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婷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需求,积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的源泉。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为重要。此文就针对数学课堂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 最近发展区 素质教育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57-02
问题意识是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原有的知识经验难以解决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无从谈起探究性学习,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因为问题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是从根本意义上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教师要转化教育思想,让自己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向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重在教育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的能力是机械式记忆的结果,根本不反映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师除具备优秀的品格、过硬的业务水平外,还应转化教育思想,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师应意识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批判性思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教师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并重视学生的提问。由此引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一)在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心理需求,鼓励和欣赏学生提出的问题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让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消费者,默默的接受着知识。要想让学生成为对课堂有所贡献的人,让学生有问题意识,教师应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一种心理舒适环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题可问
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即人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已经储备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的联系和差距,然后把学习的内容巧妙转化为问题情境。很好的做好知识的衔接让学生有问题提问,难易程度适合大多数人的水平,保证学生都处于思维活跃状态。那么怎样设置情境才有利于学生提问呢?
(1)课堂中引入新知时,设置问题情境。当老师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结合学习过程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思维已被启动,意识越强烈,思维就越活跃。如在教“有理数的乘方”这样导入:让学生把厚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并计算纸的厚度。学生观察发现纸张的厚度变化是在成倍地增加。同时提出问题继续折20次、30次会有多厚?如果一层楼高3米计算,折叠20次有30层楼高吗?珠穆朗玛峰有8844米,折叠30次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在问题情景之下,学生带着渴求的心理去探究,通过积极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起来也特别有兴趣。
(2)探究新知识中,设置问题情境。在知识的探究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如:在学《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测高》时,让学生去操场上采集数据,每四人一组,分别测量旗杆在阳光下的影长,某个易测量物体的高度和它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影长。学生在记录数据时就开始产生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同一时刻啊?”“为什么这样就可以测出旗杆的高啊……”“聊城铁塔,北京天安门的高度可以这样测吗?”。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理解透彻,既学会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应用知识时,设置问题情境。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应用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应用《概率》时:亮亮的妈妈在网上申购某科技馆的门票,结果只申购到一张,一家三口人谁去呢?妈妈就让亮亮想个好办法。亮亮提出一个方案:同时掷两枚硬币,如果都是正面朝上,爸爸去;如果都是反面朝上,妈妈去;如果是一正一反,亮亮去。说完之后,爸爸和妈妈相视之后会心一笑:同意!学生看到这里就提出了问题,小亮的爸爸和妈妈为什么会笑呢?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所以学生积极计算明白了所以然,学生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及时适时鼓励评价,使学生善问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表现出欣赏,渗透给学生问就比不问强,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以此带动更多的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刺激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
教学中,只有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才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大的思考空间,促使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探究。例如:初三复习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古塔的高度,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且与生活相联系具有挑战性,同时也刺激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
总之,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在数学课堂中发现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方面,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数学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启亮《转变教学观念的问题与思考》,《教育科学》2002年第2期。
[2]李军鹏代贝编著《优秀班主任的八项修炼》江苏教育出版社。
[3]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
[4]李毅红著《创造力的培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