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中问题和教学策略解析

2014-04-29 21:01李霞张健
时代金融 2014年29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策略问题

李霞 张健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高职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当前信息社会条件下财务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促进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 会计电算化教育 问题 教学策略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逐渐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对于财务会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海量的财务信息,如果沿用传统的人工会计核算,不仅费时费力,还很容易出现人为失误,因此,会计电算化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它实现了对于数据信息的自动化处理,使得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转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也称计算机会计,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展会计工作。而具体来讲,就是利用相应的会计软件,智慧各种计算机设备代替手工完成相应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简称,属于一个利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可以说是会计发展的一次重大革命,不仅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更是经济和科技对于会计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系统,其基本构成包括会计人员、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要素,其核心部分则是功能完善的会计软件资源。在当前,社会对于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会计电算化也成为会计学的下属学科,在许多高校中广泛开展。

三、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认识到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定的教学策略,但是实际上,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育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相关教师的充分重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观念落后

在以往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往往只是针对会计理论只是进行教学,或者对计算机技术的教学,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对供产销和核算以及对成本的计算,就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实际上,这种教学观念与社会严重脱节,工业企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其自身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如果还停留在原有的观念层面上,不重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必然会遭到社会的淘汰。

(二)课时安排不合理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课时安排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两个方面。从教学内容看,当前被广泛使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多是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讲授,严重挤压了会计软件理论和时间内容的教学时间,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而课时分配来看,多数高校都是理论课与实践课各占据总课时的50%,也有部分高校理论课占据80%以上的课时,这与会计电算化以操作技能训练为核心的目标存在很大的冲突,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

对于课程教学而言,教学目标应该服从和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而专业培养目标是否科学有效,取决于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从目前来看,高校在开展会计电算化教育的过程中,使用的教材大致可以分为财务软件开发类和软件操作类两种。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部分高校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确切地表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还是软件操作能力,又或者两者兼有。这种教学目标的模糊性很可能导致教学過程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最终会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就业。

(四)考核方式单一

受资金、技术、内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在会计电算化的考核中,多是以笔试为主,增加少量的上机考试,无法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有效判定。而在学生以考试为目标的情况下,相对单一的考核方式会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满足于对软件操作技能的简单操作,造成眼高手低的后果,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

四、提升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

对于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师而言,虽然无法对课本的内容进行选择,也无法对教材进行优化编制,但是可以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本体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得学生可以在个性化的学习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要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条件,使得学生可以参与到实践中去,不断提升其实践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革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对于会计电算化教育实际需求,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加强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二,要对课时进行合理安排。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立足实践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那么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对其进行合理安排呢?教师可以引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提高理论课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可以使得教学更加直观形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优化考核模式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以考核操作技能为中心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考核方式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甚至可能将造成学生学习目标的偏差。对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对考核模式进行优化创新,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按照笔试与机试相结合的方式,逐模块进行考核,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会计电算化是财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是高校应该担负的责任。相关教师应该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凌翔.关于提高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1):86.

[2]周喜君.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探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2):105-106.

[3]刘玉红.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教学策略[J].181,183.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策略问题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