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勤琴
插图,将非视化的资讯运用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便是视觉文化。好的插图,使文章增色不少。它不是抽象语言符号的具体化,不是平淡文字的生动化,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可视化表现,还蕴含着丰富的寓意,是按照小学生的感性认知特性而载入教材书的。缺少了插图的教科书,如同一幅缺少颜色的油画,暗淡无光。插图的妙用,即在于其在文字与学生之间架起的五彩斑斓的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
一、功夫在诗外——文配图相映成辉
插图虽然作为课本的“配角”出现,但它绝非配菜,而是地地道道的主菜。成功的插图往往独立于文字之外,既可单独成篇,又与课本内容相映成辉。
(1)识图。小学生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于图像一类的视觉文化有着极大的兴趣。课本配有相应插图,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人、事、物的能力。插图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解释,更是对文字的二度创作。看插图,意不局限于“看”,而在于“读”懂它。首先要分辨出图中描绘的是人物还是景物,是真实故事还是虚拟的景观。景色为主的插图,引导学生弄懂实景与虚景之间的关系,如实景中所展示的季节、虚景中所描绘的意境;人物为主的插图,从人物的体貌特征、所处的环境、动作举止等方面,了解人物,对插图形成整体印象;故事类的组图,要分析每幅插图的内容,插图与插图之间的关联,所展示的故事情节;以意境为主的图,多用于童话、寓言类的课文,以虚景為主,虽然画面简洁,但意蕴深刻。对于插图的整体感知,有助学生了解插图的全貌及寓意。
(2)解意。具备了基础的识图能力后,接下来要深入观察画面细节,明了作者寓意。观察是形象描绘的前提,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而图画往往反映的是生活中的场景,运用了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学生来说是意境的集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细节着眼,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如《滴水穿石的启示》,即为组图形式展现,一为画家齐白石、一为药圣李时珍、一为发明家爱迪生,三人都是执着于各自领域的传奇人物,为人类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最醒目的当数课文开篇时的插图,那一方中间凹陷大洞的奇石。这样组合插图,意在告诫学生,人生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聚沙才能成塔,滴水亦可穿石。
二、故事在图中——引申义联系生活
阅读离不开生活,与其说学生在阅读文字,不如说学生在阅读生活。插画中展现的故事,是文字的视象化,是生活的影像化。也就是说,学生在插图中阅读着生活的影子。
(1)挖掘深意。对于插图的剖析,要做到由表及里,明辨主次,确定核心寓意。每幅图画要表达的主体与客体,学生通常不易分辨出来,需要教师从旁启发引导,给学生观察的主体方向,帮助学生激发想象力。如图中的人、景、物,彼此之间有什么关联?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观察分析图画各部分之间或图与图之间的关联,并找出潜藏在画面中的时间、地点等,弄清图画所表达的主要事件;观察图画中人物的体貌、表情、动作,判断故事的主题与深意。如上面所提到的滴水穿石组图,三个人物貌似没有关联之处,但从人物的精神层面剖析,彼此之间却有很多相通之处,都是锲而不舍地追求心中的真理,这便是课文的主旨深意所在。
(2)联系生活。想象力是人的天性,丰富的想象力是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引导学生逐步贴近图画的主题,剖析图画的深层寓意,形成视觉感知,便于学生挖掘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想象力。学生凭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认知,来解构插图的寓意,很自然地与生活联系起来。这一联系的过程,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将课文与生活连接起来,在阅读的同时,知识在不断地内化。如《掌声》的插图,正在向大家鞠躬的小女孩,正是主人公英子。插图所展现的场景,正是学生们正在经历的课堂,因此英子的形象一下子亲切起来,与学生拉近了距离。学生仿佛在阅读身边的故事,英子仿佛成了课堂中的一员,使人物形象鲜活立体。
三、读说在书外——勤交流激活课堂
读与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主题。语言学习的目的是运用,是消除沟通的壁垒,增进情感交流的纽带。通过交流,有效激活课堂教学,刺激学生思考,加速知识的内化。
(1)勤思考。插图依课文而“生”,带有强烈主题性。而视象会先于文字步入学生的眼帘,也会先于文字在学生的大脑中产生“震动”。如《牧童和狼》中,插图用虚景,描绘出生动的故事。主人公张大口似在呐喊,他的表情充满了恐惧,而身后狼惊讶的表情,对比强烈,谐趣横生,激起了学生的疑问——狼为何吃惊?而主人公在喊什么?学生的目光很自然地转移到课文中去,探寻问题的答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图画的特点,透过观察剖析故事的本质,尽量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便于立体地分析画外意境、画内深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拓宽思维意识。
(2)多动口。插图的一大好处,是提供了课堂交流的主题。教师就所学课文中插图,开展课前讨论。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总结归纳本组的意见,然后选出一名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若发言中,思路有失偏颇之处,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回归插图的主题。通过这一活动,迫使学生多动口、勤思考,在教师的辅导下,理清发言思路,培养学生思考的条理性。如上面提到的插图,学生在讨论中,对主人公的想法进行多种揣测,甚至讨论主人公最终是如何摆脱狼的。这些发言,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活跃了课堂。最后教师在点评中,对发言给予总结、鼓励,树立学生主动开口表达内心感受的信心。
四、作文在画中——解画意联想迁移
阅读是知识内化的过程,而作文是知识外化的过程,是语言习得效果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学生文字运用能力的尺子。小学阶段的作文多为命题作文,其中插图是最常见的命题形式。因此,插图的解读直接关乎作文的成败。
(1)切题。图意是对题目要求的最好诠释,可见审明图意是动笔写作的前提。如何审明图意呢?即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一方面来源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来源于有策略的解图方法。首先,从视觉角度来看,要按教材中插图的罗列顺序解图,对组图形成整体感知。如四年级下册习作7中,关于《家燕》的几幅图,先是母燕躺在路中央,其次是幼燕跑来“看”母燕,随后是幼燕在推搡母燕,再后是幼燕告别母燕,最后展现幼燕离开。其次,观察图中细节,包括人、事、物的特征,用一两个词概括其意。如第一幅图主题为奄奄一息,第二幅图主题为呼叫,第三幅图主题为救治,第四幅图主题是抚慰,最后一幅图主题是惜别。在解图的同时,写作的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
(2)联想。写作需要联想,但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学生调动自己平时的所见所感,在解构图意的同时,发挥联想,联系生活,使图意合乎情理,联想恰如其分。如上面所示的图中(图略),学生首先会联想起生活中常常出现的情景,母燕可能是意外致死的。在分别解构每幅图的主题后,需要将插图串起来,从整体上去串想整个故事。当母燕发生意外后,幼燕赶过来察看它的伤势,想尽办法救治它,呼叫它,推搡它,然后母燕最终没能醒来,幼燕只能无能为力地告别母燕。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选取这一写作视角,展现了母燕与幼燕之间浓浓的亲情,也是学生熟悉的情感之一,因此很容易引发联想,实现情感的迁移。这便是插图的魅力所在。
纵观苏教版小学语文12册教材中,72.1%的篇幅刊印了插图。这一比例说明,插图在文字理解中的辅助地位,不断提高。插图的重要意义,越来越显现出来。有了插图,课文不再孤独,凝练的文字有了解释的空间;多彩的生活被搬上教材,教科书成了视觉文化冲击的文本。它拉近了文字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加速知识内化,提升语言习得的效果。总之,课文与插图,左手是诗,右手是画,二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辉。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