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
【摘要】“少教多学”,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通过教师的“少教”,达到学生的 “多学”,通过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少教”不是不教,也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求教师通过“精讲”,从而达到学生的“多学”,学到更多的知识,本文就“少教多学”理念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拙见。
【关键词】少教多学 创造性思维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39-02
引言
“少教多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观念截然不同。传统教育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教的多,学生学的少;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提倡“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的教学理念。教师既是导演,也是主演,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这样的课堂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关注课堂,运功于课堂之外,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45分钟)和有限的空间(教室)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获取最大容量的有效知识,从而达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这种“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实质就是学生的多学,自主地、主动地学。叶圣陶老先生还指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最大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种“自能”式的学生能力的获得是建立在“多学”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机型状态下的教师,自然不能“多教”,不能霸占课堂,不能补办代替,不能无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正是“少教多学”所追求的。
二、“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下面,我以我校郭彩虹老师讲述的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的课堂实录为例子来具体分析和探讨初中语文课堂“少教多学”的新模式。
首先,这节课突出了以学生为本位、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设计。郭老师注重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类文,课前自主阅读并写出阅读感悟,上课时展示自己的阅读感悟。课堂上,郭老师请三位同学朗读自己的阅读感悟,适时的鼓励性点拨,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只是点拨,尽可能的把时间还给学生。从上课开始,她就让学生讲故事、读感悟、读资料,听故事、听歌曲,练笔,读练笔。自始至终,学生都在动,手动、嘴动、脑动。一节课结束,展示人数多达二十人以上。
其次,课前讲故事的做法,能很好的锻炼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若能加以发展,增加古诗词、优美散文、学生自己的读书感悟朗诵等形式,既可以锻炼学生听和说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第三,她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在教给学生知识以及学习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例如,郭老师在安排学生展示练笔成果时,已经有两位同学做了展示,课堂时间已不允许再让同学展示了,但还有同学要求展示。郭老师告诉学生,生活中的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以及主动抓机遇的人,否则,将错失良机。一个很小的细节,教给学生做人的大道理。
第四,本节课的容量特别大,从听说读写悟各方面对学生均有训练,由课前到课内再到课外,由教书到育人。课前预习目标清楚,落实到位,有布置,有检查。课堂组织有条不紊、环环相扣。从学生完成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课前都找到了与课文相关的类文,并写了阅读感悟。从课堂练笔来看,在有限的五分钟时间内,大多数学生都写了一段自己与父母间发生的亲情故事。从展示结果看,学生写得很不错。
第五,课堂练笔也是一大亮点。不同的父亲母亲,爱的方式各有不同。郭老师给了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练笔,这一环节,她让学生畅谈心声,说说在自己的成长中,自己和父母的哪些细节令你难忘。学生写好后,她让两位学生进行课堂展示,使这节课达到高潮。
第六,多媒体的巧妙运用,也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上课前,教师选用刘和刚的《父亲》,上课途中再用刘和刚的《父亲》,阎维文的《母亲》等歌曲很好的把学生带入浓浓父爱母爱情境之中,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七,课堂中对学生恰当的点评和鼓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地予以鼓励。这一做法,看似简单,其实很重要,如果运用的好,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如果学生没回答上问题,或者回答不好,教师若当场批评,就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原本胆小的学生越不敢回答问题了。
通过本课观察我认为“少教多学”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教师既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高超的教育艺术;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要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理念。
结束语
总之, “少教多学”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通过老师的教,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会学习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于红霞,何志波.从量到质的转变——谈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改革[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2]魏为燚,刘冬岩.三问“以学论教,少教多学”[J].基础教育课程,2009(06).
[3]张伟平.关于学生课堂角色问题的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01).
[4]顾泠沅.教学效率与教学策略的研究[J].上海教育,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