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课程的构建与价值研究

2014-04-29 00:44王霞
北方音乐 2014年2期
关键词:价值研究音乐课程构建

王霞

【摘要】音乐专业是高校艺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及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课程构建改革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现阶段的高校音乐课程设置并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新时期下,构建科学的音乐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价值研究意叉。

【关键词】高校;音乐课程;构建;价值研究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其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和交流,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不但是人为的教育,更是情感的教育。同时,音乐教育作为一个欣赏审美心理的过程,其对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价值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起步晚,其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多方面不足,音乐课程设置体系不规范,教学任务分配不合理。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无法很好地发挥出音乐教育的情感教育功效。就普通高校而言,如何处理好音乐教育工作,科学合理地构建音乐课程,是高校面临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有效进行音乐教育工作的发展进度。

一,音乐课程构建的目标与内容

音乐课程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音乐课程构建的主要目标是为培养音乐人才提供必备的音乐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平台,经过课程的培养与锻炼,使学生逐步成为综合性的高素质音乐人才。此外,音乐课程构建的内容是为培养适应新时期音乐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提供音乐基础知识理论和方法、音乐运用技能和手段等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音乐的功能、目标以及音乐对社会的影响,以适应我国对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二、音乐课程的构建 (一)音乐课程的定位 音乐是一种以情感去陶冶人们情操的艺术形式,作为高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的过程中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我国实行素质教育后,各高校开始意识到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对音乐课程进行定位是大势所趋。音乐课程的面向对象是高校全体学生,音乐课程的开展不仅是为了丰富学生自身的音乐知识和加强学生的音乐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内在魅力,并在感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知道音乐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内在精神,包括人文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例如,贝多芬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所反映的那种人文精神,是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精神体验。中国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的聂耳、冼星海等人创作的音乐作品,也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反映,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所以,对于音乐作品,要将其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去挖掘它的文化内涵。 (二)课程体系 ①音乐知识基础课程 自从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后,我国高校学生的音乐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由于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期迫于学习压力而放弃音乐学习的机会的现象,此現象致使某一部分人基本上属于“音乐文盲”,严重缺乏基础的音乐知识技能和音乐素养。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素养,学校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音乐水平,构建适合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音乐课程。以音乐基础知识为主的《乐理》应该作为必修的音乐理论课程开展,该课程涉及记谱法、节拍、节奏、音程、和弦、调式、调性、转调等音乐艺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是学习其他音乐理论、表演艺术乃至进行音乐欣赏的基础与先导。通过“乐理》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音乐基础水平层次,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同时,音乐选修课程的开展对于彰显学生多样的音乐爱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校可以在音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结合选修课程,开展一些适合学生发展某方面特长的音乐,如开设一些和声课程、器乐课程等。

②音乐技能实践课程

音乐技能是大学生通过掌握音乐知识后,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包括演奏、演唱等。通过音乐技能实践课程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能力。很多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才能,他们希望能够在大学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特长,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音乐技能实践课程的开展,能为学生提高自我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发展需求。这类课程的构建,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发挥音乐某方面的特长(声乐、器乐、舞蹈等)。通过不断地进行音乐技能的实践,学生在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的同时也掌握了基本技能,为日后成为一名具有独立性、创新性、开拓性的新一代合格的音乐爱好者打下坚买的基础。 三,高校音乐课程构建的价值 (一)基础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了对物质的极端追求。人们过度地关注物质,而忽视了对自身内在素质的提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如果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缺乏心理净化能力,必然会导致他们的人生态度产生偏差,人性出现扭曲。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音乐课程主要是以审美为核心来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同时音乐课程的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音乐文化背景的了解,使他们感受到音乐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让他们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等在无形中得到加强。音乐是一种以情感去感染人的艺术形式,音乐课程的构建实质上就是为学生搭建一条领略音乐美的桥梁,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得到心灵的净化,那么学生就可以在一种充满着情感美的环境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远离社会的物质污染,从而得到质的提升,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实践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音乐从根本性质的角度来说属于一种实践形式的学科,音乐的课程教学也是一种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因此音乐的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性,开展实践课程,把艺术融人实践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缺少实践性的课程教学,只能让学生通过音频的播放来感受音乐的旋律。但是,再好的音频效果也比不上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音乐,后者更能带来内心的震撼和冲击。实践课程的构建,给予了学生一个通过自身能力对音乐进行精神领略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音乐技能。经过长期的实践训练,相信学生的音乐技能水平将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素质修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音乐作为一门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的学科,在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构建高校音乐课程,发挥音乐价值,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猜你喜欢
价值研究音乐课程构建
关于篮球游戏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浅谈古典文学与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音乐课程教学游戏化的方法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