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培养探析

2014-04-29 00:44刘翠梅
成才之路 2014年25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语文教学中职

刘翠梅

摘 要: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生命對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的生命就像初升的朝阳、含苞的花朵,充满着希望。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生命意识

近几年,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个别学生自杀或是杀人的新闻报道,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生命意识比较薄弱,生命教育迫在眉睫。因此,应该加强生命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下面将探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生命意识。

一、提高教师修养,尊重每个生命个体

教师应该自身具备强烈的生命意识,只有心怀生命与敬畏之情,教师才能在面对中职学生时,看到的不是一个需要接受调教的学生,看到的是与自己一样的人。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学生也是一个有话语权的生命个体,对于这样一个个的生命个体,教师的心里应该是充满着信任、尊重和爱护的。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带着生命的教学理念走入课堂,坚持追求真善美。并且需要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观,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厚的教学理论、正确的教育视觉以及坚定的文人理论,才能增强自身的人文意识,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语文课堂氛围。

二、深入挖掘文本中的生命情感

开展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向人类传输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是从尊重生命开始的。开展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文素质以及科学精神,语文学科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地挖掘潜藏在语文教材中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化的精神力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自觉地接受生命教育的熏陶和感染,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精神品质。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们,他们的创作都是积累了大量的人生经验,其中包含着对生命的感受与悲壮。如果学生能够长期处于这种文化的影响下,那么学生则感受到人生的洗礼,并且能够从这些伟大的作品中读懂什么是生命。比如,教师在教学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用布盖住自己的眼睛,在教室里静静地坐两分钟,然后让学生谈谈在这两分钟内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师带着学生的感受,再来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光明是海伦·凯勒最期盼的,她虽然身体有缺陷,但是依旧对生命有着强烈的热爱。学生了解到海伦·凯勒的思想,明白了生命的可贵,人的生命历程会经受各种各样的挫折,只有勇于面对生命的人,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人应该珍惜生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学习和生活。同时,需要积累丰富的古文诗词素材,传承中华文化中的生命精神。语文课本中记载了很多表达对生命热爱的文章,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这些文章,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从中获得感悟。在这种积累的过程中,学生时刻受到文化的感染,也会自觉地传承中华文化中的生命精神。比如,陶渊明的《爱莲说》以及《陋室铭》两篇文章都表现出作者对生命的态度。做人应该不能丢失气节、不能一味地追求名利,应该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样才能活出一个有生命的人生。教师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人格魅力比物质更加重要,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生命有自己的活法。

三、写出生命的真谛

首先,教师应该用生命去教作文。教师对生命的体会和感悟,对作文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语文教师对写作没有兴趣,没有激情,没有追求,甚至将自己的生命远离写作之外,那么写作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则无法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作文中。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作文教学中,努力做一个热爱诗词、热爱读写的人,将自己的人生变为“语文人生”或者是“言语人生”,这样才能感悟到写作之生命对自己人生发展的影响,也能促进学生思想与精神境界的提高,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促使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深刻体会。其次,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需要准确地引入生命的素材,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生命的价值。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医院观察父母如何照顾生病儿女,并对学生进行采访,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或者在学习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篇文章之后,让学生思考:当面对生命中的各种挫折和不幸时,你会怎么办?并将此作为话题,促使学生感受生命的不屈。材料作文能够拓展学生的思路,所以,对于材料作文,教师应该精心选材,精心设计,促使学生能够从一些生命教育材料或者写作中受到思想的启迪,加强学生对生命的深刻认识。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生命真实的感悟。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需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与其平等的人。虽然中职学生的情感、思想、个性以及创造力等,与普通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对生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也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与冲动。也许他们的体验和感悟不太成熟,但却是最真实的思想。比如,一位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理想》,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父亲还没有去世之前,对我说,长大之后当个科学家。母亲却要求我长大之后当个警察,说这样什么都不怕。但是我不想当科学家或警察,我的理想是变成一条狗,守候在家门口。因为母亲害怕鬼,我也害怕鬼,但是狗不害怕鬼。因此,我想变成一条狗,这样可以保护妈妈了……”这篇文章虽然有点幼稚,甚至好笑,但却是这位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是一份朴素而动人的情感。如果教师不认同学生的作文,则会扼杀学生写作诠释的爱心和热情,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和表达冲动,这样学生才会关注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用温暖的文字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小结:综上所述,语文教材中的各类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美好的情感,积极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同时,语文教学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命意识,尊重每个生命个体,转变自己的传统教育观念,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激活文学的生命律动。

参考文献:

[1]范志强.培养生命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J].新课程学习,2012

(12).

[2]丁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J].学周刊,2014(1).

[3]严黎炜.高中生命科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生命意识的实践研

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8).

(广东河源理工学校)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语文教学中职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