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2014-04-29 23:01晏芹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4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师生关系中学生

晏芹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新课程标准中被列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任务。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者申继亮曾对278名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外语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是0.566,且学习兴趣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既然如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激发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

一、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英语学习中有大量的记忆工作,据科学家研究,人的大脑中有“乐趣中枢”,如果被激活,人就可以乐此不疲地做事情,而且能够感受快乐。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注意发现和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及贴近生活的事物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素材。例如在教26个字母的时候,由于小学开设英语的情况不一,有的已经背得滚瓜烂熟,有的还没学过,因此我选择了一个有趣的角度,让他们去发现身边所有带英文字母的商标品牌。然后抄下来,看谁找得最多,读得准确。这样,一节单调的、几乎没有内容的、学生水平不一的字母课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一连几天,他们兴趣高涨,互教互学,课已完,兴未尽。

为有源头活水来。设计任务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设计感兴趣的话题,开发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交际活动中练习目标语,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习的效果就能提高。

除了贴近生活激发兴趣,还需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激发兴趣,尽量在教学中多设计猜测活动,不仅活跃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课堂气氛。如我在教句型Is there a/an?? Are there any??时,课前把各种水果和学习用品装进一个布袋里,当学生见到这个装满东西的布袋时,好奇心顿生。于是,我就说道“:Please guess what's inmy bag, if you are right, you'll get it/them.”这下,学生们更起劲了,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不仅操练了重点句型:Is there a/an? Yes, there is./No, thereisn,t. Are there any?Yes, there are. /No, there aren,t. 而且在猜测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这样自由与和谐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环境。

二、多辟教学途径,扩大教学场所

知识是无限的,课本与课堂则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把教学活动只局限于课本与课堂,不但学生学到的知识、练成的能力十分有限,而且兴趣也不会很广很高。那么一定要帮助学生多开辟学习的途径,扩大学习英语的场所,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组织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激发兴趣。徐胜三说:“实践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把握中学生好新、好奇、好动、好玩、好胜、好表现的特点,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运用中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课堂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常见的课堂活动有:三分钟Free Talk、值日报告、新闻报告、朗读、角色扮演、抢答等各类比赛。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也是激发和培养其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二兴趣的发源地”,常见的课外活动有:英语电影、英语歌曲、英语短剧、英语角、交英语笔友等。当然,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要有新颖性,无论哪一种活动都不可长期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要以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前提。

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如何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标至关重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的变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学生才会兴趣盎然。比如讲台不是教师唯一的位置,除了板书外,其他时间教师要到学生身边去,靠近他们,学生会感到更亲切。对于英语不好的学生,也是一种鼓励,当然应以鼓励的眼光看他们;当有的学生上课走神或做小动作时,教师的走动也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在活动时,走到学生身边,可以去鼓励一般的同学,也可以解决一些同学的质疑,提供一些新的词汇和表达方法。大大提高师生之间的信任、和谐、融洽度,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师生关系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