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龙
【摘要】在科学领域里,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生活环境有着直接关系,例如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生态资源的破坏、食物短缺等等都与都与生物学有关。因此,在中学教育中,生物教学应该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学习生物学,让学生认识生物学与人类的联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生物学观点 实践教学 培养兴趣 课外活动 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149-02
目前在农村中学,生物课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令人担忧。专业教师缺乏,合格率很低,对生物学科认识不足,生物课被视为副课,没有认识到开设生物学科的重要意义,没能领会到生物学科中的各种知识技能对我们这个农业大国的未来是多么的重要。在教学中轻视生物课,中考不考生物,导致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和探究性,甚至有不少学生把生物课的学习看成负担。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快速转化的今天,我们怎样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着眼未来,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我们每一个生物学教师探讨研究的问题。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师,我认为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生物学观点
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不论是高山草原还是江河大海,处处都存在生物,它与人类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物圈,我们学习生物学,就是为了研究这个生物圈中的各种奥妙,从中获取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改造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人类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日新月异的生物学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许多成就在农业、医学、工业、国防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突飞猛进的现代生物技术,已经给人类造就了巨大的财富。例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粮食问题中的突出贡献,人体器官的成功移植,蛋白质、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克隆羊的诞生,仿生学在国防上的应用等等。所以,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生物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学好生物学,立志造福于人类。
二、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成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抛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利用生活环境中的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究性的学习。例如在讲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的时候,首先让学生联想到小麦、玉米、水稻、蚕豆、油菜等熟悉的农作物,想想它们的根是怎样的?最好是让学生在课前去田间地头实地看看。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根及根系的种类,容易识别主根、侧根、不定根,区别直根系和须根系。学生会以浓厚的兴趣心理,进一步学习了解根的构造和功能。再如讲植物的繁殖器官种子的时候,教师提前准备些麦粒、玉米粒、豌豆粒、大豆粒、油菜粒、花生果、土豆等,在课堂上让学生辨认,一般情况下学生会认为它们都是种子,因为在我们的农业生产中植物的这些繁殖器官就是“种子”,然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里真正的种子是豌豆粒、大豆粒、油菜粒。麦粒、玉米粒、花生果不是种子是果实。土豆既不是种子也不是果实,而是植物的茎。这会使学生很纳闷,心里会产生很多个为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性,以探究的心理跟着教师的讲解学习种子的种类,构造和功能。
三、因地制宜,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在讲光合作用前,带着学生去田间观察作物的合理密植,宽窄行种植,合理的茎叶夹角,这些都是为了每个叶片充分的接受阳光照射,被大树遮阳的作物的生长状况不佳。去观察日光温室的方位,温室受光面与地方的夹角,设置的反光幕,无滴棚膜,操作措施草帘的早揭晚盖,清除棚膜尘土等,这些设置和措施都是为了室内蔬菜得到充足的阳光。利用通风调节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增施二氧化碳的装置是为了需要时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的形成,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业收入。由此启发学生,并在教师的诱导、讲解下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CO2+6H2O C6H12O6+6O2↑)”,把学生的思路引进教材,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更深层次的探讨学习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及其意义。通过这种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怎样转化成了农业生产中的具体措施,进一步为“三农”服务。教师再让学生结合光合作用的知识去分析还可通过什么措施提高农作物产量?拓展学生思路,培養学习兴趣。
四、利用丰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习生物学的情感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我们曾清楚的看到过,以前农民顶着烈日在农田除草,劳作的非常辛苦,而现在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节省了很多的劳动力。也曾看到过小麦,水稻等作物风后大面积倒伏,造成严重减产,而今抗倒伏品种和矮壮素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问题。以前,玉米、水稻产量很低,而玉米、水稻杂交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改变了这一现实,产量大幅度提高。生物农药,生物激素在蔬菜水果生产中的应用,不仅增产,而且环保。多胎羊等优良畜禽的养殖,提高了畜牧业收入。这些是生物学中的激素,杂交,遗传等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具体表现;还有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在农业,工业,医药,国防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这些感性认识,体会生物学的重要性,培养其学习生物学的自觉性,进而加深对生物学的学习情感。
五、开展课外调查活动,增强环保意识,培养责任感
课外调查活动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题活动,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根据我们身居农村的特点,组织学生调查当地动、植物资源,了解当地山川植被,河流的变化情况。过度放牧,山坡开垦、树木砍伐,工厂排污等对环境的破坏。退耕还林,种草种树,治理排放污染对环境的改善。从而延伸生物学的课堂教学,实现以活动促进学习,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观察现象、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优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积累生物学知识的责任感,从而主动获得知识,更进一步的学好生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