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蕾
【摘要】演奏德彪西的作品时,要非常细腻地运用不同的踏板。德彪西是非常了解钢琴的性能的,很擅长运用踏板的技巧。但他本人却极少在谱子上标注踏板记号,而更多的是写出弹奏要求。这样就给了演奏者在踏板使用方面极大的二度创作的空间,要求演奏者依靠自己的耳朵来仔细聆听、判断他所需要的音响效果。因为右踏板属于常用踏板,所以笔者以此为例,说明它在作品中是如何运用的。
【关键词】钢琴踏板;德彪西前奏曲;技巧
钢琴踏板,是利用杠杆系统使音响得到修饰,可以增加和减弱音的大小,使音乐色彩更加富于变化。现代钢琴踏板主要分为三类:右踏板、中踏板和左踏板。右踏板又被称为延音踏板,在弹奏时踩下延音踏板,钢琴里的制音器全部打开,使所有的琴弦延续震动,通过延续震动使声音延长,音响增强,音色丰满,有泛音的回声效果。当脚一抬起来,制音器又压在琴弦上,音的延长就中止了。右踏板也是在作品中用得最多、最广的踏板。
一.半踏板的运用
德彪西钢琴的半踏板有很多控制方法,例如,在弹奏一个和弦时同时踩下延音踏板,然后接着把延音踏板抬起1/2、1/3、3/4,再踩下延音踏板,通过这种方法避免制音器与琴弦过于充分地接触,以免完全消除了弦的振动,从而获得细致入微的色彩变化。也可以模糊有些不太和谐的和弦之间的突兀感并且使多个不和谐音得以保持,使之可以营造出一种稍带冲突的幻想的奇妙感觉。
如“阿那卡普利的山丘”开头部分的6个小节,这里主要表现的是牛铃声在远处回响的效果,为了弹出那种清脆且带有回声之间相重叠的声音效果,这里就不能把踏板“全部踩死”,所以此时这里的踏板应该用半踏板中的1/4踏板踩法,轻轻地踩下踏板控制在1/4处即可。
半踏板还可以完成持续低音,德彪西钢琴作品最伟大的诠释者吉塞金认为:“德彪西的踏板记号往往是低音,而踏板则可以保持和低音和声一样长。”这一手法也是德彪西在钢琴作品中为了体现印象主义音乐特有的多层次多声部和又有和声和旋律在不断地变化。这时就可以发现低音的持续音与旋律声部有的相距很远,如果仅靠一双手是根本无法完成的。所以此时,用半踏板来完成的低音持续就变成了钢琴演奏中持续低音演奏的“第三只手”。例如“帆”,低音聲部“B”保持了6个小节,同时这一段中的中声部与低音声部相距最远两个八度左右的距离,左手若想同时演奏这两个声部几乎是不可能的。此时,踏板的运用为低音保持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声部的双音音型一小节换一次,为了凸显细微的差异感,此时踏板要与音型的变化相一致,也要一小节一换,依次为“全踏板…‘半踏板…‘全踏板…‘半踏板”的方式。对比性的踏板换法使乐曲问有对比感,使音响不容易混淆,同时低音也能得到相应的延长,在使用半踏板时要注意控制住脚的稳定性,也要准确把握住脚的高度。
二.颤音踏板的运用
任何钢琴作品中节奏比较快的片段都要求声音听起来清脆、灵活,在演奏德彪西的作品中一些节奏比较快、比较长的乐句时,如果不使用踏板,声音听起来便会显得没有连贯性,干瘪没有共鸣,而颤音踏板的运用正好可以弥补这些缺憾,这就要求脚踝要灵活、快速、轻浅地颤抖,这样弹奏出来的声音饱满丰富、不干燥,又不会使声音过于浑浊听起来模糊一片,非常符合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所以在演奏其作品时较为常用,如“善舞的仙女”中的第11 16小节。
这部分是主要描绘艾尔菲(精灵)和仙女轻舞的世界,左手的跳音和右手的旋律描绘了精灵舞蹈动作的活泼可爱和仙女舞蹈动作的轻盈连贯,为了达到这种活泼和轻盈间的富有光彩的声音效果,此时右踏板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段中1、2小节应该使用一小节一换的]/2踏板,3、4小节则应该使用一拍一换的颤音踏板,最后的两小节则应该回到一小节一换的1/2踏板。这样弹出的声音才能同时表现出精灵动作的灵动可爱,也能表现仙女动作的轻舞动人,既不失声音的连贯又能表现出跳音的饱满。
三.浅踏板的运用
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以描绘大自然居多,因此要求旋律干净且清澈。如果用全踏板就会使声音产生轰鸣,若是不用踏板则会使声音干瘪,失去了大自然的美感,浅踏板的使用则能摒除这种干瘪的弊端,使旋律变得清澈、干净又富有圆润的美感。以“水中倒影”为例。
乐曲开头一连串由右手演奏的三和弦与七和弦,确立了这首乐曲的情绪基调,似乎让我们看到平静的水里漂浮着清晰的倒影。这里不仅在触键上用轻抚、吸附的方式在琴键上横向移动,也要配合好踏板的使用,用浅踏板的方式,pp的力度营造出朦胧、清雅的色彩。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时为了强调节奏型而使用一小节换一个踏板的方式;为了突出和声变化根据和声一拍换一个踏板的方式;在和弦结构比较庞大时根据和弦变化一个音换一个踏板;为了保持旋律线条的连贯性和清晰度也可以使用浅踏板或一个音换一个踏板的方式等,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保持耳朵的灵敏度,即要做到“不要单纯用脚来踩踏板,而是用耳朵来踩踏板”。
参考文献
张代吕.德彪西钢琴音乐的音色、触键与踏板的教学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