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昶 许倩 周绪咸等
摘要 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干预措施。
关键词 留守儿童;初中生;问题行为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0-06827-02
Investigation on Problem Behavior of Rural Lefthome Children and Countermeasures
WEI Chang et 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Xianning,Hubei 437100)
Abstract The problem behavior of rural middleschool lefthome children w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Lefthome childre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roblem behavior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当前和未来较长时间内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主要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尚处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1]。他们成长中由于缺乏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有关研究表明,相对其他儿童而言,留守儿童出现更多的打架、违纪行为等问题行为[2-3],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因此,笔者选取XX省XX市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对留守儿童多发的问题行为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XX省XX市周边地区某初级中学留守儿童421人进行调查,其中男生190人,女生231人。为了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状况,该次调查除采用问卷调查法外,还辅之个案访谈法,以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
1.2 调查方法 采用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问卷[4],该问卷是在参考现有相关问卷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青少年当前常见外化问题行为编制而成。如:“沉迷上网”、“考试作弊”、“打架斗殴”等,要求被试对最近一年来自己在这些行为上的发生频率进行评定,1表示“从不”,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外化问题行为越多。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别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得分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2.80,P< 0.05),其中男生得分(0.22±0.21)显著高于女生(0.16±0.16)。调查结果和以往的研究一致。张雪琴[5]等对207名小学和初中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男、女生的问题行为检出率在品行问题因子和多动因子分项目中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留守男生较女生更容易出现品行问题和多动倾向。史方方[6]初中留守儿童513人进行调查发现,男生在适应不良和攻击行为上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其中攻击行为尤为明显。以下原因可以解释生物因素在问题行为上的两性差异:①几乎所有社会男性都比女性富有侵犯性。②性别差异出现较早(大约相差两年),很难归论于社会学习或育儿经验。③与人类相近的物种也存在这种性别差异。④有证据表明雄性激素与攻击行为相关。传统教育中,女性被要求温文尔雅、恭顺、谦让以及和善等,而男性则没有这些要求。同时,相对女性而言男性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因此,女性的外化问题方面得分要低些。
2.2 年级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得分的年级差异不显著(F=1.02),其中初一学生得分(0.17±0.21),初二学生得分(0.19±0.17),初三学生得分(0.20±0.19)。可能由于调查对象的选取来自同一地区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环境无论是家庭文化背景还是学校教育背景以及社区文化氛围都极为相似,导致年级上无差异。
2.3 家庭类型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双亲家庭(0.18±0.16)、单亲家庭(0.25±0.31)和继亲家庭(0.24±0.25)的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3.88,P< 0.05),其中双亲家庭类型的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得分最低。这和以往的相关研究结论一致。已有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子女表现出问题行为的人数多,与完整家庭相比,离异家庭的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明显处于劣势 [7]。究其原因是因为家庭氛围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夫妻之间的争吵、冷嘲热讽等家庭不和谐因素都是造成儿童发生问题行为的诱因。
3 对策与建议
总体上来讲,留守儿童高问题行为的发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尝试从性别、年级及家庭类型这三方面对减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提出建议。
(1)男生的问题行为要高于女生,这不仅适用于留守儿童,在其他关于问题行为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男生要高于女生,男生的问题行为是应关注的重点。当今,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整个社会,其中不乏有劝人上进的,而更多的是以多种形式刺激人的欲望。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有力的自律能力,留守初中生通过媒体、网络接受了大量的含有攻击性和其他不良行为的信息。这些媒体所塑造的形象为留守儿童,尤其是男生树立了“榜样”,再加上初中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同伴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造成留守初中生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跟上潮流,才不会被人看不起。有研究表明,“负面”的行为更容易诱发从众行为。基于此,初中阶段自然成为攻击性行为产生的高发期。国家应加强对各种传媒手段的监管力度,正確引导价值观念的传导。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和学校应加强对初中生的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
(2)家庭是影響儿童问题行为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双亲家庭是最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而家庭的不完整会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家长应充分地意识到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应尽可能去承担作为父母应尽的义务。家长应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地与儿童建立起多种形式的联系,让儿童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父母的温暖与关爱。家长应多与学校联系了解儿童的品德、身心、学习状况,以便更好地与儿童和学校沟通。在一方或双方有休假时间时,应尽量团聚,感受彼此所带来的天伦之乐。
(3)在现今评价机制的影响下,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学生都将“分数”这种知识类的学习作为追逐的唯一目标,而把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人”的教育放在了次位。“人”的教育好了,就会具备同理心,就会理解父母的无奈和艰辛,就会理解监护人的苦心,就会具备良好的自制能力,自然会“择善”。学校尤其要注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引导儿童清晰地认识真善美,以多种形式加强对规范的遵守,升华道德的知、情、意、行体验。要让留守儿童学会健康活动,参与社会实践,体验为学校、班级、朋友、家长服务的义务和责任,养成良好性格,减少内心的悬空和边缘化趋向,进而实现留守儿童知、情、意、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26(3):60-65.
[2] 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 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521- 522.
[3]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51- 352.
[4] 郭碧味.台湾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社交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4.
[5] 张雪琴,龙永梅,张哲,等.农村留守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2):188-191.
[6] 史方方.初中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及其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7] 方晓义.家庭与儿童发展: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