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14-04-29 18:09张巧变
大观 2014年4期
关键词:社会背景社会责任感培养

摘要: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分子,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可避免地承担着历史与现实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背景;培养

当今社会,既是和平发展的年代,又是年轻人百舸争流的年代,也是各个国家激烈竞争的年代。和平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努力承担并发挥自己的机会。可是有些大学生却忽略了这些,他们很安逸的享受这个和平,忘记了自己存在的使命。有一句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绝非危言耸听。纵观当代主题,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上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但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是可以避免的。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坐下来进行谈判协商,以解决纠纷。政治多极化虽然步履艰难,但仍然为各国所追求。怎样保证这些实现呢,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支撑,这就要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这些重担就落在了我们年轻一代的肩膀上了,也就落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肩膀上了,所以,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大学生主体和主观的原因,同时又受到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社会变革的消极影响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国际和平的世界背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市场经济带来的片面追求利益和实惠的影响无孔不入,同时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和不良社会思潮时刻冲击着大学生朴素的思想,使得当代大学生群体理想弱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问题凸显,集体主义观念薄弱,对物质利益和感官享受的过度追求弱化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学校教育的偏差失位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阵地,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和思想实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积极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但目前,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注重理想教育、轻视责任意识教育,教育渠道单一、教育理念落后,教育缺少系统性和针对性,缺少与大学生的共鸣,客观上影响了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效果。

(三)家庭教育的认识误区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当代的大学生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缺乏人生的历练,缺少责任承担,对于人生可能遇到的艰难、坎坷也缺少体验和思考,而子女们从小也就习惯了父母包办,不去主动的思考,从而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只对成绩和分数负责,淡化了责任意识,使得学生不懂得感恩生活、感恩社会,形成了性格执拗、意志品格脆弱,不顾及他人感受的毛病,客观上也不利于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教育。

二、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要确立将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结合的原则,探索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有效路径,不断丰富载体、改进形式、整合资源,有效做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强化。

(一)注重思想引导,在体验中加强责任感培养传统教育往往容易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缺少自我教育。应当引导受教育者在体验中强化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科学使用现代化工具,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教会学生如何区分和甄别各类信息,协同营造良好的网络和社会环境,是家长、学校、政府和各级社会组织应当起到的作用。

(二)加强文化熏陶,在环境中强化责任感认同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加强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熏陶,有利于让学生自觉的接受责任感的认同。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既有塑造大学人文精神的功能,又是社会道德的构成要素和支撑杠杆,是塑造人和熏陶人的必不可少的载体与途径。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与浸染中,获得高校文化归属感,在这种高层次的文化环境与氛围中,也能够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集体观念,继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因而我们应当重视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注入和加强责任感的培养与教育,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责任感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

(三)强化实践锻炼,在活动中注重责任感提升社会责任感的产生、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启发和影响,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最好的学校。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义工、公益等活动的过程中,自己主动接触与了解社会,将书本的知识以及之前个人对社会的了解

与认知带到实践中去检验,一方面要去检验知识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另一方面去修正自己对社会的理解与认知,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他人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社会秩序与功能实现途径,增强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因而大学生必须要利用好这一平台,学校和学生家长也应该主动引导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来,使得大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社会责任感锻炼。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也关系到整个国家与民族的长盛不衰。在当前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都要重视起来,各方形成合力,有效地承担起各自职能,互相补位,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与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推进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与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凌瑾,唐良.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打磨现代人才的品质[J].高教论坛,2005,(1)

[2]朱立军,曹雷.浅论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

[3] 彭定光.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现代大学教育, 2003(3).

作者简介:

张巧变,女,1986.7—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社会背景社会责任感培养
从日剧《直美与加奈子》看中国人的形象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析冯梦龙“三言”中的历史文人形象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殉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