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远江
摘要:没有启发、没有引导就没有教学的互动,就无法推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设计问题,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则是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就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做了一些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问;重要性;不良倾向;提问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31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信息交流最重要的手段。好的提问能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美国教学法专家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学生可以从教师的提问中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等信息;教师则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教学效果的信息,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从心理学角度看,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一个个问题,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1. 不断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教学理论主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就是师生共同表演。课堂提问正好符合这一教学理论,它能不断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提问给学生以外部刺激,防止注意力的分散,并使学生经常保持有意注意。实践证明,通过提问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所学知识比由教师对学生单向传递信息所获得知识的印象深刻得多。
2.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支配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动机,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外界的刺激,它对于接受外界刺激、同化外界刺激并进行信息处理的学习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问题是面向全班同学的,对问题所做出的回答体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希望得到称赞。这种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这样就诱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通过对学生答案的肯定或否定,使学生明确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这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提问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换的双边活动,而不是过去那种教师输出信息、学生接受信息的单向活动。提问使教师了解到哪些方面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需要仔细讲解;哪些方面学生已经理解,只需一笔带过,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二、课堂提问的几种不良倾向
1. 设问时机把握不准。有的教师为提问而设问,只要有了问,就是有互动的好课堂,导致随意设问。不把握节奏,学生也无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 提问的质量不高。有时会出现提问偏僻或直露。教师只要求学生重复或辨认教学过程中已出现的信息,学生这种记忆测试式的问题虽然应答如流,但思维受到了抑制,无法得到活跃和发展。
3. 提问目的不明确。问题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缺乏有机组合,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达不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高度。
4. 提问的答案固定,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读书,懂得学习,那就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能问题与答案一对一,给学生发展创新思维的机会。
三、进行创造性提问的方法
1. 设疑新颖,具有启发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课堂提问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适当的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提问要把握好时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在准确把握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情感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积极地去思考问题。
3. 设计提问时,把握易与难、简与繁的辨证关系,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
第一,化“难、繁”为“易、简”,把大问题分解成彼此关联的小问题,通过小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大问题的目的。
第二,变“易、简”为适当的“难、繁”,即立足学生发展,把问题提得“大”一些,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問,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县五里乡教育管理中心 55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