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玲
古语云“因材施教”. 如何因材施教呢?我想这里的“材”不仅指的是教材,还指的是学生. 从学生角度出发,因材施教,是针对学生“需要”的知识,进行教学,从而被学生接受. 可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呢?作为个体而言,每个孩子的兴趣点和基础都不一样,如何从大局出发,从孩子整体“需要”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呢?这还要归结到教材上来设计教学,任何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这三点分别对应着学生的认知需要、发展需要和情感需要,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挖掘学生的认知需要、发展需要和情感需要,重组教材,设计教学. 下面,我就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实例谈一谈如何因学生的“需要”设计教学.
一、“需”链接——挖掘学生的认知需要
学生最基础的需要是认知需要,这是学习的最低要求. 为了满足认知需要,我们可以结合要教学的知识点设计链接点,进一步具体化即疑惑点和兴趣点,这里既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和解决问题探究的欲望,同时还要把握适当的度. 因此,老师挖掘出的疑惑点不能太难,让孩子能跳一跳,够得着,还要包装上趣味的外衣,以此吸引孩子认知,从而凸显、满足认知这个基本需要.
比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时,老师并不急于引导孩子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而是先呈现两个小长方体并引发孩子思考怎样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 由于前一节课,孩子们刚刚学习了体积单位,所以此时很容易想到用切的办法,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从而得到答案. 可是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物体的体积都可以通过“切”成体积单位的办法,比如教室的空间,于是,老师在这里继续追问:“那教室空间的体积多大呢?还能切吗?”这里,老师特意抛出了这个疑问点,不能切又能怎么样呢?引发学生继续探索下去,接着又提出了摆的办法,用“摆”体积单位的方法,引导学生摆出长方体并发现摆出长方体的体积单位个数就是每行的个数乘行数乘层数. 接着,老师并未就此止步向体积公式上引导,而是又抛出了一个疑问点:要摆出教室空间那么大的长方体,我们还可以用“摆”的方法解决吗?显然用“摆”来求教室空间的体积是不可能的. 于是,老师又进一步引导孩子观察每行的个数即是长方体的长,行数即是长方体的宽,层数即是长方体的高,因此长方体的体积即用长乘宽乘高,这时水到渠成,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归结到了“算”上. 孩子的认知需要,逐步通过老师设计的两个疑问点,引发活动开展,正是活动的设计,疑惑点和兴趣点均得以满足,同时链接的认知需要也得以满足.
二、“需”延伸——挖掘学生的发展需要
较高层次的需要是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了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我们可以结合要教学的知识点设计延伸点,进一步具体化即支撑点和生长点,这里既要找准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支撑点,同时还要善于发现便于孩子发展的生长点,以此促进孩子发展,从而凸显、满足发展这个较高层次的需要.
比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复习课”时,我将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糅合在一道生活场景中,我只出示了一个长方体玻璃金鱼缸的长、宽、高及水面的高度,这里,孩子们可以想到求长方体玻璃金鱼缸所占空间的大小、底面积、所用玻璃的面积、水的体积、鱼缸的容积……对于孩子而言,这里既巩固了孩子的认知,同时还满足了“学以致用”的发展需要. 当然,生活中,应用到长方体知识并不止这些,还有等积变形的知识应用,将鹅卵石、金鱼倒入金鱼缸中,水面升高了1分米,求金鱼和鹅卵石的体积;还有等积变形的知识特殊应用,在金鱼缸中,放一座大假山,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问水面升高多少厘米……由此可见,孩子的“需要”就好似一粒种子,在生活中找“需要”的支撑点,就好似给种子找到了片沃土. 而从支撑点到生长点,就好比种子发芽、生长,生长点不需要遍地开花,只要适时、适当、选择性地延伸,那么藤上必定会开出无数智慧的小花,从而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
三、“需”整合——挖掘学生的情感需要
情感需要是孩子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种需要,为了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我们可以结合要教学的知识点设计整合点,进一步具体化即契合点和注意点,这里既要关注到孩子视野中的注意点,同时还要抓住契合点,以此培养孩子的情感,从而凸显、满足情感这个必不可少的需要.
没有情感的数学教学是苍白的、低效的. 虽然教学数学知识,但我们同样可以整合思想品德、综合、语文等学科,关爱学生的情,播种情感的种子,点燃情感的火种,让数学课堂情感丰盈. 数学课堂,我们可以结合最近学生关心或社会瞩目的热点问题创设情境,在孩子们的注意点上整合知识与情感教学,更易于知识的巩固、情感的培养. 比如,奥运会后,我们可以将祖国的奖牌数或奥运冠军编入题目中,让孩子在解题过程中感受祖国体育事业的日益强大,为祖国感到自豪;也可以把孩子最近都在读的书设计进情境,以此吸引孩子的注意;有些习题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节约水电、珍惜粮食……因此,教学的同时,还要抓住教育的契机. 当然,情感的教育,还包括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习惯,教学设计中,还可以结合知识点设计小马虎日记、小马虎一日生活,让孩子在判断正误的同时,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要紧密围绕着三维教学目标展开,只有逐步满足了孩子的认知需要、发展需要、情感需要,孩子们的知识才能逐步增长,能力与技能才能逐步发展,情感与价值观才能逐步形成. 而这些需要的满足,教师要因“需”设计,链接需要的,才能投入接受,从而满足认知需要;延伸需要的,才能欣然接受,从而满足发展需要;整合需要的,才能快乐接受,从而满足情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