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家永
【摘要】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化,我国也逐步加快了教育方面的改革。素质教育下的新课改,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培养。而探究式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理论中重要的一种,在初中数学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有显著成果。新课改后,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数学初中探究式教学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38-01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前提。可以说,探究式教学正日益成为初中数学中的一种主流教学方式。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由于初中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理念普遍落后,教师们只是将自己所知道的、所要讲解的教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任务,不注重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二)过分依赖于“题海战术”,缺乏主动创新
很多学校中教师们只是机械地把各种各样的数学题留给学生做,而很少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自己领悟,使学生处于一种“机械模仿”加记忆的状态,这种以解题为目的,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探讨的教学方法,易导致学生创造力、变通能力弱。
(三)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由于初中数学教师们任务量大、工作繁重等问题,容易导致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引与开导,也容易导致学生自身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降低等问题。
总体来说,新课改之后的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疏导与关注,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内化”过程,注重具体的操作活动,也要避免探究式学习仅仅成为一种活动,而不是真正的学习。
二、新课程下数学课程中探究式教学的具体研究分析
(一)以探究性问题为载体,注意探究流程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教学规律之上。就目前而言,初中数学中的探究性教学主要围绕数学问题进行,毕竟初中数学只是基础教育,这里所讲的探究,是指在学习方式与态度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形成一种探索的意愿。下面通过几道例题来说明。例如:按条件画三角形(教师口述学生按要求画三角形)画∠MAN=50°;在AM、AN上分别截取AB=1.4cm,AC=2.3cm;连接BC。将所得的三角形剪下,并与同学进行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教师:通过上面几个活动你对三角形全等所需要的条件有什么看法?你能用语言将它叙述一下吗?具体探究步骤如下:1.确定探究主题。每一道数学题都有自己要探究解决的问题,阅读题干,找到问题。上面这道题是要求学生能否通过三角形的绘画与计算得出一些规律。2.明确探究任务,优化探究过程。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过程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这道题的下一步,小组讨论,每小组派代表述说,小组间相互补充,教师板书结论。3.呈现探究结果,实现意义重构。
结论: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在△ABC和△DEF中AB=DE,∠B=∠EBC=EF
∴△ABC≌△DEF(SAS)
再例如,AB=AD, ∠BAC=∠DAC. △ABC和△ADC全等吗?问题(1):△ABC和△ADC全等吗?问题(2):它们已经有了哪些元素对应相等?问题(3):还缺什么条件?学生们可以根据所给条件,进行逐步解答,等等。当然,学生的自主思考与研究是主要的,老师只是“参与”而不是“指示”,只是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研究例题,逐步深入,层层递进
数学中的探究问题,可以看作是多层次的活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中,有提出问题、列出假设、寻找方案、解决问题等。不论是哪个层次,哪种活动,课程学习过程中除了“内容领域目标”外,还应该有一种 “行为目标”,即让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做出一定的探究性行为,从而让学生自觉养成一种探究意识,提高每一名学生的基础能力。此外,案例是教师适应新课程的重要工具,也是培养、锻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主要方法。教师可以在研究例题过程中,以问题为主,层次分明地进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逐步适应新课程,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根据一元一次方程,对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探究;对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进行试验、归纳与研究;对比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各类性质,进行各种问题的研究与解决,等等。
例1.在新课程下“一元一次的图象性质”的教学设计与步骤上融入探究式教学,层层推进。
第一步提出问题,试推算k、b的取值对一次函数y=kx+b(k≠0)的图像的影响,并讨论此函数的性质。
第二步学生探索,对函数y=kx+b(k≠0)画出特定的图象,并进行细致观察,通过一系列的计算与抽象研究,探索函数性质。
第三步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通过不同的取值,猜想k与b的取值对y=kx+b(k≠0)的图像的影响,并继续画图以求检验。
第四步共同交流以研究方案。师生互相交流,观察图象的变化,从而达成一个共识,完成对k与b的取值对y=kx+b(k≠0)图像的影响。
例2.用火柴棒按下图方式搭建三角形。
并填写下表
照这样搭下去,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多少根火柴棒?
学生通过动手参与,可以得出一个需三根,两个需5根… …让学生在图形的变化过程中感受火柴棒数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最后得出每多加一个需两根,n个要2n根,但第一个多一根,所以需要2n+1根。
当我国实行了新课改后,我国教育应该在现代素质教育下,让初中数学教学抛弃传统的否定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方式,改变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状况,转变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自身的积极性的教学方式,从而培养、提高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鲁文静.初中数学“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探微[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6期
[2]刘晓婉,周彩芬.初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05期
[3]邬亚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邓云.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J].中学生理化报;2005-2006学年度第42期:4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