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亮等
摘要:以构建理论学习与工程项目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合作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三大教育平台为基础的“三个结合”工科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三个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阐述了材料类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办法和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实践证明,“三个结合”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大众化教育时代行之有效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材料类专业;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三个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4-0038-03
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和建设创新国家的必然需要,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体系之一。[1]如何培养应用创新人才是国内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高校都在思考与探索的问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根据社会对应用创新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培养诚朴求是,博学笃行,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强调“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理论指导,突出实践特色,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努力构建有利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探索实行了以构建理论学习与工程项目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合作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三大教育平台为基础的“三个结合”工科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两年的实践,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
一、“三个结合”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三个结合”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性化培养可以强化专业知识教育和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应用创新精神,最终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因此,“三个结合”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的必然选择。
1.“三个结合”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社会需求
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对在校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大有裨益。[2]个性的自由发展与具有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更多地强调多样性和个性化而不是强调统一性和共性。[2]“三个结合”的培养模式可以进一步凸显本科生教育的个性化,培养创新型人才,满足创新型国家及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2.“三个结合”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规律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本科高校中开展“三个结合”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大众化教育的大课式教学模式最凸显的问题是教学目标和要求很难兼顾全面,出现高素质学生“吃不饱”、低素质学生“不消化”的问题。这样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金子元久教授根据大学的教育力和学生的差异程度把学生分为四种类型:高度匹配型、有限认同型、被动接受型、疏远型;对于个体差异的学生群体仍旧使用统一的培养目标,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势必会造成“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的现象,同时对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也有不好的影响;在“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愈来愈体现在高校的办学实际背景下,通过设立实验班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优化培养,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举措。[3]这符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规律。
3.“三个结合”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大众化教育单一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是本科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通过开办“三个结合”专业实验班有利于选拔与培养在智力、能力及较高学业期待方面有充分准备的学生,在学生中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形成学生学习的激励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也有利于应用型高校探索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3]这种模式可以与整齐划一的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互补。
二、“三个结合”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以构建理论学习与工程项目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合作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三大教育平台为基础,以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渐进式导师制培养为主要手段,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符合材料类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该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学生达到如下标准:掌握系统扎实的材料专业基础理论,熟悉材料工程技术知识,了解材料专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围绕工程实际问题构建合理的理论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结构的自我学习完善能力,具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参与材料工程项目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三、“三个结合”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内容
1.“三个结合”的三大平台建设
(1)构建理论学习与工程项目相结合的理论课程教育平台。成立了教授、行业高级工程师和科研院所研究员等组成的材料专业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该平台的建设和实施。建立了促进理论学习与工程项目相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如定期召开材料专业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商讨理论教学改革工作。建立了工程案例教案奖励制度。建设了材料专业工程项目典型案例库。工程项目案例主要来自于材料企业、科研院所和教师的科研成果。构建了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出版了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的教材《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工程传输原理》《材料腐蚀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分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及工具书《电镀入门600问》,制订了相应的培养计划。
(2)构建了校内教育与合作教育相结合的工程实践教育平台。成立了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该平台的建设和实施。建立了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的有效运行机制:如定期召开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会议,制订和实施工程实践教学的培养方案、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构建了互惠互动的合作教育长效机制。建立了材料专业合作教育基地,使学生能够深入生产实际创造条件,联合实施学生的实践教学培养过程。在此平台上,学生大一暑期开展了认识实习,大二或大三暑期进行了顶岗实习,大四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验室进行了毕业设计。
(3)构建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教育平台。成立了辅导员、导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综合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该平台的建设和实施。建立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如定期召开综合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会议,商讨建设二者互动机制;建立了“相辅相成,侧重过程,渐进培养”的第二课堂运行机制;实施了第二课堂学分制。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活动,如各类学术竞赛、学术交流等。在此平台上,学院对大一、大二学生举办了专题讲座或讨论,如教授博士论坛等活动;对大三、大四学生举办了专业知识、实验技能、材料类发明创造竞赛等活动,组织参加了校科技论文竞赛,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学术竞赛,指导学生进行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和研究。
2.在“三个结合”平台上,构建了校企联合导师组指导下渐进式、课程化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组建了材料专业实验班,实施了导师制。在第三学期,学生自愿报名,实行双向选择组建实验班。以实验班为载体进行培养模式试点。為增加可比性选择同层次学分绩的未参加实验班的相同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到目前已经培养了3届实验班学生。
(2)实行了校企联合导师组指导制度。由不同研究方向(注重与相关专业交叉)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与至少1名企业高级工程师或工程师联合组成3~4人的导师组,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如导师指导学生选择专业选修课,师生协商确定研究方向。导师制实施方案注重以下两方面能力的培养。
(3)实行了循序渐进课程化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第四学期开始开设了循序渐进的“基本实践创新能力训练”“独立实践创新能力训练”“强化实践创新能力训练”系列课程。学生在导师组指导下进行了实践创新能力训练。内容包括基本研究方法训练和基本分析方法训练,并进行工程实际问题调研、文献检索、论文写作和专题报告、研究进展述评、参加项目管理等,学生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论文、专利或其他成果形式获得成绩,目标为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科研项目、专题科研综合训练和毕业论文,题目原则上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或来自导师的科研项目。构建“学中用,用中学”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指导方式。
3.强化了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
第一,强化了先实践后理论,注重专业知识目的性自学能力培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交替促进式学习。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先实践后理论的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实践环节特点,灵活设置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次序。如在理论课之前,通过实践教学发现工程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理论课程。
第二,增加了实践教学时间。加强了专业基础课教学,适度削减了专业课学时和门数,使学生形成较为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为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留出更多时间。利用学校新设立的8周长暑假工作实践学期,开展了合作教育、开设了“实践创新能力训练”课程,在第七学期提前开始毕业设计,为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时间保证。
4.建立了有效的管理体系
(1)设立了实验班创新研究基金。通过企业赞助、教师科研课题投入等方式设立了实验班创新研究基金,资助了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项目,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和参与科技竞赛等。
(2)制订了学生进出实验班的管理办法,第六学期末时对考核不合格和主动申请退出的学生,经批准后可回到原来班级学习,对有突出潜质学生每学年补充录取一次。
(3)建立了规范的学术交流和导师指导制度,学生每两周进行一次学术交流,要求导师组至少1名教师参加并进行指导。
四、专业实验班的实践成果
该培养模式已经通过连续三届“应用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试点运行,取得了系列的显著成果。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学生的对照组相比:主持“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3项,是对照组学生的13倍;学生以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身份共发表论文104篇,其中SCI论文1篇、EI论文2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期刊论文52篇,申请专利3项,对照组仅在非CSCD期刊发表论文论文8篇;参加省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人次占学生总数的50%,是对照组学生的2.5倍;学生就业率100%,企业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0%。
项目实施结果表明,实验班毕业生掌握了系统扎实的材料专业基础理论,具有围绕工程实际问题构建合理的理论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结构的自我学习完善能力,具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实现了项目的预期目标。
五、专业实验班的实践研究展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三个结合”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前3届学生的培养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得了全面推广的经验,该培养模式也会逐步被各高校、各学科所认可,并将逐渐与研究生教育接轨。同时,创新和完善专业实验班培养的选拔机制、培养模式和考核机制以及专业实验班导师和学生的管理制度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新课题,不断攻克这一课题将促进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创新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石金峰.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8,26(4):29-31.
[2]田甜,张宝进,石迎爽.浅析缩短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J].新西部,2011,(15):181-182.
[3]季靖.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青年研究,2010,(12):80-83.
(责任编辑:王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