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2014-04-29 00:44黄璐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素质培养教学

黄璐

摘 要:本文从重视数学意识培养,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精神;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数学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素质;教学;培养

《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从数学的形成来看,其源于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中所存在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数学自身的特点来看,其周密性、严谨性和高度抽象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从数学的应用来看,其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将学生的素质培养作为重要工程重点推进,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 本文围绕着素质培养这一话题,来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重视数学意识培养,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严世健教授认为:数学意识,是指人们在数学学习、数学应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数学的见解和看法.因此,数学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渗透、长期积淀的过程. 教师一方面要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主动去认识理解数学,从而让数学细胞活在学生的肌体里;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感悟数学,以数学的目光、思维去看待、思考生活、社会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数学化”.

(一)认识理解数学

“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学习数学有什么用?”这些问题仍然困惑着不少学生,特别是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三角函数、数列等内容看似“高高在上”、与学生生活相离较远,因此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本意也越来越模糊,甚至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针对这一种情况,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渗透“数学有用”的思想,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认识和理解数学. 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数学游戏改变学生对数学呆板、乏味的固有认识,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新鲜感;当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数学问题的背景以及相关数学家发现数学规律的故事,使数学“生活化”、“平民化”,以拉近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认识和理解数学,揭示数学的本质,发掘数学的价值.

(二)走进、感悟数学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环境中,学生为了“做题”而做题,对数学问题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 其实,一道数学题,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是解题前后思维、思想方法的运用. 从严谨、周密的推理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对待数学科学、严整的态度;从几何立体的变化之中,学生可以体验数学变化之美,以培养发散性的思维;从数学思想方法中,学生可以感知“一以贯之”的数学之气. 因此,教师在讲解题目的过程中,不仅要透彻具体的知识运用、解题步骤,还要注重对解题过程的反思,以树立数学意识,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精神.

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其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数学学习就好比思维的训练营,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其以数字、符号为基本工具,以推断、运算为基本方法,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基本目标,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对问题有深刻、批判、独创性的认识.

(一)重视知识生成过程

不少教师以牺牲概念、定理剖析过程为代价,以追求教学速度,而学生只能在教师快节奏的驱赶下,来不及对知识细嚼慢咽,就囫囵吞枣地“咽”下去.实际上,数学概念和定理或是对普遍问题的抽象概括,或是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对特殊现象的总结,是数学知识点精华的浓缩.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分解知识链条,逐一向学生展示知识生成的每一环节,使学生明白“所以然”,在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理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正弦定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公式的由来,感知该公式背后所隐藏的数学知识. 在引导、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主动进行思考、创造,又可以发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二)重视解题教学

解题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活动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概括,从而提高思维的判断性和敏捷性;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创新地运用,从而提高思维的独创性. 因此,教师要重视解题教学,通过深刻、全面地剖析解题各个环节,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周密、严谨和连贯,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既是解题的万能钥匙,又是数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思想精华,在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数学思想方法运用比较广泛的有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与整合、化归与转化以及特殊与一般等思想方法,《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体会数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培养解决问题举一反三的能力.

(一)适时总结,提炼、概括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数学解题的各个角落,但由于不善于提炼和概括,学生往往与之“失之交臂”. 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要带领学生总结数学问题中所运用到的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指出该思想方法的特点、运用条件以及注意点等等,使学生对其有深刻的认识. 当然,教师也可以在每章学习之后,开设专题课,以表格的形式概括本章节中所运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梳理其来龙去脉、内涵外延、作用功能,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具体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二)通过“问题解决”,深化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上面讲的,都听得懂,而一到自己做题,就不会了.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缺乏内化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在具体数学问题中的运用,以帮助学生彻底吃透数学思想方法. 如教师可以在专题课结束之后,布置相应的数学题目,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亲身感知数学思想的魅力. 问题解决将数学思想方法嵌入活的思维活动之中,并伴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使知识学习、思想形成、方法掌握以及思维能力发展形成完整的链条,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策略创造,一方面能够指引人们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方法去透视事物,另一方面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以激发灵感,诱发学生创造,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视数学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学习的基本目标之一. 一个人数学素养不仅仅体现在掌握了多少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其数学应用能力的强弱,即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如学完《解三角形》一章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一小组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将其抽象为关于三角函数的模型,并运用本章中学习过的知识点来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在合作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以实现数学与生活的良好结合;另一方面要根据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这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然,教师也可以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数学建模活动,使学生习惯于将已有的、严格的数学概念用于认识现实中的问题、习惯于用科学的眼光、周密的思考来讨论现实中的问题、习惯于抓住事物内在关系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结束语

素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工程,其在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为素质教育的展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重要的途径,一方面,重探究、倡合作的数学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高度的逻辑性和空间想象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探索正确的教学方法,在讲授数学基本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渗透积极向上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素质培养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