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农场农业现代化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4-04-29 04:30陈志英王兆祥马天祥敦成园李婷沙春宇
农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

陈志英 王兆祥 马天祥 敦成园 李婷 沙春宇

摘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和战略决策。“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从农业投入、产出、地区发展、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及产业化5个方面设立指标,对曙光农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曙光农场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曙光农场实际提出发展建议,希望为曙光农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曙光农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323.1文献标志码:B论文编号:2013-0828

0引言

农业现代化是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和战略决策。广义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1]。黑龙江省农垦地区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排头兵。但这其中既有发展迅速、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三江平原地区,也有个别资源优势不明显、农业现代化建设相对落后、农业经济效益增长缓慢的地区。正是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目前没有一套确定的获得普遍认同的指标体系,可以用来准确评价一个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但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只有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同时立足各自特色对自身发展进行评价,发现优势和不足,才能使本地区的农业建设向更高水平的阶段迈进。

1曙光农场农业发展现状

曙光农场是在黑龙江省最早建立的国营农场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国有农场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改革,全国各垦区的国有农场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及农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经营体制变革,有一些小型的、城市周边的农场经过改制失去了企业性质,但绝大多数农场深化改革的大方向始终是企业化,尤其像曙光农场这样的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这些农场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更适合发展现代化农业。

农场的性质是农业企业,一直以来其企业化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但曙光农场在具有一般企业的共同特征的同时,还具有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

(1)农业人口多,耕地面积少。曙光农场有总人口1.3万,耕地面积2万hm2,人均耕地还不到黑龙江垦区人均耕地占有量的一半。有限的土地资源制约着当地种植作物的种类和大型机械的使用,不利于农场经济效益的提高。

(2)农业生产过程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农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大豆,新增加种植了少量水稻,这些粮食作物的生产周期都比较长,且附加值低。

(3)曙光农场地处地广人稀的边远地区,与所属红兴隆管理局距离较远,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散性给企业的生产组织、劳动管理和供销管理等经济活动带来复杂性,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工作环境艰苦。

(4)曙光农场的产品与其它国有农场雷同。由于农业属于基础性行业,劳动产品与其他部门相比,花色品种较少,而且数量较多,加大了企业经营决策调节手段和市场竞争难度。

2曙光农场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设计

一个合理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一些学者运用灰色关联分析[2]、聚类和因子分析法[3-4]、主成分BP神经网络[5]、动态筛选[6]、层次分析法[7-12]等方法构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另有一些学者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这些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行了评价[13-16]。笔者运用指标体系对曙光农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量化评估,就要根据农场的实际情况结合现有评价体系设计评估指标。

笔者参考衣爱东[17]、蒋和平[18]、张淑英[19]建立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曙光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选取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采用专家咨询法和成对因素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并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对曙光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进行评价。

3曙光农场农业现代化评价结果与分析

3.1评价指标统计

根据曙光农场实地调研获取的数据资料,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实际值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3.2指标体系测评结果

根据笔者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曙光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如表3所示。

3.3曙光农场农业现代化评价结果分析

(1)农业投入方面。2010—2012年农场的有效灌溉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并且达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成熟阶段,但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还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农场的人才发挥作用较小,也说明农场对人才与研发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农机总动力也处于较低水平,农场应该更加合理地配置农机类型,减少重复购置,以提高农机利用率。

(2)产出方面。农业人均GDP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已经达到成熟阶段,但单位耕地生产率提高较缓慢,农民纯收入处于发展阶段。说明近几年农场农民增收目标基本达到,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3)从地区发展水平来看,农业服务组织人数占农业劳动力比重较低,农场的农技推广机构还不够完善,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素质较低,阻碍了农场农业的发展,是影响农场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4)可持续发展方面。绿色农产品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不仅为农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森林覆盖率方面,由于林地效益回报周期长,参与林业种植的农户一直比较少,森林覆盖率没有明显变化。另外,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大对水土流失面积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5)产业结构与产业化水平方面。龙头企业经济增加值占农业经济增加值比重明显增加,年增长率接近7.5%,对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公司+农户的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对于农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促进曙光农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策

4.1调整农业机械化结构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机械购买的补贴力度在不断加大,目前曙光农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农业机械总动力比较大,但农业机械种类较单一,农业机械利用率较低,农业机械在当地农闲季节大量闲置,造成浪费。主要表现在配套农机具少、畜牧养殖业机械化水平比较低。可以建立农机合作社,在当地农闲季节,组织社员去需要农业机械的地区作业,不仅避免资源浪费,还可以增加社员的收入。

4.2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

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可以通过发挥示范园区的带动与示范作用,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加速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还可以发挥示范园区科普教育、观光旅游等综合效应,实现农业示范园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4.3利用农业合作社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在发挥农业合作社增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还可以发挥合作社进行农技推广的作用,合作社向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可以提高农业科技利用率,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因为合作社进行农技推广,可操作性强,农户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因此,利用农业合作社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对农场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4发展绿色农产品种植业

继续发展绿色农产品种植业是农场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调整种植结构,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应该加大对种植绿色农产品农户的补贴力度,利用农场规模化种植的优势,形成品牌,通过“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保障农户收益,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

4.5发挥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龙头企业的发展,在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现代化实现都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农场初加工农产品比较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更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品牌效应尚未形成。因此,龙头企业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凭借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也必然会受到制约。农场应围绕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重新整合优势资源,构筑能够牵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

5结语

中国的一些学者大多对全国和一些省份的农业现代化进行了评价研究,针对一个农场的具体研究极少。笔者对曙光农场的农业现代化进行了评价研究,在借鉴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曙光农场实际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2个层次构成的曙光农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曙光农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了评价。从综合测评结果看,曙光农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提高,但基本还处于发展阶段,一些指标如农业投入水平的相关指标(除有效灌溉率)、单位耕地生产率、人均耕地占有量、绿色、有机及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比率、森林覆盖率、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产业化龙头企业经济增加值占农业经济增加值比重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根据上述评价结果提出一些促进曙光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够对曙光农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景阳,郭艳红,米庆华.广义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29-31,46.

[2] 李虹来,勒中坚.灰色关联分析在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43-44,79.

[3] 沈琦,胡资骏.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模型——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法[J].农业经济,2012(5):3-5.

[4] 郭冰阳.因子分析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中的应用[J].经济师,2005(9):18-19.

[5] 赵红巍,吕杰.基于主成份BP神经网络的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1):57-62.

[6] 郭冰阳.用动态筛选方法构建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5(21):42-43

[7] 倪惠,张士云,江激宇.新时期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襄樊学院学报,2012(5):59-61,65.

[8] 谭爱花,李万明,谢芳.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10):8-14.

[9] 李黎明,袁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0-24.

[10] 曾利彬.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8(4):1634-1635,1652.

[11] 李林杰,郭彦锋.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J].统计教育,2005(8):11-14.

[12] 蒋和平,黄德林,郝利.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5(S1):52-60.

[13] 王建国,高崇升,邢如义,等.大庆市农业现代化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2):148-150,154.

[14] 孟志兴,秦作霞,殷海善,等.山西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J].山西农业科学,2013(6):642-645.

[15] 万忠,梁俊芬,康艺之,等.广东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评与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6):641-645.

[16] 徐贻军,任木荣.湖南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J].经济地理,2009(7):1166-1170.

[17] 衣爱东.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农垦,2007(10):32-35.

[18] 蒋和平,辛岭,尤飞.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44-63.

[19] 张淑英,夏心旻.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调研世界,2012(7):41-47.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
咸宁市农业现代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证分析
中国药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