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4-29 19:53吴静芬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有效指导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

吴静芬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小组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学中发现存在准备不足、缺乏交流能力和學困生被边缘化的问题,教师中则有使用这种模式存在针对性不足和方法指导缺位等问题. 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的是认识问题,有的是方法问题.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技巧;有效指导;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小组交流就是让每个孩子将自己的学习所得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的内容既包括收获也包括疑问,收获要在交流的过程中完善,问题要在交流中解决,解决不了的在随后的质疑释疑环节中解决. 小组内的交流给了每一个层面、每一名学生参与、展示的机会,小组交流的过程就是他们相互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差生课前预习探究中的某些疑惑能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一部分,这就有效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和小组合作的有效度.

一、数学课堂上小组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的问题. 笔者在日常数学教学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发现存在准备不足、缺乏交流能力和学困生被边缘化的问题.

(1)准备不足. 小组交流前,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 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观点. 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自我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2)缺乏人际交流技能. 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向心性和倾向性,学生本能地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清晰正确的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建设性地解决矛盾冲突.

(3)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处于越来越边缘化的地位. 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 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总之,上述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问题,反映了数学课堂教学并没有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的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

2.教师在小组交流中的问题. 教师方法指导缺位,没有针对性地过度使用了这种教学模式.

(1)教师方法指导缺位. 小组交流前,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一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或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问题本身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同样由于缺乏必要的讲述,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2)没有针对性. 教师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地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准备是否充分,条件是否具备,一刀切,一概都要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交流讨论,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其结果事与愿违:

① 由于没有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而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同样由于单一方式方法的刺激,学生逐渐感到厌倦.

② 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

总之,只顾形式,不管内容,不问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失败的. 它缺少了学生数学学习中应有的注意力,缺少了兴趣,进而也缺少了学习数学的动力,也就缺少了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这样反而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二、数学课堂上小组交流问题的对策

综观上述诸多问题,笔者认为症结在于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 首先是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理解,其次是放弃了必要的指导.

1.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指导. 这包括对学生与别人交流技能的指导和讨论程序的指导.

(1)对交流技能的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小组交流的基本技能,如表达感谢、对别人感谢的回应、注意倾听他人谈话、鼓励他人参与、用幽默活跃气氛等. 教师要结合具体事例或小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交技能的必要性和它的价值所在. 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各项社交技能的具体体现. 这些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习得的,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

(2)讨论程序的指导. 程序是讨论者都要共同遵守的规范. 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必须用它来自律,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 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在时间上,所讨论的知识点上,讨论时所需要的分工的角色,学习的目的、步骤、问题都是程序的范畴,都要一一交代给学生,使他们逐渐形成这样的习惯. 教师对程序的指导可以是显性的,更可以是隐性的.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中,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是不能缺少的. 那种认为以学生为主体了还要老师干什么的想法是错的,也是达不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的.

2.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也是小组学习中能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 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的目的. 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这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显得更为必要. “既然所有这些合作学习的类型都采用了一定数量的独立学习,那么你也要善于促进学生的独立学习.”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 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

3.要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學习采用异质性混合小组为多. 在学习过程中,学优生凭借其优良的素质,很有可能在小组中扮演着核心人物,主宰着整个小组. 为了不使学困生变得更加胆小怯弱,避免学困生的被动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更多地关心和鼓励,建立起“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和自尊心. 同时应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并加以发扬,以扬长避短,建立自信,从而能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教师对学优生要进行适当的教育,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与其他学生形成协作友谊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举止更为得体,更能尊重他人,更具有分享精神,并在分享中体验自身的价值. 只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做到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仅面对少部分精英学生.

4.改变教师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一言堂,是强势的教师“满堂灌”. 在小组合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改变了,他(她)必须转变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在这个角色中,如果教师本身缺乏一定的技巧,那么这种教学模式就不能实施,这个教学活动将是失败的. 这个“一定的技巧”也可以称为“能力”.

总之,“小组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意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然,小组交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 教师应习惯于“蹲下身子”,以“学生中的首席”积极地参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适时、适度地把握教学节奏,调整课堂进度,以期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地加强小组交流的有效性,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2]刘东翠.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7):49.

[3]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类型与理念析要[J].山东教育科研,1999(12):8-12.

[4]刘树仁.基础教育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2(8):5-8.

[5]王菊花.合作学习:有效教学的过程[J].新课程:综合版,2008(5):52-53.

[6]教学行为策略[M].时绮,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194-199.

猜你喜欢
有效指导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
丰富积累,引流习作之源
有效指导幼儿活动区游戏研究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