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场馆学习中学习单的有效设计

2014-04-29 00:44尚修芹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学习单有效设计

尚修芹

[摘要]:近二十年来,科技场馆学习研究逐渐成为科学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学习单是学生场馆学习的有效辅助材料,可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参观的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理解层面,是教育人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提升。基于国内外有关学习单的研究,本文着力介绍了学习单的使用效果与有效设计。

[关键词]:科技场馆学习 学习单 有效设计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利用场馆进行学习逐渐成为了科学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场馆学习是在信息刺激丰富的场馆环境基础上,个人经验和社会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比于正式环境中的课堂学习,场馆为学生提供了非正式的学习机会。但有学者指出,过分强调博物馆的非正式教育取向,会降低博物馆的教育潜能。因此,学生的场馆学习应该是秉承纯“放羊式”的自由参观,还是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和提升,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Schatz指出,学习单(worksheet)是场馆和教师经常使用的一项教学策略,是实现学校和场馆教育合作的有效工具。

一、学习单的界定与作用

学习单(worksheet)主要是博物馆为协助教师或家长指导学生观众而设计的引导参观、自我学习的教育资料。它运用各种类型问题来引导观众与场馆展品沟通,扮演着提示与促进者的角色。对学校而言,学习单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参观目的、策略与需要。对博物馆而言,它是展览的延伸,可以补充展示上的不足,并强化博物馆“实物学习”的本质,引导学生对实物的观察、分析和探讨。

二、学习单的使用与效果

学习单在西方国家场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但有关学习单使用效果的研究得到了很多不一致的结果。

1.学习单对学生的参观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对有关学习单的大量研究发现,人们对学习单持有积极正面的看法。从认知促进方面来说,研究发现学习单充当了先行组织者的角色,能帮助学生注意到展品的显著特征,从而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从情意激发方面来说,台湾研究者发现,学习单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态度,进而产生学习的满意度,并且还提高了学生之间的社会互动。

2.学习单对学生的参观学习具有抑制作用

有关学习单使用成效的研究也得到了一些相反的结果。一些研究者并不支持场馆及教师使用学习单,认为学习单不利于学生参观学习,其使用给学生带来了传统课堂学习的诸多限制。如限制了学生观察,阻碍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过多阅读展览标签而非集中于观察展品,干扰了社会互动,不利于同伴讨论交流。

尽管学习单使用成效的研究结果不一,而且可能存在消极影响,但Kisiel(2003)指出,良好设计的学习单能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学习。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设计学习单即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三、学习单的有效设计

1.学习单设计要素

随着场馆学习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用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理解场馆学习。Falk和Dierking提出了情境学习模型,认为所有的学习都发生在一系列复杂的情境中。学习不是与外界环境隔离的,而是发生在真实的世界中,是有机联系的学习。情境学习模型涉及到个体情境、物理情境和社会文化情境,认为学习是这三个情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以场馆学习的情境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者根据该理论涉及的3大情境及8个影响因素,总结了设计学习单时所要考虑的一些要素。2.学习单设计维度

2007年,Kisiel在加利福尼亚自然博物馆有目的地收集了馆内现存的12个学习单,并对这些学习单进行了内容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学习单大约涉及到以下八个维度:

(1)任务量。任务量即学习单上的题目数量。Kisiel发现,有的学习单仅有2~3个问题,而有的则多达几十个。任务量少,学生则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索;若任务量多,学生着急完成参观任务,不能集中注意力对展品进行深入探索。因此,适当的甚至较少任务量的学习单有助于学习者在更充裕的时间内进行参观、思考与学习。

(2)定向线索。定向线索指学习单为学生空间定位及展品参观所提供的导向程度。有的学习单完全没有展品位置说明,有的学习单具有非常具体的空间布置说明。中等程度的空间定向有利于学生进行参观。

(3)地点特定性。地点特定性指学习单上的问题解决对展品的依赖程度。Kisiel发现,有的问题仅仅与某一件具体展品有关,且只能依靠此展品得到答案;而有的问题则不局限于某一个展品,可以在更大场馆范围和更多展品得到解决。低地点特定性(问题不局限于某展品)可以促使学生在更大空间内探索,认识展品之间的连贯性和概念的一致性,避免学生孤立的学习展品。

(4)信息源。信息源指学习单上问题解决的来源和途径。对于有些问题,学生可以直接阅读和摘抄展品说明牌即可以获得解决;而有些问题则需要学生切实的动手、操作和演示。研究发现,促使学生从实际操作中获得答案的学习单更有利于学习,它避免了学生被动摘抄和死记硬背。

(5)选择水平。选择水平即学习单上问题答案的确定性。Kisiel发现,有的学习单上的问题只有封闭、唯一的解答,如选择题和填空题,相应学生的选择及思考空间就小;而有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允许学生进行更多开放、主观的作答,此时学生的选择性和积极性就较高。

(6)认知水平。认知水平即学习单上的问题解决需要学生认知参与的程度。根据布鲁姆的认识分类水平说,个体的认知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在一定范围内,越高水平的认知参与,越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然而分析发现,大多数学习单仅仅涉及了知识回忆和要点背诵这一低水平的认知参与,而对于展品理解和原理应用较少涉及。事实上,对小学阶段学生来说,有关理解及应用层次的问题更能促进其学习。

(7)作答长度。作答程度指学习单上问题回答的长度。Kisiel认为,作答长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题目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深度。

(8)反应方式。反应方式指学习单上问题作答的方式,即纸笔或口头的形式。Kisiel认为,问题应使学生有更为多元的作答和反应方式,如口头表达、按动按钮、绘画等;然而现存大多数学习单仅局限于纸笔作答这一传统形式。

综上,一份较理想的学习单应围绕以上八大维度设计,并在各维度有如下体现:

学习单的设计非一蹴而就,而需要教师及场馆教育者在反复使用与修正的过程中真正提高其使用成效。作为学校科学教师及场馆教育者,其在学习单设计方面各具优势,比如学校教师授课经验丰富,对课程标准了解深入,且对学生需求及特点把握到位,而场馆教育者对展品挖掘更为深入,因此学校教师与场馆人员的合作将能更好地完成对学习单的设计。在设计时,二者还需要注意以下情况:第一,学习单的设计有据可依,教师及场馆人员需依托一定理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第二,学习单的设计需要调动学生自身资源,促使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而非教师及场馆教育者一厢情愿地予以提供;第三,教师及场馆教育者要对学习单不断地预测与使用,对学习单这一教学促进策略进行反思,不断发现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利与弊。

总之,学习单在国外正以各种面貌提供着多元的教育协助与学习服务,学习单在国外场馆的应用情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学习单的设计和运用在科技场馆将具有更大的探索空间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Falk, J.H.,& Dierking, L.D. (2000). Learning from museums:visited experience and the making of meaning. New York: AltaMira Press.

[2]Schatz, D. (2004). The field trip challenge: Finding common ground. ASTC Dimensions, 3, 5.

[3]James F. Kisiel (2003).Teachers, Museums and Worksheets: A Closer Look at a Learning experience.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14(1):3-21.

[4]Marianne F. & Kimberly, S.(2007). Free-Choice Worksheets Increase Students' Exposure to Curriculum during Museum Visi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4(9); 1389-1414.

[5]James F.Kisiel (2007). Examining Teacher Choices for Science Museum Worksheets.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18:29–43.

猜你喜欢
学习单有效设计
借助学习单,让阅读教学走向自主
“学习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分层设计方法研究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分层设计方法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数学“学习单”,激发学生自主生长的潜力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有效设计在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生本的“学习单”运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