遍印象就是形象好、声音优美,但是全面的表现能力和精神内涵明显不足。”这就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普遍忽视情感培养。 (二)忽略教学情境对声乐教学的促进作用。 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声乐教学的声音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取得成效的过程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很“艰辛”:教师需要经过反复的示范和讲解,学生需要进行多次的领悟和练习。声乐艺术的领悟和学习本身虽然需要一定的过程和练习,但是这应该是一个追求音乐美感、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那么为什么在我国高校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教师忽略了教学情境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声乐演唱的讲解、示范和练习都应该在一定的情境当中进行,如果脱离了这个相应的教学情境,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想象、探索这种情境,陷入事倍功半的教学怪圈。以传统红歌的声乐演唱为例,部分教师完全没有培养学生爱国情绪、设置红色课堂氛围的意识,单纯地引领学生练习演唱,致使演唱效果徒有其表而缺乏精神内涵。 (三)对情感培养的理解存在偏差。 综观笔者了解到的各大高校声乐教学现状,虽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识到了情感培养的重要意义,但在对情感培养的理解和方法上还存在一定偏差。具体表现为无法将感情培养和声乐教学恰当结合。对情感培养的理解局限于大脑思维、教学中的情感培养缺乏连续性等。 二.声乐教学开展感情培养的方式 (一)选取合适教材,以教材引导和推动声乐教学。 大多数优秀的音乐作品都包含了创作者的情感结晶,拥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学生要想真正了解音乐作品内涵、学好声乐演唱,就必须得到正确的引导。除了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之外,教材對学生的引导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高校和声乐教师一定要结合声乐艺术和本校教学的特点,谨慎、合理、正确地选取最合适的音乐教材,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教材的潜移默化中开展情感培养。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当今市场上存在的音乐教材可谓五花八门、鱼龙混杂,在选取时不仅要摒弃那些质量低下的教材,即使是对于十分优秀的教材也要进行具体分析,对于不符合本校教学特点的优秀教材同样要敢于放弃。 (二)透过作品背景,深化声乐演唱内涵和感情。 这里的作品背景是指音乐作品产生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艺术背景,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作者的创作意向和音乐风格。教师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学会透过作品背景的方式,深化声乐演唱的内涵,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和声乐演唱的感情,培养他们学习和演唱声乐的热情。这样学生在学习和演唱过程中就能够走进音乐作品所处的“时代”,和创作者进行心灵和情感上的“交流”。例如对于民俗歌曲的演唱就要结合不同区域的作品背景,西北歌曲豪放高亢、江南歌曲婉转优美、青藏歌曲纯净高昂,教师应该学会通过背景深化演唱内涵的感情培养方式。 (三)设置特定教学情境,优化声乐教学效果。 这是开展和加强声乐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学情境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关键,但是这也恰恰是当前许多教师忽略的教学环节。还有一部分教师误将教学情境和作品背景混为一谈,虽然两者都是音乐作品所处的“外在环境”,但对两者进行区分并不困难。作品背景是音乐作品产生时的外在环境,而教学情境则是教学过程中的外在环境。教师通过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可以很好地优化课堂效果,促进学生对声乐艺术的领悟和思考。 三.对声乐教学情感培养的具体建议 (一)引导学生切实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 有效引导学生把握音乐作品情感,对教师的备课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开课之前教师应该对本节课所要教授的音乐作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自身做起、把握好蕴含其中的内涵和情感。每一部音乐作品、每一首歌曲都表现着不同的情感,例如红色歌曲表达的是坚贞不屈、英勇奋斗;爱情歌曲表达的是缠绵悱侧、矢志不渝;励志歌曲表现的是独立自信、坚持不懈……教师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置和讲解作品相关的教学情境,通过环境的衬托和激发引导学生切实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要培养学生形成这样的音乐意识:没有感情的声乐演唱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缺乏艺术内涵的,学习声乐演唱的真谛在于艺术体验和情感抒发。 (二)结合教材和作品背景,做到声情并茂。 “声”与“情”是声乐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教师应该在当前普遍注重声音培训的基础上不放松,但是要对发声技巧培训、声音练习和理论知识讲解等进行教学改良,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和音乐作品背景,让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声乐演唱脱离传统束缚,尽量引导学生对此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同时积极开展感情培养,学会将感情培养渗透在教材讲解、背景介绍和理论传授的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开展情感培养工作,避免刻意、突兀、强加于人的情感培养模式。更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将“声”与“情”融合在一起,做到声乐演唱的声情并茂,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的声乐教学现状,培养出真正富有艺术气息的声乐艺术人才。 (三)注重演唱发声和音乐感情的细微变化。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声乐教学也是如此。上文介绍了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方式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虽然这些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只需要注重教材选择、教学情境设置、感情培养等大的教学环节,对演唱发声和音乐感情的细微变化同样不可忽视。以《黄河大合唱》为例,“黄河颂”和“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章节的情感以赞美为主,适合采用温馨柔美的发声进行演唱;而“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两个章节的情感则以愤怒、抗争为主,应该以高亢激昂的发声去演唱。

猜你喜欢
情感培养声乐教学教学情境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情感培养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声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大学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试述传统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