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留白”艺术

2014-04-29 00:44吴建江
考试周刊 2014年90期
关键词:留白板书散文

吴建江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总有些共同的地方:课堂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地进行师生互动,你问我答,一节课“马不停蹄”,没有喘息的机会。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被剥夺了自主思考、质疑的权力。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可以学习国画中的“留白”技法和文学中的“留白”写法,留点空白给学生,放飞学生思维,从而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在“空白”中想象,在“空白”中思考、探索,培养思维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语文教学的魅力,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留下“空白”。

一、备课前要备“空白”

一些教师预先设计好上课思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走到头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要知道,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可变因素,随时会有学生发现自己预设思路以外的问题。这不但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更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准备充分,尤其要准备一些“空白”,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供一些方法让他们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要重视备课时给学生留有空间,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给课堂教学提供更多选择余地。多一点事先准备就多一点成功的把握。预设与生成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关键看预设什么,怎么设计。要把一堂好课奉献给学生,教师需要未雨绸缪,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在上课之前就成竹在胸。“以人为本”在上课之前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有实效,才能产生巨大的魅力。

二、上课时要用“空白”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想象、质疑、思考等的机会是很多的,关键看教师是否重视对这些机会的利用。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及和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交流,我觉得上课时可以在以下几方面留下“空白”:

1.语言上可以“留白”

语言上的“空白”指教师“欲言又止”,要“含蓄”,即使点拨,也只能“点到即止”。有的教师过于低估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有可能为了抓紧时间实现教学目标,总把学生能说的话同时应该让学生说的话“乐于助人”地说出来。我们要在语言上留下“空白”,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想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知和体验。如我在教学苏轼的《赤壁赋》时,要求学生将写景文字扩写成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选取两篇比较典型的短文进行简评。我尝试让学生评价。学生依据自己散文鉴赏、写作的体验,各抒己见,对两篇文字的优点和不足评价得头头是道。课后我反思:如果我评价了,那么肯定是“越俎代庖”,他们这样一评价,加深了对散文特点及散文写作的理解,比我专门教他们怎样欣赏与写作散文效果要好得多。

2.问题上可以“留白”

教师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是老师的问题,很难涵盖学生的真正疑问。课堂应该是多维的、弹性的,因此有必要在某些教学环节之后,留“空白”让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质疑求异,让学生的发问填补教学内容的空白,并且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性地学习,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常常有学生在诗歌鉴赏时提出不同的理解。这时我让他们讨论研究这些不同的理解是否合理。如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一个学生提出蔺相如在秦王同意斋戒五日,设九宾之礼接待蔺相如时暗中把和氏璧送回赵国是否合理的问题,我让学生自己判断并且说明理由。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见解并且陈述了理由。这些不同的见解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真正解决了学生心中的问题。这才是意义非凡的课堂教学。

3.板书上要留“空白”

现在很多老师把板书写得很工整、很详细。前者是基本要求,必须做到,但对于后者,我认为还是简洁一点比较好。对于学生来说,板书是越详细越好,但弊端显而易见:一些学生对板书产生依赖性。所以,课堂教学中板书应该留有一定的“空白”。有的内容可以通过省略号或留空方法隐去,有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动手完成。这一板书上的“空白”,对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概括能力,是很有益处的。如我在讲解《荷塘月色》时,通过分析一些关键语句,得出作者心情变化的过程:求静——得静——失静。问题来了,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描写部分。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拿起笔在文中找了起来。这样,简洁的板书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发了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三、下课后要留“空白”

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新课程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并未因下课而暂停。课堂所得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后有更广阔的知识天空在等待着这些很有朝气同时很有潜力的青少年。因此,我在课后总留一点“空白”,让学生尝试完成开放性的课后练习与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交流讨论,合作研究,并应用到作文、口语中,如用散文笔法扩写写景诗句、写一些读书笔记、人物评价等,已初具成效。学生无论是口头、书面表达能力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习自主性也得到了增强。

部分老师会心存顾虑:留了“空白”,一则完不成任务,二则课堂显得冷清,三是“空白”略显尴尬。虞晔如老师在《要努力探寻成功教学的策略》中有这样一段话:

“……

你是否经常不放心,觉得这也没讲,那也没讲?——没有必要。

你喜欢面面俱到吗?敢于割舍吗?———要敢于割舍。

你的教学是否有固定的讲读程序?——要突破程式,给学生惊喜。

你是否常常潜心于把正确的答案教给学生?——不,重要的是学习过程。

……

你是否过于追求完美?——追求教学形式的完美往往是从“别人如何看我”角度来思考的,其实质关注的是自己,忽略的是学生。”

看完这段文字,你还会有之前的顾虑吗?在语文教学过程,教师要给学生留一点“空白”。留一点空白,让学生想象,充分自主地学习、探究,使学生的思维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自由地驰骋。不能培养出惰于思维、毫无发展潜力的青年人。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从现在开始留一点“空白”。

猜你喜欢
留白板书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浅谈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使用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