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洲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12-01
幼儿瓷画教学,简单地说就是让幼儿在瓷砖板上作画,利用画笔、颜料等各种工具和材料,依据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引导幼儿在瓷器或瓷砖上运用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技法,来表现孩子自己眼中的世界。在我园园本课程《幼儿园瓷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深入进行中,每个年龄段都开展了形式各异的瓷画教学。
一、中班瓷画教学难点问题呈现
(一)手部控制力量弱,影响幼儿作品效果
由于瓷砖表面比较光滑,吸水性能低,作画时对水粉的稀稠程度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幼儿在瓷砖上作画需要用比较稠一点的水粉颜料。由于中班幼儿精细动作还在发展时期,对水分的控制能力较弱,从而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
(二)教学表现形式少,影响幼儿作画兴趣
在开展瓷画课程时,教师大多采用欣赏范例一教师示范一幼儿绘画的方式,教师的直观示范会局限幼儿的想象力,这样画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幼儿会对这样的临摹作品失去兴趣。
(三)瓷画技能突破难,影响幼儿作画水平
幼儿进行瓷画创作时,在线条表现方面,对瓷画技能中平涂、厚涂技能掌握不足,因此线条不够丰富。在瓷画构图表现方面,会出现描画的对象过小,结构定位不准确的各种技能问题。
二、“瓷”上添花。“画”出精彩
(一)借助材料,在创意瓷画中激发兴趣
1.瓷上点画
在小班的瓷画教学中,幼儿以玩色涂鸦为主,到了中班,可加深瓷画教学的难度。但由于中班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还不够完全,如果瓷画活动内容难度大,幼儿会失去作画的兴趣。而作画工具的变化,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刺激,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在瓷画教学中打破常规的水粉画笔作画的单一形式,选用幼儿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手来作画,可以激发幼儿更大的作画兴趣。
2.瓷上印画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丰富的操作材料可以激发其主动探索的愿望,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可以选取一些容易掌握的材料。
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特殊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例如利用生活化的材料,如夹子、泡沫网等材料蘸上水粉颜料在瓷砖上印画,根据这些材料在瓷砖上呈现的不同形状,通过借形想象来添画,添画出各种动物形象等。
3.瓷上擦画
还可以利用牙刷、锅刷、铁砂球等进行擦画活动,利用这些刷子在瓷砖上能让水粉颜料擦出毛边效果这一特点,可在瓷砖上擦出动物毛茸茸的身体来,完成一幅别有特色的瓷画来。
4.瓷上贴画
我们可以把撕纸艺术综合运用在瓷画活动中来,例如瓷画贴画《小女孩》教学活动中,首先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自由撕出小女孩大致的轮廓来,把撕下来的形粘贴在瓷砖上,然后进行再次想象添画出背景或是其他内容,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二)改变作画形式,在合作瓷画中提高技能
中班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需求逐渐增强,合作意识也增强了,因此可以在瓷画教学活动中融入合作式的绘画。把平时幼儿自主完成绘画的形式转化为幼儿互相合作完成作品的新形式。
(三)渗透多个领域,在趣味瓷画中表达创造
1.瓷画与数学的渗透——益智拼图
儿童对数学的认识是以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幼儿能更好地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瓷画与数学的整合可以将瓷画作为幼儿数学学习的工具,让幼儿了解美术材料还可以运用到数学学习中来的趣味。
如:用一块块小瓷砖拼图一个大拼图,在这个大拼图上进行自由创作,在颜料干后,可以把大拼图拆开,这就形成了一个益智拼图,幼儿根据画面来拼出原来的图画。
2.瓷画与语言的渗透——排图讲述
故事是幼儿喜爱的文学形式之一,幼儿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幼儿可以再看图讲述活动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将瓷画与语言整合,可以让瓷画成为幼儿发展语言的媒介,幼儿可以通过画故事进行瓷画创作。
如:中班幼儿通过《小兔搬家》的故事内容,鼓励幼儿进行瓷画连环画创作,孩子们兴趣很高,积极动手进行绘画创作,在创作结束后,幼儿之间共同游戏,将几幅连环画正确排图,并共同讲述故事,这样幼儿对画面解释更加生动有趣,这样幼儿动手又动脑,既能受到美的熏陶,又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瓷画与音乐的渗透——图谱创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将瓷画与音乐互相渗透,借助幼儿感兴趣的情景展开充分的想象,并把自己的想象结果融入到瓷画绘画活动过程中去,这样能充分调动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如:中班音乐欣赏《小鱼和海草》,讲述了鱼儿一起结伴出去旅游的故事,它们在大海里手拉手地旅游,欣赏着大海的美丽景色。由于节奏及旋律的多种变化,幼儿较难掌握,但如果配以直观的图画,幼儿很容易就掌握了整首乐曲。
在这样一个教师趣味教学、幼儿轻松学习的氛围中,将引领教师更自主地研究瓷画课程,真正地做到“瓷”上添花,“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