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4-04-29 00:44毛姣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经济学案例

【摘要】学习并掌握经济学理论对开展经贸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后续工作实践意义重大,但对高职学生而言,《经济学基础》课程理论性强、模型复杂,给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与挑战。案例教学法是适合该课程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案例教学法与理论讲授法的配合采用,将大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经济理论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案例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05-01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经济学基础》是高职经济管理类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涵盖研究单个经济个体如何合理配置经济资源以获得最大效用及利润的微观内容和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及资源如何合理利用以实现最大效率的宏观内容。课程理论体系庞大,内容较为晦涩抽象,经济理论阐述中涉及的数学函数、曲线、计算公式以及模型使得该课程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经济基础理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能运用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经济问题,利用经济学理论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做出理性、透彻的分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经济素养与职业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是一种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的协作式、探究性的开放、互动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对真实、典型的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与能力迁移。《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如果恰当地使用案例教学,将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增进师生的双向互动,促进信息的及时沟通反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教学热情

教师通过巧妙的教学案例安排,在案例引导中传道、授业、解惑,改变了以往纯理论讲授单调和抽象状况。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给人直观的体验,易于学习和理解,同时,多样化的案例使学生的兴趣提升、注意力不断集中。在学生学习热情被激发的情况下,其参与感增强,形成主动探索与积极思考的竞争氛围,通过努力思考所学懂的经济理论会给学生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教师不再独唱理论,受学生积极思考学习热情带动,深入案例与学生互动,集思广益,开阔思路。

2.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法拓展了传统讲授法中师到生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建立了多渠道双向信息交流途径,从而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全方位的互动交流。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把握整体教学方向与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深化并升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从学生那里获取教学信息反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3.实现学生知识到技能的迁移

学生在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中,会积累大量的经济专业知识,包括供求理论、效用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等。以这样的专业知识,学生完全可以更好的参与经济生活,读懂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然而、知识并不等于能力,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转化为实践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教会学生如何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再以理论去丰富生活。

4.有助于实施多维度的评价

案例教学摆脱传统评价的束缚,突破了单一依赖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业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与综合展示,全面掌握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分析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案例教学的包容性与综合性特点更有利于实施素质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

三、完善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1.案例立足于理论,力求趣味性和真实性

案例教学法是课堂讲授法的有益补充,最主要的目的在于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所以案例的选择首先应该立足于理论,所谓好案例,就是指能准确恰当解释理论的案例。被选作案例的素材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应当是学生已经学过或即将学习的知识,教师应将案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点予以设置、区分,使学生融会贯通、温故知新。同时,教师搜集案例的过程也是个不断筛选和积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课程进度以及学生层次来挑选安排兼具趣味性,典型性,启发性的案例,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此外,为了符合高职教学的需要,教师往往需要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改编案例,使案例符合高职学生认知的难易度;为了使教学与学生学习思考更加贴近,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补充更新案例,确保案例的时效性;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案例应该将经济理论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紧密结合,缩小与现实的差距。

2.提高教师组织案例教学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与一般课堂教学相比,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案例教学不是简单而机械的陈述故事、讲解道理,它应能给学生提供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真实情境,使学生在一定的研究框架内就现实问题作出感性判断与理性分析。其次,教师应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根据案例的展开不断的进行提问,通过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丰富变化、语言的幽默诙谐营造一个良好的研讨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逐步克服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加强学生学科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职业素养。既能够让每个学生踊跃地表达意见,同时也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创造一个思维共享的良好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因为许多学生对案例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只是羞于表达。教师应该肯定那些新颖有创意的见解和符合逻辑的分析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鼓励其今后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同时对于偏颇欠成熟的观点,教师也不能片面否定、粗暴打断,应该在寻找原因后对理论理解偏差的地方进行纠正,指出思维的缺点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从理论拓展到案例,从案例回归理论,如此可加深印象,让学生更清楚理解掌握理论。最后,教师还要控制好案例教学的课堂节奏,在计划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保证学生积极参与,保持课堂秩序有序而不呆板,热烈而不混乱。

3.注重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机融合

案例教学是建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孤立地开展案例教学是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经济学基础》教学尤其要注重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案例教学中,有的老师陷入讲的误区,自己讲得太多太投入,忽略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这是不可取的。成功的案例教学是把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融为一体,在讲解理论知识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原理,进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提倡案例教学的同时也要警惕“唯案例是从”的思想,并不是该课程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案例教学,一来课时有限,二来有些概念性理论是对实际生活的抽象概括并简化而形成的,很难与客观事物做简单的对号入座,这类知识点就不适合案例教学,可以采用举例说明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杨玉娟,初凤荣. 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J].华章,2012(33)

[2]王永成.案例教学在高职金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4)

[3]傅海霞.案例教学对高校国贸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研究[J].对外经贸,2013(6)

作者简介:

毛姣艳(1985-),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经济学基础经济学案例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简明经济学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