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回归审美,让语文教学重现生机

2014-04-29 01:31王嫔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多元解读审美文学作品

王嫔

摘 要:受新课改语文高考的冲击,文学作品的教学陷入了一种审美缺失的境地,应尝试从语言和多元解读的角度,让文学回归审美,还语文课堂以生机。

关键词:文学作品;语言;多元解读;审美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在给杨斌老师的新著《发现语文之美》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崇尚美、欣赏美,会使人变得高尚、优美起来。教学中带领学生学会找到美,评判美,给学生以熏陶感染,正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的,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具审美意义和价值的学科。可是遗憾的是语文却在现实中被许多一线教师迷失成了功利。自新课改以来,文学类文本阅读被提到了高考的日程上来,新课改“重过程”的这一初衷被一点点地抹杀殆尽。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教学更是堪忧,取而代之的教学方式是“生平及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的点段式的教学模式,文学作品本身甚至可以不在场;抑或是把绝佳的阅读材料当做是训练学生如何审题、答题的载体。我想是我们被现实迷住了双眼,以至于看不清语文教学应走的路。语文学科应是目的性价值超过工具性价值,“虽然也要传授知识,也为人们提供一种生活的工具,但它更是目的本身,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尝试走出一条既符合课程标准,又遵循文学教育、审美教育规律的路子,让文学回归审美,还语文课堂以生机。

一、让语言带动审美

韦勒克说:“语言是文学的材料,就像石头和铜是雕刻的材料,颜色是绘画的材料或声音是音乐的材料一样。”可见,语言是文学架构的载体,但它又不等同于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透过语言的审美才是真语文。

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确乎是一篇写作技法相当突出的文学作品。对于这一课的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师紧紧抓住通感等手法进行大张旗鼓的解说,最后还不忘一番盛情地拓展,学生自然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最终的结论只有一个:朱自清写作的高明之处在于用了很多的修辞,我也习得了一些。我无语。我们并不排斥教师对修辞的讲解,只是觉得把如此美文解读成无情的手法习得课而感到痛心。脱离了语言品读的教学,语文课堂似一潭死水,审美顿失,更谈不上什么艺术。

散文是一种书写灵性的文学样式,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因此,教学应该紧紧把握住这一特殊体裁的固有特点,找准语言这一切入口,适时地让学生进行文学的涵泳。《荷塘月色》总体的基调是带着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忧伤的,而正因了这淡淡的忧伤,才让这淡淡的喜悦来得如此不易,才让作者如此醉心于月下的荷塘。文本中的一句“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活脱脱展示了作者此时内心的彷徨和郁结,然而这种忧伤既无大起也无大落,达到了恰到好处的审美效果,反复品味其言,所有优美的文字都因了丰富的情感而有了它存在的理由,而我们内心收获的也就不仅仅是技法的东西,还有语言之外的情绪的激荡,教学的高明之处,我想就是在这所谓的审美中体现出来的。

散文如此,其他的文学作品亦是如此。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其中之一便是“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二、让多元解读实现审美

新课标实施伊始,“多元解读”曾一度被捧为新宠,但随之而来的极端的探究造成了“课堂闹哄哄,课后一场空”的病态局面又让许多教师尝试了、慌张了、撤退了。什么多元解读,那整个就是瞎扯淡。于是乎,“多元解读”再次被束之高阁。之后,对于文学作品思想的解读重又回归到“唯我独尊”的原始阶段那些内涵深沉、内容丰富的文本被衍化成千篇一律的统一结论。那些所谓的正统的、贴近高考高分可能的思想被追捧、被强化,文学作品的解读只剩下干巴巴的躯壳,无任何的审美可谈。于是,教师对教学厌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压抑了,教学的状貌不堪入目。其实,“多元解读”并不是胡读、乱读,它是有原则的。这一原则便是在忠实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多元解读,也就是“文本至上”的原则,任何脱离了文本的解讀都是无效的。毕竟,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无论怎么解读,读出的终究是哈姆雷特而非罗密欧等。

比如,关于鲁迅《祝福》的主题探究,一直以来,人们都局限于以下两种主体归纳:①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毒害。②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而人教版语文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上也没有明确的主题说明,只是做了如是概括:小说通过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把批判的锋芒直指造成其悲剧的社会环境和封建伦理道德。因此,这也就给了我们极大的解读空间。但这个解读空间必须以文本所反映的事实为依据,不能信口开河。比如,有学生认为祥林嫂是作为一个人存在的,可以从人性的角度切入谈主题,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学者刘心武曾坦言:“我认为《祝福》的最可贵之处,还并不在于‘反封建‘反礼教或‘控诉旧社会等层面上。《祝福》的深刻还在于表现了人性中的倾诉欲望,并沉痛地呼吁:人类应当懂得他人的倾诉,在相互承接倾诉中,逐步达到人类大同。”学生尚且懂得多元解读文学作品的主题,最终达到个人解读的目的。作为教师的我们,何不先迈开步,做好多元解读的准备,甚至于自身亦可对一些旧说作一番深入的个性化的解读。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凡例》中亦有言:“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古人尚且懂得文章不求定解的道理,允许各有会心,我们今人又如何能将多元解读置之门外,使文学作品美丽的解读空间被封堵,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审美,让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语文学科是一门诗意的学科,在功利化日益严重的现今,我们不妨打开窗户,亲近文学经典,卸下应试的包袱,让文学回归审美,让清新的教学之风轻抚我们的面庞,让语文课堂重现生机。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46-51.

[2]薛世昌.鲁迅小说《祝福》的主题再探.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5).

(作者单位 福建莆田第二十五中学)

?誗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多元解读审美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走进作者,多元解读阅读文本
多元解读文本 张扬学生个性
多元解读,让静态的文本“动”起来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语文阅读教学融切入点于板书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