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2014-04-29 04:37罗金军
北方音乐 2014年3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音乐教学素质教育

[摘要]音乐课不仅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素质、形象思维的发展、激发创新精神,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上好音乐课,确保每一节课高质量的完成呢?文章充分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基本音乐课程原则,以“如何培养学生兴趣”为课题,从音乐教学原则、演唱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角色、更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各方面进行论证,进一步增强中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爱好,从而使学生感受到音乐课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学模式;兴趣培养;素质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迎来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大、难度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国家《课程标准》的及时颁布与全面落实,使得我国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蓬勃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虽然持续稳定,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基础音乐教育课程的基本建设与发展,还关系到学生的基本学习和将来发展;但当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时,教学又是无效的、无趣的、甚至是痛苦的,所以就更谈不上产生隋感共鸣,更或是净化心灵,陶冶其情操。因此,如何用不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音乐教学的基本切入点,它对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想象力,丰富学生内心的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启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强调教材是一种材料和资源,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课后问题和课后作业是开放式的,答案不是确定的、唯一的,这也同时促进了学生的自身思维方式的发展,也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也存在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更应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设置音乐情景

构建音乐情景,让学生参与体验进来,是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的一种教学方式。“参与”指的是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平等参与课堂互动,一起解决问题;

“体验”是指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自身所感悟到、体会到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教师可以通过作品的内容、美术的画面、舞蹈的变化等,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与音乐相符合的情景;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图有文有声的教学环境。

(二)故事穿插

音乐作品的题材比较广泛,许多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优秀的音乐家跟他的音乐作品都具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甚至一些音乐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如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赞颂了民族英雄嘎达率领起义,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拜,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

(三)参与表演

利用节奏引导学生感受和表达音乐情感,结合学生的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韵律,这样对学生欣赏音乐有很大的好处。在这种方式中,学生不仅可以享受音乐,而且直接参与音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伴随着音乐的节拍,可以踏脚、拍手、做即兴动作等。例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教师说出音乐的节奏,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打节奏,使学生理解音乐风格,进入到音乐的情景之中。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拓宽和延伸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演奏乐器也是学生表现音乐的一种方式,利用打击乐器、单簧管、口风琴等比较简单的乐器来表现音乐,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他们能够全神贯注地聆听和感受音乐作品,在表演中获得自信和快乐,乐于欣赏晋乐。

这些音乐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音乐作品的新体验,让他们感受到丰富的音乐魅力,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唱歌、乐器演奏、节奏律动都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亲自感觉音乐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学习音乐,真正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这句话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要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才能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发挥出来。

二、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

音乐艺术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是一种较强的综合艺术形式。由于时代特点的限制、人格上的差异、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音乐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局限于音乐教育的“知识”等狭窄的范围内,而是应该以“让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为基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心思想;丢弃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了解学生的兴趣,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根据学生的爱好找到学生的兴趣;将手中的“指挥棒”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探索精彩的音乐,在这里,教师不再是说教者,学生不再是老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是纯粹意义上单一的教学内容,相反,教师可以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积极参与,快乐的学习,在这种方式中,教师和学生同时成为课程创造者和开发者,从而更便捷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

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为“平等交谈”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事实上,真挚的情感是没有任何的差别,学生和老师一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在这种平等观下,音乐情感的表达自身就具有模糊性,感受和理解音乐不应该是绝对的,而是一个简单意义的加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感受,多鼓励少指责、多交流少命令、多探讨少灌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旁观为参与,我们的音乐教室才能成为一个充满兴趣、平等、和谐的课堂。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教学是一个巨大的推动,音乐教师应该探索更新的教学方法。总之,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只有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中,使学生体验美,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才能进入学生的音乐世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喜欢音乐课。

作者简介:罗金军,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作曲理论教师,讲师,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录音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音乐教学素质教育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